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本《草木春秋》,又名《草木新本牡丹亭》,前者之名見于書籍內封 “繡像草木春秋全傳”,與小說版心 “草木春秋”,后者之名見于小說卷端 “草木新本牡丹亭”。
![]()
《繡像草木春秋全傳》影印本
小說以 “草木” 為名,乃是小說中人物姓名、兵器戰具,乃至飛禽走獸,均是以藥命名,像皇帝名為 “龍膽草”,妃子名為 “胡桐”,太子名 “龍眼”,文臣名 “杜仲”,武將名 “五加皮” 等。
以草木為名演義小說者,在此小說之前已有 “云間子集撰 樂山人纂修” 的《草木春秋演義》。
![]()
福文堂藏板《草木春秋演義》
此本《草木春秋》乃創作于咸豐十年(1860)前后,序末題署 “咸豐庚申閏三月”,由省城五桂堂刊行。省城五桂堂為清末廣東書坊,刊刻過不少通俗讀物。
《草木新本牡丹亭》所謂 “新本”,或有別于舊本《草木春秋》言之,或謂《牡丹亭》之新本,蓋作者認為《列國志》《水滸傳》《西廂記》等小說戲曲,故事皆有依托,而《牡丹亭》則標新立異、憑空捏造,此本小說即是以草木為隱喻,匠心獨運的《牡丹亭》。
當然,“牡丹亭” 也出現在故事情節中,且是重要關節,西宮妃子胡桐調戲狀元金鈴,以及胡桐與太師之子甘松私通,皆在牡丹亭中。
此本與云間子創作的《草木春秋演義》均為三十二回,人物有所重疊,但情節內容大有不同。
![]()
內封
別本《草木春秋》小說故事情節為:
西番阿丑國錦文王因兵強馬壯欲犯中原,中原國主龍膽草派兵部尚書金釵斛出征,大破西番部隊,錦文王投降之后重回西番。
大戰之后,金釵斛次子金鈴考中狀元,為西宮娘娘胡桐看中,逼奸未遂,胡桐先行狀告金鈴,國主龍膽草將金鈴下獄。太師甘遂趁機構陷金釵斛,龍膽草亦將金釵斛下獄。太師甘遂長子甘草見不慣此行,趁夜將金鈴救出,又聽聞甘遂毒計要殺金氏滿門,傳信給右丞相馬兜鈴,馬兜鈴派兒子馬蘭行救,但來晚一步,金氏滿門被滅。
![]()
繡像
后馬蘭趕到法場救出了金釵斛父子,眾人逃出城去。甘遂在朝堂趁機狀告馬兜鈴,將馬兜鈴斬于殿前,并將一眾忠臣排擠出朝廷。此后朝堂為甘遂一黨把持。
一日,西宮娘娘與甘遂次子甘松尋歡作樂,被太子龍眼撞破,龍眼打破甘松眼睛。太師甘遂趁機發難,勒兵上朝,將國主龍膽草踢死。甘草又趁機攜太子龍眼逃脫。
后龍眼與金釵斛等人會合,加之得到五加皮等多員猛將,重整旗鼓,反攻甘遂。甘遂欲與西番錦文王聯合,殺退龍眼大軍。不曾想錦文王被殺敗,朝廷奸臣全數伏誅。錦文王被殺后,龍眼登基為王,派黃梔與諸將出征西番阿丑國,黃梔得勝歸來,順便攻破了山賊占領的狗頭嶺,救下了為山賊所擄掠的榜眼蘇子夫夫婦。之后眾人回皇城復命,得龍眼封賞。
![]()
別本《草木春秋》作者信息不詳,但從內容來看,必為熟讀醫書之人,小說內容不僅以草藥為名,并介紹形態與藥性,甚至部分內容闡述治病救人之術。
總體而言,小說藝術水平不高,其中可見《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封神演義》《聊齋志異》影子,但部分模仿《聊齋志異》之筆墨亦雋永可玩。
作者雖然筆力不逮,但用心有余,且熟讀各類小說,其在《讀新本書意》中歸納出別本的一些藝術手法,諸如 “以賓襯主”“將雨聞雷”“雨覆風翻”“奇峰對插”“琴瑟間鼓”“首尾照應” 之法,可見作者有意識將小說諸多寫作技法帶入文本之中。
![]()
第一回
當然,這些技法名稱雖異,但基本包含在金圣嘆歸納的《水滸傳》讀法之中。
最后,作為晚清通俗文學的特殊標本,本書展現了本草文化向小說領域的創造性轉化。其將醫藥知識系統移植到演義框架中的嘗試,在小說史上獨具一格。
![]()
《清代藥性劇》
雖藝術成就有限,但為考察本草文化的大眾化傳播及傳統小說技法在近代的演變,提供了珍貴個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