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瑤瑤
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陜西西安,了解西安博物院的十大鎮館之寶,分享參觀詳細的游玩攻略和避坑指南,希望對準備前往西安博物院參觀的朋友有所幫助。(歡迎朋友們關注本號,我們一起欣賞各地美景,了解地方美食和特產,感謝將此文轉發朋友圈!)
![]()
一是西安博物院概況
西安博物院,位于西安市碑林區友誼西路72號,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和全國4A級旅游景區,于2007年5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它由博物館、唐薦福寺遺址和世界文化遺產小雁塔三部分組成,形成了“館、塔、園”三位一體的獨特格局,總占地面積約16萬平方米。博物院收藏文物13萬余件,涵蓋周秦漢唐至明清各時期,其中國家三級以上珍貴文物1.44萬件,包括西周永盂、唐三彩騰空馬等鎮館之寶。
![]()
二是西安博物院參觀交通指南
地鐵:可以乘坐地鐵2號線或者地鐵5號線至“南稍門站”下,從F口出站,爾后步行約10分鐘至北門。
公交:可以乘坐公交車游7路或者18路至“小雁塔站” 下車。
自駕:可以導航至“西安博物院北門停車場”,停車費為5元/小時,車位較緊張,希望早到。
三是西安博物院鎮館之寶
勾連云雷紋大鼎。它是85厘米高的龐然大物,上半身感覺很威嚴,下半身云雷密布,如果我們在遠處觀察它像龍鱗一樣,祈求風調雨順的愿望,直接被刻在了這個大鼎之上。
![]()
永盂。它是西周土地轉讓合同本尊,它的底部有123個字的經文,在它的上面詳細記錄了周天子分封土地的儀式,可謂是字字千金。
勾連云紋高足玉杯。它是在阿房宮遺址出土的孤品,是一件明星級文物,是迄今發現最早的玉制高足杯,它的玉色濕潤,紋飾華美到窒息,它是秦代頂級的審美認證。據傳說此玉杯可能是秦始皇用過的。
三彩騰空馬。在這匹四蹄騰空馬的身上,有一個身著藍袍的少年,從他的服飾和發型樣貌來看,他不是咱們中原人士,他是胡人,來自于波斯一帶,也就是現在的伊朗,衣服為圓領雙排扣,是典型當時的波斯的一種服裝樣式,少年騎著這匹四蹄騰空的馬,奔馳在長安城的朱雀大街上,三彩帶藍,價值連連。少年身上服飾的藍釉非常的珍貴,此藍釉是來自于波斯一帶,所以此三彩騰空馬也見證了絲綢之路中西文明的一個交流。馬的姿態四蹄騰空是目前全國發現的所有三彩馬當中唯一的一件四蹄騰空馬。
![]()
藍釉點彩陀螺。它全身都是藍色的釉料,據說是來自于波斯的蘇麻里青,非常的珍貴。
西漢鎏金羊形銅燈。羊在古代有吉祥如意的意思,而跪著的羊又象征了對母親的孝道,最絕的是設計,點亮時燈盞翻起來架在羊頭上,藝術與實用共存。
西漢鎏金鳳鳥銅鐘。它是2000多年前王莽時代的一件器物,在它的上方是一只鳳鳥,圓形為鐘,方形為壺,所以此件物品也是壺的一種,當年它是在西安北郊的一個建筑工地被發掘,發現時它的里面竟然有26公斤,2000多年前西漢的美酒,當時酒的顏色為綠色,酒精度已經非常的低。
金背瑞獸葡萄紋鏡。它的中心是凸起的一個鈕,這個凸起鈕是由兩條追尾式的瑞獸組成,而在背上是錘揲出的像葡萄紋以及獸紋,此紋原型是來自于西亞或者西域地區,比如說葡萄獅子都不是我們中國的產物,所以此銅鏡也見證了中西文化的一個交流。據考證,此銅鏡的主人是閻識徽的夫人,閻識徽他就是閻立本的哥哥,閻立德的孫子。
![]()
女立俑。美人紅妝色正艷,側垂高髻插金鈿,唐朝是我們中國歷史上最為鼎盛的一個王朝,當時是開放包容,唐朝的美女我們目前發現的陶俑,他們身體都非常的胖,所以很多人說唐朝是以胖為美。這些美女陶俑,他們身上穿的衣服雍容華貴,舉止曲雅大方,也就是典型的唐人的一個模樣。唐朝還有很多女人穿著男裝,騎著馬匹,奔跑在長安的大街上。
北周史君墓石槨。它被出土時發現門楣的上面有兩種文字,一種是粟特文,一種是漢字,由我們可以得出墓主人為史君,他和他的夫人康氏的合葬墓。史君并不是中原人,他就是來自于西域的粟特人,他是粟特人的薩保,薩保就相當于一個商會的會長。石槨造型非常的精美,在它的四周用浮雕高浮雕刻畫出了當年史君從他的家鄉,來到長安的一種情形,在整座石槨上面布滿了濃濃的異域風情,以及粟特文化。粟特人所崇尚的宗教叫做拜火教。
![]()
朋友們,以上內容僅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處或者沒講到的地方,還請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感謝!(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訴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