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巨變
王世廉
我這位雪域高原老兵,從號稱“天府之國”的四川成都出發,跨過萬水千山,越過公路鐵路橋梁,來到了我闊別半個多世紀的故鄉山東省臨清市張官營村。
![]()
剛到老家中,和鄉親們簡單介紹我分別后的情況,我就迫不及待的走出家門,去觀看我記憶中的村莊。
來到街上,我東看看,西望望,在尋找故鄉原來的面貌,結果物是人令我失望,一切都變了!
原來的士房土屋,都變成了青磚紅瓦的屋了和樓房,我心中特別興奮與激動。
從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我看到了他們心中的幸福與滿足感。我心中萬分感慨,感謝黨和國家及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使舊社會受苦受難的平民百姓,過上了幸福安康快樂的日子。
這次回故鄉,改變最大的,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鄉村的道路。
直到現在我還清清楚楚記得,1961年我從西藏高原回故鄉休假時回家的道路情景。那是一個初冬,我早上騎自行車從臨清市回老家,因早上寒冷,道路凍著,騎自行車跟平路差不多。太陽出來后,陽光越來越強,被凍的道路冰化了,泥巴粘滿了車輪,甭說騎了,推著走都很費勁。沒辦法,最后只好抗著自行車艱難行走。
現在夠多好,原來的土路都修成了柏油路和水泥路,騎自行車很省勁,非常舒服。且道路兩傍都綠化了,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綠色海洋。
這次回鄉,還看望了和我一起參軍到朝鮮,一起又到西藏的同村戰友。
結果只見到了吳維榮,他在供銷社當主任,聽說黃殿貴在西藏黑河,已經和一位藏族姑娘結婚成家,其余幾位都不在人世了,真令人傷感。
看到故鄉的巨變,我眼前忽然展現出一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無限美好風光。
心中想到:還是共產黨好,還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并由衷的在心中為我們偉大的黨和國家,唱支贊領之歌。
![]()
(注:本文插圖均來自網絡)
作者簡介:
王世廉:生于1935年12月,原籍山東省臨清市人,1955年參軍入朝,在134師砲兵541團三營任中心文化教員,1956年7月入長春機要學校學習。畢業后到沈陽空軍司令部機要局工作,1959年3月去西藏支援平叛,當年7月到山南分區二團司令部工作。1965年調軍區政治部文化部工作,1970年調52師三營任教導員。1978年12月轉業到山東省臨清市文化局任局長,1985年調成都市衛生局工作,直到現在退休。省詩人協會會員、貴州省散文學會會員、貴州省紀實文學學會會員。
![]()
作者:王世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