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保存了三十年的一個信封。
寫信人是我的叔公,即我爺爺的親弟弟,收信人是我。當時,我在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上大學。
我12歲時,父親去世了。三年過后,母親也改嫁了。奶奶帶著我種田,她自己還幫人作保姆,這樣把我拉扯大。
1995年,我考上大學。上學的第一筆費用是親戚和族人湊的,大約是2000元,僅夠一個學期的開銷。
第二個學期該怎么辦?我很焦慮和迷茫。
這時候,家里和臺灣的那位叔公聯系上了。
叔公是國軍老兵,抗日戰爭時期入伍,參加過雪峰山戰役。國軍敗退臺灣后,他以上尉軍銜退役。
1995年10月,叔公一次性給我寄了三千美金。當時,一美金換8.26元人民幣,我還清楚記得這個匯率。
收到這筆錢,我所有的陰霾都一掃而空,對未來的擔憂完全沒了。
與匯款一起到達的還有一封信。叔公在信中說,去臺灣后,他沒有結婚,一個獨居在單身公寓里。
其實叔公在臺灣過得也并不如意,兩岸三通以后,他并沒回鄉看看。我想,他可能是有一點擔心,自己沒什么錢,老家的親人會不會看不起他?盡管我們家反復邀請他回鄉看看,直到逝世,他都沒有回來。
畢業以后,我曾想過海峽對面看看老人家,可還沒成行,叔公就去世了。
后來,我才領悟到,給我的那筆錢,可能是老人僅有的一點積蓄了。
這三十年來,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看一看這封信。
信封上,收信地址是:北平市北京廣播學院。
寄信地址是:臺灣省臺北縣新店市屈尺路。
我明白,雖然叔公沒有回鄉看看,但在老人家的心里,大陸就是他的根,臺灣始終只是一個省。
敬請關注本公眾號,感謝每一個遇見的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