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與同事們一起聊起故里武昌的事情,這里不僅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使統治二百多年的清朝滅亡,近代在武昌這片熱土上涌現出了眾多知名人物,其中,最著名人物要數在武昌出生的一對姐妹花,那便是曾經擔任過慈禧太后御前女官的德齡、容齡姐妹倆。
![]()
武昌
說起德齡、容齡姐妹,得先介紹一下她們的父親裕庚,字朗西。本姓徐,為漢軍正白旗人,裕庚父親在江蘇當過縣令,他小的時候聰穎,讀書十行并下,過目成誦,十二歲在順天府國子監讀書,后裕庚的不僅文筆不錯,而且著文速度很快。但由于寫戰報不按實情,喜歡夸大其詞,遭到革職處分,不過后來因為文章寫得好又得到起用,到湖北武昌擔任候補知府”一級。
![]()
裕庚
就在武昌期間,他的女兒德齡出生,裕庚受湖廣總督張之洞委派,在沙市(今屬荊州市)主持厘稅榷關(征收關稅的機構),兼辦洋務、教案。姐妹自然是跟隨父親到荊州、沙市,并在那里度過了童年及青少年時代。
![]()
就在她們少年時期,裕庚又任命為日本公使,于是全家隨行,前往日本生活,三年之后,裕庚回國任太仆少卿銜,次年被派往法國巴黎,任駐法公使,姐妹便又來到法國讀書,幾多年的外國生活,她們先后學會了日英法等多種語言,還學會了現代舞蹈,跟著一些名家學習,更為重要的是,多年的外國生活,使姐妹開闊了眼界,豐富了她們的閱歷,對現代西方文明有深入的了解,接觸到了當時清朝閉關鎖國完全不同的外面大千世界。
![]()
就在德齡17歲那一年,長成了一位婷婷玉立妙齡女郎,她的父親又回到了中國,她也跟隨回國,時值“庚子巨變”之后,國門被槍炮打開,當時作為清朝的最高領導人的慈禧,為了進一步了解西方,便于與外國使節夫人們打交道,得知裕庚兩個女兒通曉外文及西方禮儀,天資聰穎,便下旨召裕庚夫人帶德齡、容齡兩姊妹入宮覲見。
![]()
慈禧太后一見到這對姐妹,非常高興,下旨將德齡、容齡姐妹留在身邊,充作“御前女宮”,擔任貼身“傳譯”(即翻譯)。德齡姐妹常為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讀國外報紙,為清宮打開了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門。而受德齡姐妹的影響,慈禧對于西方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
姐妹倆作為“海歸”派,成了當時大清國的首席秘書,具有最大的優勢就是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法語和日語,在慈禧接見外國使臣和使臣夫人時,自然成了必不可少的翻譯助手,加之多年的外國生活,又是外交官的女兒,深諳西方各國的禮儀與社交技巧,在當時日益增多的外交活動中,可謂是如魚得水,彌補了長年處于深宮之中慈禧的嚴重不足,故深受慈禧的寵愛。
![]()
為此,慈禧特殊開恩,允許其穿著西式裙裝生活在大內,而姐妹倆亦投慈禧所好,陪伴慈禧化妝、看戲、學車、觀花、賞狗等等,以女人的方式跟她“家長里短”,在女人間不經意的談話中灌輸西方知識,以至于慈禧對“新生活”向往,后期更是愛上了照相、法國化妝品、油畫等。無疑德齡和容齡成為晚清最有光彩的一對姊妹花。
![]()
回憶起姐妹在慈禧太后身邊往昔的風光,德齡的書中描繪得非常的生動:在太后居住的樂壽堂院子里,鋪上了一塊大紅地毯,一邊是從天津請來的袁世凱的西樂隊,一邊是太監的中樂隊。太后的寶座放在廊子正中,皇上坐在她旁邊,兩旁站著皇后和各王府的福晉、格格們。容齡為大家跳了西班牙舞、希臘舞和自編的中國如意舞,看得所有人都非常高興……那份眾人矚目的自信與光芒,大概也成了舞蹈家裕容齡,終生都不會忘卻的美好。
![]()
繁華盡頭,不過是一場虛夢,歷史的塵埃撲面而來,再大的權勢也終究成了夢幻泡影。1905年3月接到父親病危的電報后,姐妹立馬決定離開北京前往上海,懷著絕望的心情,德齡在臨別時,慈禧和光緒前去送行,慈禧還叮囑她早些回來,因為不舍在她轉身時嚎啕大哭,光緒只是強忍住淚水,用英文向她道別。正說著再見時,其實再也見不到了。
![]()
揮手自茲去,懷著憂慮心事,誰料人生處處布滿驛站,一揮手便是永別,離宮一年后,她們得到了光緒與慈禧的死訊。又過了三年,大清覆滅,中國帝制終結,那個曾傲然一世、翻云覆雨的大清實際統治者,注定要和她所引領的王朝一起,風化為石雕般的歷史了。姐妹倆慶幸自己還能從亂局的漩渦中泅身而出,否則,做定了時代的犧牲品。
![]()
從此,這對曾經明眸皓齒的姐妹花,歡快的笑聲灑遍了清末皇宮的每一個角落。她們享受著旁人敬仰的目光,也對這個世界滿懷希望。那時的她們,總以為路還很長,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然而,時光流逝,歲月匆忙,姐妹曾經熱鬧的深宮大院,終于寂靜了下來,雕梁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
隨著姐妹倆離開清宮,兩人的命運也漸漸背道而馳,德齡留駐上海時,結識了美國駐滬領事館副領事撤迪厄斯·懷特,旋即由戀愛到結婚,成為了晚清最早的外嫁女。后懷特從美領事館卸職,仍留駐中國改作新聞記者。后她隨夫赴美,開始用英文寫下了她在宮廷內所見所聞《清宮二年記》,署名“德齡公主”,將清宮生活展現給世界,一時間風靡海內外。
![]()
后來, 德齡與撤迪厄斯·懷特的獨生子薩都斯不幸夭折而與丈夫離異。她曾兩次回中國探親搜集創作素材,還在國內演出了英語清宮戲,并親自主演了慈禧。抗戰爆發后,她多次在美參加“中國之夜”及“一碗飯運動”等活動,支持中國的抗戰事業。宋慶齡在香港創建了保衛中國同盟,致力于戰時醫療救濟和兒童保健工作,得知情況后,德齡開始通過各種渠道募集資金和藥品,并將它們送回了抗日根據地,一直在默默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強盛殫精竭慮,她為抗戰勝利做了大量的工作。
![]()
可惜的是,就在抗戰全面勝利前夕,即1944年11月22日,當時正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擔任漢語老師的德齡,這天早上像往常一樣抱著一摞課件前往教室,過馬路時被一輛疾馳而來的貨車撞倒,當場不治身亡,鮮血斑駁的現場書本紙張散落了一地。警方聯系不她家人時,幫知她一個兒子死亡,丈夫離開了她,孤身在酒店住了兩年。最終,繁華落盡,一身憔悴安葬在在荒涼無人的山頂上。
![]()
![]()
德齡的妹妹容齡,嫁給了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唐紹儀的侄子唐潮寶,并在北洋政府謀得了一份官職。婚后的生活,恬靜而安然。容齡依舊是頗有名氣的民國上流社會名媛,只是沒有曾經在晚清皇宮里那樣,那么引人注目,那么受人追捧。唯一不變的,是那份清雅的貴族氣質,歷經歲月滄桑而不改。從她纖細的身型與對韻律的癡迷中,依稀可以看出舞者當年的風采。還曾經一度被人稱為“舞蹈皇后”。
![]()
![]()
按理說,出身高貴,身為名門千金,見識廣博,亦有真才實學的容齡,在今天人們的思維中,應該會有一個幸福美滿結局,可惜,天不遂人愿,造化亦弄人。建國后,容齡的丈夫唐寶潮曾撒手人寰,只留下她一個人孤寡獨居。隨著接下來的政治風云,她這種“晚清余孽”的身份,熱愛舞蹈的“小資情調”,都成了容齡的原罪。瘋狂的人們涌向她的住宅,將家中殘存的字畫古董查抄一空,幾間寬敞漂亮的正房也被“充公”。這些人冷笑著,要讓這位“公主”也體會一下家徒四壁的滋味。
![]()
在后來的批斗會上,如此高成分的她,遭遇了難以想象的折磨,最后在無數次的批斗會上,兩條腿因為舞蹈跳得太好的腿被活生生地打斷,再無起舞的可能,拖著斷的雙腿,已經年邁的她,靠著他人的支持生活有多困難,但是接觸過她的人都說,容齡對人生很樂觀,她依然認真地活著,梳洗穿戴從不馬虎,雙腿殘疾坐在破舊屋子的小床上,卻依舊氣度高華,眼中有光。
![]()
容齡對生活和對人生的態度,讓多人贊嘆“美人永不遲暮,沒落仍是貴族”,然而,人世幾回傷心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到了容齡生命最后的幾年,由于她的身份特殊,無人相伴,腿傷嚴重到只能靠“爬行”度日,凄涼無比,倦縮小屋而終……行文至此,心酸之余,仰望窗外的天空,淚水糊住了雙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