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神奇了!當我摩旅來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的三省觀景臺,第一眼的印象竟然是“不修邊幅”,如果想抄近路,完全就跟日常所見的砂石堆成的鄉村小道沒啥區別。隨后在湍湍不息的車流中發現,本來能直達景區的通道已經被管理方刻意用灑水車橫在中間,阻止私家車自由出入。跟路口的水果攤主交流一番得知,這種行為主要就是為了限流,因為一旦放開,沒幾分鐘景區里的人和車就能把游客們自己堵成“狗”。而在這個咨詢的過程中,我也了解到他賣的小西瓜只要兩塊一個,大點的五塊,因為剛好有點口渴,就揀了個小的,并讓老板切幾刀準備直接吃掉。
![]()
小西瓜有點出人意料的甜,但因為有黑籽黃籽白籽共存,剛開始還一度讓我懷疑是不是打了“甜蜜素”,后來想想應該不太可能,畢竟兩塊錢一個的東西,誰會花那力氣去逐一打針?當時坐在路邊的空攤位上吃西瓜,看到附近長著不少看上去相當可愛的不到一元硬幣大小的“小小西瓜”,就湊過去觀察起來。接著又興致勃勃地詢問旁邊攤主家的小孩:“能吃嗎?”攤主和孩子都很客氣,拒絕了我遞過去的西瓜,并告訴我這東西有毒,叫什么什么,可能是當地的土叫法吧,所以當時沒聽懂。
![]()
![]()
因為這玩意兒的莖葉上都長著威風凜凜的長刺,所以辨識度還是挺高的,通過萬能的網絡稍加查詢便知,它應該是“刺天茄”,是種毒性與藥用價值并存的神奇植物。刺天茄是茄科茄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包含“刺天茄(原變種)”與“彎柄刺天茄(變種)”兩種類型。在我國主要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廣西、廣東、福建、臺灣等地,常常生長于林下、路邊、荒地,在干燥灌叢中有時成片生長。刺天茄的果實未成熟時,表面會呈現出如西瓜皮般的獨特花紋,吸引無數路人駐足采摘,等果實成熟后,這些誘人的花紋便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金黃色的外觀。
![]()
![]()
而在民間,它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野顛茄、牛茄子、紅癲茄、大丁茄、小顛茄、天茄子、假茄子等。讓我意外的是,千萬別被其可愛的長相給騙了,參考相關資料:“其全株含有生物堿類化合物(如龍葵堿、茄堿),誤食可能引發惡心、嘔吐、腹痛、頭痛、意識模糊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導致呼吸困難或昏迷。”另外還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即使只是汁液濺到身上、口腔或眼中,也可能造成損害。誤食后,中毒癥狀會迅速出現,如煩躁不安、瞳孔散大等,嚴重者甚至可能休克或致命。”所以如果你帶著孩子出游,在陌生城市或者野外看到它們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哦!
![]()
圖文原創: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發、分享、內容指正、評論、關注和贊賞,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歡迎有正義感的網友讀者看見“盜版”向內容平臺舉報和投訴。需要實景照片和視頻素材可約,本人獨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務,歡迎洽談,附贈所有拍攝素材。
![]()
有趣的是,雖然稱不上“七步之內必有解藥”,但刺天茄的根卻具有顯著的活血散瘀、麻醉止痛和鎮咳平喘功效。它們被廣泛應用于治療風濕腰腿痛、跌打損傷、慢性咳嗽痰喘、胃脘痛等多種病癥。甚至連果實的毒素,也可用于治療齲齒!當然,這玩意兒有點邪門,跟我一樣對它不了解的人還是盡量遠離吧,就算藥用,肯定也需要提前處理過的,自己擅用無異于“以身試毒”。
![]()
需要注意的是,刺天茄的生命力似乎很強,在很多沒有專人打理的馬刺路邊和野地里都有生長,而且數量往往還不小,大家在出來旅游的時候還是很有必要上點心的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