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地球上,就在我們腳下,存在著一個比外太空更加神秘、更加陌生的世界。
這個世界就是太平洋,它廣闊無垠,深不見底,占據了我們星球近三分之一的表面。
十六世紀的探險家麥哲倫,在歷經風暴后駛入這片平靜寬廣的水域,將其命名為“和平之海”。
![]()
但這個名字似乎隱藏了一個巨大的諷刺,因為在這片看似平靜的藍色之下,潛藏著一個人類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的,令人感到恐懼的黑暗領域。
我們對它的了解,據說連5%都不到。
丈量“太平”
太平洋的總面積非常驚人,各種統計口徑得出的數據略有不同,但普遍認為其面積大約在1.65億到1.81億平方公里之間。
![]()
這是什么概念呢?它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加起來還要大。你可以把整個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全部放進去,依然綽綽有余。
它覆蓋了地球約46%的水面,容納了全球超過一半的自由水體。
其水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1億立方公里左右 ,這個數字是如此龐大,以至于我們很難用日常經驗去想象。
![]()
除了廣度,太平洋的深度同樣令人敬畏。
它的平均深度接近4000米 ,這個深度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山脈的高度。而在這片深海中,還隱藏著地球表面的最深點馬里亞納海溝。
其最深處“挑戰者深淵”的深度超過了11000米。
如果我們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放進這個海溝,峰頂距離海面還會有兩千多米的距離。
![]()
在那樣的地方,陽光永遠無法企及,壓力是海平面的1100多倍,相當于你的指甲蓋上站著一頭大象。
對于這個巨大容器里到底裝著什么,我們的認知卻顯得極其蒼白。
這就像我們雖然知道一個圖書館有多大,有多少個書架,卻對書架上絕大多數書籍的內容一無所知。
5%的已知世界
“人類對海洋的探索僅有5%”,這句話你可能在很多地方都聽過。
![]()
實際上,“5%”這樣一個量詞是怎么來的,沒有多少人說的清楚,可能真正的連5%都不到。
這個5%通常指的是人類通過深潛器、水下機器人等設備進行過高精度測繪或直接目視觀測、采樣的海域面積。
我們確實利用衛星技術繪制了全球100%的海底地形圖,但那些圖像的分辨率非常低,就像是隔著磨砂玻璃看東西,只能看到模糊的輪廓,無法知曉細節。
![]()
為什么探索如此困難?因為深海是地球上最極端的環境之一。巨大的壓力足以將鋼鐵壓扁;絕對的黑暗和接近冰點的低溫,這對于設備和生命都是巨大的挑戰。
每一次深潛都耗資巨大,技術要求極高,風險也很大。
我們對深海的探索,就像是在一個漆黑的巨大體育場里,拿著一只手電筒尋找一根丟失的針。
![]()
這種認知上的巨大空白,自然而然地滋生出一種原始的恐懼。
深淵凝視
當我們真的鼓起勇氣,將探測器送入那片黑暗時,所看到的一切不僅沒有消除我們的恐懼,反而加深了我們對這個未知世界的敬畏。
近五年(2020-2025年)以來,隨著深海探測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在太平洋深處有了一系列顛覆性的發現,這些發現讓我們窺見了那個“令人膽寒”的世界的一角。
![]()
在太平洋中部的克拉里昂-克利珀頓斷裂帶(Clarion-Clipperton Zone, CCZ),一個面積比整個歐洲還大的深海平原,科學家們近期的考察活動發現了超過5000個可能是全新的物種。
據估計,其中超過90%的物種是科學界前所未見的。這些生物的外形和生存方式,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比如,一種全身透明、形似黃瓜的生物,被稱為“獨角瓜”(unicumber);還有像玻璃藝術品一樣精致的玻璃海綿;以及一種靠捕食從上層海洋沉降下來的“海洋雪”為生的奇特水母。
![]()
它們沒有眼睛,身體呈現出各種怪異的形態,以適應高壓和黑暗的環境。
除了奇異的生物,科學家們還不斷發現未知的海底地貌。
2023年,在加拉帕戈斯群島附近,人們發現了一片此前從未被記錄過的古老深海珊瑚礁。
這些珊瑚礁生態系統自成一派,可能已經存在了數千年,孕育著獨特的生命。
![]()
那種感覺,就像是生活在一棟我們自認為很熟悉的房子里,卻突然發現其中還有很多我們從未打開過的房間,而每個房間里都可能藏著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這種未知,正是恐懼與好奇的根源。
最后的邊疆
我們對深海的探索,并非完全出于純粹的科學好奇心。
像克拉里昂-克利珀頓斷裂帶這樣的區域,之所以成為近年來的勘探熱點,不僅因為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更因為它海底的錳結核中蘊藏著豐富的鈷、鎳、銅等礦產資源。
![]()
這使得深海成為了人類覬覦的“最后邊疆”。隨著陸地資源的日益枯竭,商業性深海采礦的呼聲越來越高。
然而,我們正站在一個危險的十字路口。在我們甚至還沒有完全了解這些獨特而脆弱的生態系統之前,就要對其進行毀滅性的開采。
那些剛剛被發現,甚至還來不及被命名的未知物種,可能在轉眼之間就因為采礦活動而永遠消失。
我們正在冒著摧毀一個我們一無所知的世界的風險,去滿足我們無盡的資源需求。
![]()
這種行為本身,比任何深海怪獸都更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幸運的是,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為代表的許多科研機構,仍在努力進行著搶救性的探索工作。
他們的每一次下潛,每一次新發現,都是在為這個沉默的世界發聲,都必須在探索和開發之間找到一個審慎的平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