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新紀元,用有趣故事解讀餐飲與美食,分享美食人生。
導讀
今年的國慶假期,比往年更加熱鬧,有了8天小長假,大家紛紛開啟了自己的出游計劃,讓人看后羨慕不已。
![]()
但在這熱鬧的背后,不知你發現沒?今年國慶有5個新現象,跟往年很不相同,平時我們許多習以為常的景象正在悄然改變。
到底有哪些新現象呢?一起來看看吧。
![]()
1、小眾旅游景點人滿為患
首先是小眾旅游景點人滿為患,以前,人們選擇小景點是為了躲避人山人海,尋找一方清凈,能夠更加悠閑從容的旅游。
但是今年國慶,不僅傳統熱門景區照例“爆棚”,連以往鮮為人知的山溝溝、冷門古鎮、偏遠鄉村都擠滿了游客。
社交媒體上,很多網友調侃道:“說好的小眾景點呢?說好的沒什么人啊,今天去了發現怎么全是人啊!”。
如今尤其是年輕人更加青睞小眾旅游景點,人們對“差異化”體驗的追求愈發強烈,熱門大眾旅游景點反而很多人不愿意去。
![]()
二、鄉下國道也堵車
“堵車”是節假日的老話題,但今年的“堵”似乎范圍更廣、程度更深,比如,不僅高速公路化身為“大型停車場”,就連許多縣道、鄉道都出現了長時間的擁堵。
如今家家戶戶有小汽車,國慶自駕游越來越火爆,隨著全國汽車保有量不斷攀升,大量游客涌向非傳統、分散化的目的地時,不管是鄉道村道都變得非常擁堵。
![]()
三、商場餐飲降溫
雖然旅游的人很多,但是商場餐飲卻似乎正在降溫,比如某西貝等連鎖餐飲店,上座率沒有以往那般火爆。
究其原因,首先是假期出行人口基數巨大,分流了本地的消費力,其次,是預制菜的風波,讓很多消費者更加趨理性務實,更寧愿選擇街邊現炒菜館,而不是商場里的連鎖預制菜餐館。
![]()
四、婚宴“返鄉潮”
今年國慶期間,我發現選擇回老家農村操辦婚宴的新人明顯增多,沒想到婚宴開始出現“返鄉潮”,以往在城市高檔酒店辦婚禮的風氣有所轉變,鄉村的廣場、庭院,甚至搭起棚子的田間地頭,都成為了喜慶的殿堂。
這既是傳統文化和鄉土情結的回歸,也是一種更為務實的選擇,在農村辦婚宴,成本相對較低,氛圍卻更加熱鬧、人情味更濃。
在城市辦酒席,吃的是千篇一律的預制加工菜肴,千篇一律的形式,大家都看膩了,不如去鄉下領略不一樣的風采。
![]()
五、“在家吃”成新風尚
這個假期,還有一個新的變化:越來越多人選擇“自己動手做飯吃”,朋友圈里,曬自制大餐、家庭烘焙、家鄉特色菜的人多了起來。
不管是家庭聚餐、朋友小酌,場所也更多地選擇在了家中,人們對餐飲業大量使用預制菜,只加熱的做法,并不認可。
與其去那些預制菜餐館吃飯,倒不如自己去超市買預制菜回來加工,當然更多的人們是喜歡吃自己新鮮現炒的菜肴,人們對健康飲食有了更高的追求,對家庭氛圍和親密關系的重新珍視。
在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之余,與家人一起準備一餐飯,其樂融融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放松和治愈,其價值遠超一頓外賣或堂食。
今年國慶非常熱鬧,各大景區更是人從眾,但背后卻發現了5個新現象,跟往年很不相同,尤其是最后一個有些讓人出乎意料。
最后麻煩大家點個贊支持一下,非常感謝!
如果你愛看美食,愛看餐飲故事,歡迎關注我們
與君共勉
嘗遍中國美食
游遍千山萬水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當成了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