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美術報 2025年9月29日期第6版
本報觀察 博物館展陳類圖書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楊曉萌
2022年8月,國際博物館協會重新定義了博物館,將其核心使命從“教育、研究、欣賞”拓展為“教育、欣賞、深思和知識共享”。這一轉變標志著博物館職能的深刻變革:從文物的守護者與展示者,轉變為深度研究的引擎和多元知識的生產傳播平臺。在這一新范式下,作為博物館核心活動的展覽,其局限性也愈發凸顯:時空的束縛、體驗的瞬時性、信息展示的有限性。而博物館展陳類圖書,正是突破這些局限的關鍵載體。然而,如何讓這一載體從展覽的“附庸”蛻變為具有獨立價值的文化精品,是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本優秀的展陳類圖書,遠非簡單的展品圖片合集,它應是展覽的升華與再創造。過去,博物館展陳類圖書多以圖錄為主,然而,隨著觀眾知識水平的不斷提升,專題性、學術性的展覽正逐漸成為博物館展示的新方向。尤其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專家學者對于文物的解析,遠超一般觀眾在博物館所能觀察到的層次,他們的解析不僅能夠揭示文物的內部構造、材質組成,還融入了文化及歷史意蘊,并通過高科技三維影像等技術手段進行全面展示。這類展覽不再局限于平面化的展示或單純的文物陳列,而是致力于闡釋其內在的文化意義。雖然有人擔心學術內容的加入可能會拉大博物館與觀眾的距離,但如果策展人的學術能力、展覽策劃水平以及展品質量都保持較高水準的話,這樣的展覽足以吸引廣大觀眾。隨著博物館展覽向專業、深入的趨勢發展,與之配套的圖書也不再是以圖錄為主,而是作為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項目策劃之初就被納入項目。圖書也不再是展覽的紀念品,而是與展覽一體兩面的有機組成部分。
盡管前景廣闊,但當前市面上的許多博物館展陳類圖書仍存在諸多問題,使其價值大打折扣,甚至被詬病為“注水的花瓶式著作”,難以成為讀者書架上“必備的參考書”。其中,最核心的問題是內容深度不足,許多圖書停留在對展覽的“低層次復制”,將展品照片配以基礎說明文字簡單羅列,未能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脈絡和歷史價值。這種圖集式的出版物難以滿足當代讀者對知識的深度需求。出版流程滯后也是普遍現象。常見的“展覽先行,圖書后補”模式,導致圖書出版時展覽熱度已過,兩者無法形成有效聯動。加之出版周期緊張,學者難以進行深入研究和推敲,影響了內容的學術質量。此外,形態單一、設計雷同等問題也制約著這類圖書的發展。
要解決上述問題,將展陳類圖書真正打造為具有持久影響力的文化產品,需要從理念到實踐進行系統性革新。
第一,內容重構:從“圖錄”到“研究型著作”。必須摒棄圖片堆砌的舊思維,樹立“內容為王”的新理念。圖書應突破傳統展覽的敘事體例,進行全景式、深挖式的知識呈現。博物館應主動聯合高校的年輕學者和本館的青年科研人員,通過定期組織課題討論和選題論證,將最新學術成果無縫對接到出版計劃中,確保圖書的學術分量。
第二,建立“策展—出版一體化”模式。在展覽策劃初期就將圖書出版納入整體規劃,組建由策展人、學者、編輯、設計師構成的聯合團隊。一手抓展覽布展,一手抓圖書出版,讓圖書的編寫、拍攝、設計工作與展陳籌備同步進行。這不僅能緩解出版時效壓力,更能讓圖書的內容構思反哺展覽設計,形成策展與出版的良性互動。
第三,博物館應有“受眾細分”的觀念。針對不同群體,開發不同層次和形態的出版物。對于普通觀眾,可以側重審美引導和知識普及,制作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導覽性讀物;對于專業讀者,則要推出資料翔實、論證嚴謹的學術專著或全集圖錄,甚至可以開發基于AR技術的增強型圖書,掃描圖片即可觀看文物三維模型或專家講解視頻,實現多媒介融合。
第四,構建“博物館—高校—出版社”的合作機制。博物館提供核心的藏品資源與研究支持;高校貢獻多學科的學術智慧與人才力量;出版社則發揮其專業的市場運營能力、編輯加工能力和多渠道發行優勢。通過三方深度合作,既能保障內容的質量與深度,又能確保圖書有效觸達目標讀者,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讀者需求的變化,博物館展陳類圖書正迎來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未來的展陳類圖書將不再是展覽的附屬品,而成為具有獨立文化價值的知識載體。■
(作者系《中國美術報》編輯)
編輯 | 李振偉
制作 | 殷鑠、劉根源
校對 | 安亞靜
初審 | 殷 鑠
復審 | 馬子雷
終審 | 陳 明
《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內設美術館、貴賓接待室、會議室、茶室、視頻錄播室,背靠中國國家畫院,面臨三環,功能齊全、設備完善,誠邀您到此舉辦藝術展、品鑒會、研討會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54號
聯系人:王會
聯系電話:010-68464569 18611300565
![]()
《中國美術報》為周報,2025年出版44期。郵發代號:1-171
1.全國各地郵政支局、郵政所均可訂閱,264元/年
2.直接向報社訂閱,發行聯系人:吳坤 電話: 13071178285
新聞熱線
電話:010-68469146
郵箱:zgmsbvip@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