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莫迪已然做出了關鍵抉擇,無論是在金磚國家機制中,還是身處上合組織框架內,印度都不再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并肩,共同對美國霸權說“不”。不僅如此,印度甚至有可能在美國的授意下,于印太地區有所動作,進而干擾金磚國家攜手對抗美國霸權的合作進程。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商務與工業部長戈亞爾透露,中印兩國正就稀土相關事宜展開磋商。
![]()
莫迪近期在金磚國家與上合組織中的態度,愈發清晰地展露出來——不再與發展中國家一同反對美國霸權,反倒妄圖借助美國的勢力,在印太地區興風作浪。然而,莫迪這看似精妙的如意算盤,卻暗藏著一個致命漏洞,而這個漏洞的癥結所在,正是稀土。
先來瞧瞧印度的稀土家底,那可真是“徒有其表”。印度在全球稀土儲量排名中位居第五,乍一聽,這排名還挺唬人。可到了2024年,印度全年稀土開采量僅有2900噸,連中國零頭的1%都達不到,這差距簡直如同天塹。
更糟糕的是技術層面。印度自身的稀土提純技術極為有限,最多只能將稀土提純到82%。如此純度的稀土,就連制造普通磁鐵都困難重重,更別提用于導彈、新能源車這類高端領域了。反觀中國,軍工級別的稀土純度能夠達到驚人的99.999%,雙方在技術上可謂天差地別,差了好幾個檔次。
![]()
技術不過關,印度便想走捷徑,想出了一個“二道販子”的歪主意。印度將本國開采的低純度稀土礦石偷偷運往中國進行精煉,然后貼上“印度制造”的標簽,再轉手賣給美國、日本等國。
就拿2024年賣給日本的1000噸稀土來說,其中60%實際上都是經過中國精煉的產品。日本原本想繞開中國供應鏈,擺脫對中國的依賴,結果卻花了比直接從中國購買貴20%的錢,到手的還是中國貨,這相當于白白交了“貼牌費”。
這段生意原本進行得順風順水,直到2023年中國收緊了稀土出口管制。如今,出口稀土需要詳細報備最終用途,還得接受“元素指紋追蹤”——每一批稀土的成分都如同身份證一般,一查便知其流向。
![]()
印度巨頭韋丹塔公司便在這上面栽了跟頭。該公司明明承諾將稀土用于民用電動車,結果卻被查出偷偷將稀土賣給了美國雷神公司用于制造導彈,而且30多份承諾書全是偽造的。中國直接切斷了對它的供貨,這家公司庫存很快見底,資金鏈也差點斷裂。
沒了中國的稀土供應,印度自身產業首先陷入了恐慌。新能源車企的永磁體庫存撐不過72小時,不得不被迫減產;軍工領域更是頭疼不已,導彈和無人機的生產直接陷入了停滯。
莫迪政府見狀,趕忙撥出2.9億美元用于本土稀土開采,還讓韋丹塔公司去投標礦區。然而,礦區要么處于反對黨控制的地盤,拿不到審批;要么因為伴生放射性廢料問題,無法通過環評。短期內,根本無法指望本土開采來解決問題。
![]()
就在這時,美國跳出來“送溫暖”了,聲稱要與印度開展“關鍵礦產合作”,共同投資9000萬美元建立研究機構,還拉著印度去南美開發鋰礦、去非洲開采稀土。
但美國的心思,誰都看得明白。它不過是想將印度變成“原料供應商”,只給印度2億美元貸款,卻要求印度承擔70%的建廠成本,而且在核心的提純技術上,半點兒都不肯松口。莫迪原本想依靠美國獲取技術,結果卻發現自己不過是美國眼中的“工具人”。
更諷刺的是印度對日本的操作。2025年6月,印度突然給日本斷供稀土,聲稱要“優先保障本國需求”。可日本一檢驗庫存才發現,這些所謂的“印度稀土”,全都是中國批次的貨。
![]()
沒過幾天,印度又變卦了,要么要求日本加價,要么讓日本轉讓提純技術,并且還要給印度控股權。這可把日本氣壞了,直罵這是“供應鏈勒索”。這場鬧劇,徹底暴露了印度的底氣不足——所謂的“替代供應鏈”,根本就是個華而不實的空架子。
如今再回過頭來看莫迪在金磚國家的態度,其中的算計便一目了然。巴西、南非等國想要建立“金磚稀土聯合儲備庫”,印度卻死活不肯參加,轉頭就與美國、日本湊成了“印太稀土聯盟”。
可莫迪似乎忘了,自己連高純度稀土都得依賴中國。倘若真要幫著美國打壓中國,最先被“卡脖子”的,恐怕就是印度自身的產業。在2025年金磚峰會上,莫迪抱怨中國“武器化稀土”,結果沒有一個國家響應,因為大家都清楚,是印度自己違規在先。
![]()
說到底,這件事的邏輯十分簡單:美國想要建立“去中國化”的供應鏈,便拉了有資源卻沒技術的印度當幌子;印度想依靠美國的支持實現產業升級,卻沒有能力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中國只要牢牢把控技術和監管關卡,所謂的“替代鏈”自然就會不攻自破。
莫迪如今的這一選擇,看似是站在了美國那邊,實則是將印度綁在了一條前途未卜的船上。畢竟,稀土這東西,可不是有礦就能萬事大吉的,技術和產業鏈的差距,絕不是靠站隊就能輕易彌補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