豐收節,是大地對勤勞者的慷慨饋贈,是農民一年辛勞后的盛大慶典。在這個充滿喜悅的時刻,美食成為了連接豐收與人們情感的橋梁,走進豐收節的美食展區,各色美食香氣四溢、形態各異,每一款都承載著地域特色與匠心,等待著人們解鎖舌尖上的獨特滋味。
其中,何苑農家樂的耳朵套攤位前,早早便排起了熱鬧的長隊。“前年的豐收節上無意中吃到了這個耳朵套,一直念著這個味道,今天看到了立馬又買了幾份跟家人一起分享。”來自耀州區關莊鎮的田女士,一邊拿著剛買到手的耳朵套,一邊笑著說道,言語間滿是對這道美食的喜愛。
耳朵套是宜君縣地道的傳統面食,因其形狀酷似人的耳朵而得名。何苑農家樂的經營者羅春會,此刻正忙著招呼顧客,雙手卻不停歇——只見她熟練地揉搓著兩個小面團,隨后在掌心巧妙塑形,不一會兒,一個個形似耳朵的面食便初見雛形。“這耳朵套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可講究了。和面的時候要掌握好白面和蕎麥面的比例,還要精準掌握水與面的比例,揉出來的面才夠筋道有彈性,吃起來才有嚼頭。”說著,羅春會往碗里加入了酸辣可口的湯汁和各種配菜,一碗色香味俱佳的耳朵套就呈現在了顧客面前。
在耳朵套的酸辣鮮香還縈繞在舌尖時,不遠處“白姐非遺花饃”攤位上的作品,又以另一種姿態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尤其是展出的周歲花饃格外引人注意,帶圓圈的面花上不僅有憨態可掬的卡通小動物,還有小花、小草、水果等點綴其中,讓人移不開視線。
![]()
白淑玲是“白姐花饃”的第三代傳承人,今年中秋臨近,她特意結合節日氛圍,精心設計了一系列中秋主題的花饃禮盒。有象征著團圓的“玉兔搗藥”花饃;還有“月宮仙桂”花饃,精致的桂花枝上點綴著金黃的桂花,仿佛能聞到那縷縷清香。
![]()
“這花饃可不只是好看,更是我們這兒的文化傳承。”白淑玲熱情地介紹著,“每一朵花、每一只動物都有它的寓意,就像這個‘鯉魚躍龍門’,寓意著生活越來越好,孩子們都能有出息。”游客們圍在攤位前,紛紛贊嘆白淑玲的手藝,不少人當場下單購買中秋禮盒,想要把這份獨特的祝福帶回家。
![]()
若說耳朵套是家常的溫暖、花饃是文化的雅致,那大陸飯店豬蹄攤位散發出的濃郁香氣,則帶著一種直擊味蕾的誘惑,引得不少食客紛紛駐足。一個大盆里,滿滿當當的豬蹄色澤紅亮,熱氣騰騰間,醇厚的香味不斷飄散開來,讓人未吃先饞。師傅熟練地拿起一只豬蹄,用刀切成小塊,游客輕輕咬上一口,豬蹄的皮軟糯Q彈,輕輕一抿便在口中化開,肉質更是鮮嫩多汁,醬汁的味道恰到好處,既不會過于咸膩,又能充分激發出豬蹄的香味。
“我們店從1982年就開始做豬蹄了,這么多年一直堅持用傳統做法,選料也特別講究。”師傅笑著說,“有不少老顧客都是我們的忠實粉絲,經常專門來買豬蹄帶給家里老人吃,說老人就愛這口。”說話間,師傅臉上洋溢著自豪與欣慰。
老呂家小疙瘩餃子、宜君縣郎二井攪團、藥王孫思邈中藥茶飲……豐收節上的這些特色美食,不僅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地域文化的傳承和情感的寄托。它們見證了這片土地的豐收與繁榮,也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在這個豐收的季節里,讓我們一同沉浸在這場美食盛宴中,細細品味,感受生活的甜蜜與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