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奪底溝,微風輕拂過1800畝蔥郁林地,送來沙沙聲響。75歲的強巴楚陳老人坐在自家藏式小院的木椅上,望著遠處山坡上游人如織的生態林卡,思緒飄回到了60多年前的維巴村——那時,他們一家7口人擠在牛棚里,冬季放牧只能裹著一件單衣上山,一小坨糌粑就是一天的口糧。
1959年的民主改革,像一道曙光劃破了維巴村漫長的黑夜。“民主改革后,我家分到了一間房,每人2畝地,一共14畝地,種的青稞、土豆,收成都是自家的。”老人布滿皺紋的臉上漾起笑容。2002年,維巴村正式建制設立,曾經擠在牛棚里的農奴后代,住進了寬敞明亮的藏式樓房,三世同堂共享天倫之樂。
從牛棚棲身到現代化的藏式小樓,從荒山禿嶺到綠意蔥蘢,強巴楚陳老人見證了一個村莊的重生。
生態蛻變:從風沙源到后花園
十年前踏入奪底溝的人,都會經歷一場風沙的“洗禮”。“以前,我們這里的風,恨不得裹上半座山的沙土。”強巴楚陳回憶說。
2012年前的維巴村,采石場和礦坑遍布山野,草場退化嚴重。曾經,采礦是村民的主要生計來源,而環境的惡化又加劇了貧困,惡性循環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維巴村開始實施系統性生態修復,每年組織村民在道路沿線、河道兩岸及裸露山體周邊義務造林。科學種植方案讓荒山重獲生機:沙化地種下沙棘固沙,緩坡栽植柳樹涵養水源,村道旁點綴觀賞花木。
“現在風吹過去,柳條扭得歡實著呢。”當年見證風沙肆虐的強巴楚陳,如今站在綠意盎然的山坡上,笑容在皺紋間綻放。多年來,1800多畝新綠覆蓋了曾經裸露的山體,森林覆蓋率增長數倍。
生態管護員拉巴頓珠每日穿行在林間小徑,他說:“以前這座山全是光禿禿的,如今山也綠了,看上去特別舒服。”村里設立了40多個生態管護崗位,政府每年為每人發放3500元補貼,讓村民成為綠水青山的守護者和受益者。
經濟新生:從單一采礦到多元致富
生態的蛻變帶來了經濟的重生。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維巴村逐步擺脫了對采礦業的依賴,探索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十三五”之前,維巴村人均年收入不到1萬元,而2024年,這個數字已躍升至3.68萬元。這一變化源于經濟結構的根本轉型。
鄉村旅游成為維巴村的新引擎。2017年,25歲的巴桑德吉將自家小院改造為“洛奔曲闊好客藏家”民宿,當年接待游客超過800人,增收五六萬元。如今,全村“好客藏家”和“拉薩人家”品牌民宿已達15家,游客可以入住家庭旅館,全面感受當地民風民俗,領略雪域風情。
林卡經濟同樣蓬勃發展。尼瑪次仁是維巴村致富帶頭人,今年是他在村里經營生態林卡的第10年,他的感受是,生意越來越好了。
“2016年,我剛開始經營林卡的時候,只有7頂布質帳篷,那一年我賺了20萬元。后來,村里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現在來過林卡的人,不僅有拉薩市民,還有外地游客。我擴大了林卡區域,帳篷也發展到40多頂,不管是帳篷質量還是帳篷里的設施都有了很大提高和完善,未來林卡經濟肯定會發展得更好。”尼瑪次仁憧憬地說。
集體經濟改革則為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礎。2018年,維巴村啟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清查集體總資產1.58億元,土地總面積1158畝。通過股權量化,確認1432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設置1903股。改革成效顯著,2024年集體經濟收入達463萬元。
鄉村新風:治理創新與精神傳承
在維巴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幅幅新舊對比照片無聲訴說著滄桑巨變。一座二十多年前的村民舊宅正在被改造成村史館,并起名為“北牧綠舟”。
“希望通過村史館,讓下一代知道我們是通過黨的好政策和勤勞雙手改變了命運。”維巴村黨總支書記尼瑪說。維巴村將歷史記憶轉化為前行動力,探索出獨特的鄉村治理模式。
2023年,維巴村被認定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此前還獲得“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單位”和“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榮譽。這些成就源于治理模式的不斷創新。
面對城郊村人口流動快、人員復雜的挑戰,維巴村按照“尊重歷史、兼顧現實”原則,召開專題會議10余次,經過公示最終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嚴格的村規民約成為環境治理的利器,對亂倒垃圾等行為進行處罰、每周五組織環境衛生整治已成為堅持多年的習慣。
更可貴的是村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強巴楚陳老人常對年輕人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新西藏。要了解歷史,珍惜現在,把西藏建設得更美好。”
夕陽為維巴村的藏式小樓鍍上金邊,村道旁新栽的柳樹在微風中搖曳。村委會門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紅底黃字標語熠熠生輝。幾位老人坐在長椅上悠閑地聊天,孩子們在新硬化的路面上追逐嬉戲。
強巴楚陳的孫子跑過村史館,這座特意保留的舊宅靜立在嶄新的藏式小樓群中,如同一個沉默的見證者。從民主改革前的牛棚棲身,到如今人均收入3.68萬元的幸福生活,維巴村的變遷是自治區成立60年來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精彩篇章。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