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這幾天的日子非常不好過。
自去年一月以來,法國已經有了五位總理。在北京時間10月7日的下午,現任總理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又宣布辭職。
![]()
法國總理雖然是政府首腦,雖然對下院國民議會負責,但是該職務,卻是由總統所直接任命的。
勒科爾尼為什么辭職呢?因為他組建的內閣無法得到國民議會的支持,不僅反對派在反對,就連執政聯盟內部,也在反對。
現在,馬克龍要求勒科爾尼在兩天內再次嘗試與國民議會內的各黨派談判,勒科爾尼接受了。
馬克龍說,如果勒科爾尼的嘗試以失敗告終,那么他本人——共和國總統——將會承擔起責任。
馬克龍沒有明說他會如何承擔責任。不過通常來說,應該意味著他會解散議會、提前舉行議會選舉,或是他本人辭去總統職務。
![]()
本來,馬克龍的執政不必如此跛腳,但是在去年6月,馬克龍在沒有與時任總理阿塔爾商議的情況下,就突然宣布解散議會、提前舉行議會選舉。正是這個決定,讓他本人陷入了深淵。
直至現在,阿塔爾都沒有釋懷。在當地時間10月6日,阿塔爾說:我無法理解共和國總統的決定。
在議會選舉中的失利,讓馬克龍的執政舉步維艱。
無論他任命哪一派的人擔任總理,議會中都會有人不滿意,由此便會陷入循環往復的危機。
為何馬克龍要在去年提前解散國民議會呢?是因為他認為他的陣營復興黨RE在民調中領先,所以提前選舉對他有利嗎?
并不是,原因恰恰相反。在2024年6月份,歐洲議會的選舉結果出爐,勒龐所在的國民陣線RN取得了法國選區三成左右的選票,而馬克龍所在的黨派RE只有15.2%的得票率。
馬克龍當時認為,歐洲議會選舉的結果,證明了法國民意已經發生了變化,所以法國應該有一個代表當下民意的議會,新的議會,將會更好地反映民情。在宣布解散議會的講話中,馬克龍說:“我聽到了你們(在歐洲議會選舉中)所傳遞的信息,而我不會毫無反應。”
其實,截止到去年6月,法國上一屆國民議會的任期,還剩下三年。歐洲議會的選舉結果,并不構成馬克龍解散法國國民議會的法理依據。
在上一屆國民議會中,雖然馬克龍所在的復興黨及其盟友也沒有占據議會多數席位,但是反對派本身卻也是四分五裂,總是會有一些反對派議員支持政府的某項立法與政策,所以馬克龍的執政相對來說還算是穩定。去年7月初的議會選舉過后,情況就變了。
![]()
現在,許多黨派都要求馬克龍解散議會,或是自己辭職,尤其是國民陣線RN。前總理菲利普在愛麗舍宮與馬克龍見面后,也表示他希望馬克龍自己辭職、趕緊走人。
法國沒有副總統職務,如果馬克龍辭職的話,那么法國將舉行新一屆總統選舉。
如果馬克龍解散議會,那么便需要舉行新一屆議會選舉。
也有人表示支持建立一個共治政府。
何謂共治呢?在法國的政治語境下,共治指的是總統與總理分別來自不同的陣營。
馬克龍最后到底選擇哪條路,還得先看勒科爾尼與議會內各黨派的談判結果怎么樣,如果談得不好,那么馬克龍就要在上面這三條路中選擇一條路。如果談得好,那么馬克龍也有可能重新任命勒科爾尼為總理。
但是對勒科爾尼的重新任命,也不會從根本上解決他所面臨的危機,因為議會下院內的席位分布并沒有發生變化。
馬克龍去年解散議會的操作,如前總理阿塔爾所說,直至今日,都令人感到困惑不解。他當時沒有勝選的絲毫把握,更沒有與反對派共同執政的計劃,就貿然解散了議會,由此引發了一連串的危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