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誰見我都說‘你這狀態哪像得過腦瘤?’”2024年4月,河南開封的槐花樹下,48歲的趙姐站在“希福中醫第六屆抗癌明星”活動臺上,笑著眨了眨清亮的眼睛。誰能想到,這雙曾被視力模糊折磨得看不清紐扣的眼睛,兩年前曾揭開過一場生死危機。
![]()
故事始于2022年深秋。趙姐總覺眼前像蒙了層毛玻璃,看東西重影,太陽穴還總突突跳,像有小錘子在腦袋里敲。“朋友說我臉色不對,催我去做檢查。”她回憶。
在當地縣醫院,CT結果如驚雷炸響——腦干占位,惡性可能大。“腦干是管呼吸心跳的,萬一手術碰壞了,人就沒了。”醫生的一席話讓全家陷入兩難。
![]()
腦瘤治療,手術常被視為“首選”,但對趙姐來說,這把“刀”太沉重。“腦干神經血管密布,手術偏一毫米都可能出問題。”權衡后,她選擇不手術。
醫生建議放療27次。前幾次,她還能傍晚散步看夕陽,可副作用來得迅猛:左臉發木、右胳膊麻木、記憶力驟降,連水杯放哪都記不住。第17次放療后,她嘴角歪斜,牙膏沫順著下巴流,整夜失眠吃不下飯。“再放療下去,人先垮了。”一家人咬牙叫停。
既不手術也不放療,路在何方?朋友推薦了鄭州袁希福院長:“我親戚在那喝中藥,現在狀態可好。”2023年2月27日,趙姐被丈夫攙著坐上去鄭州的車。
袁院長把脈時皺眉:“脈沉細,舌苔滯瘀。”他解釋:“頭暈是清陽不升,發麻是經絡不通。”趙姐在旁點頭,丈夫補了句:“她現在吃啥都沒味。”袁院長笑著應:“我調調方子,照顧下胃口。”
![]()
頭三個月的中藥很苦,但趙姐喝得認真。“放療的苦是從骨頭縫里滲的,這中藥的苦倒踏實。”服藥一個月,頭暈減輕;四個月后,頭痛幾乎消失,胃口大開,能睡整覺,掉發也少了。“有天梳頭,發現頭發掉得少了,我偷偷笑了。”
2023年12月冬至前,趙姐復查CT——腦干占位從3.8cm縮小至3.3cm,醫生標注“治療后改變”。全家歡呼,她卻更淡定:“只要不疼不暈,比啥都強。”
如今兩年過去,趙姐的變化讓所有人驚訝:體重漲了幾十斤,面色紅潤,走路帶風。2024年4月的抗癌明星活動上,她站在臺上分享:“現在能做飯、能遛彎,誰見了都說不像生過病的。”
![]()
陽光穿過會場穹頂,在她鬢角灰發間織出金線。那些曾被病痛刻下的痕跡,如今盛滿了比春日更蓬勃的生命力。
從視力模糊到行動自如,趙姐的康復沒有“奇跡”,只有清醒的選擇與堅持:放棄高風險手術,拒絕透支身體的放療,用中藥慢慢調理,重新找回能吃飯、能睡覺、能感受風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