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這聲稚嫩的呼喚,成了5歲男孩留在世間的最后聲音。小區景觀池,本應是孩童嬉戲的一隅,卻因380伏高壓電、未接的地線、缺失的漏電保護器,變成了吞噬生命的陷阱。當家長的手觸到池水傳來刺痛時,當孩子從昏迷到最終失去生命體征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家庭的破碎,更是多道安全防線集體失守的殘酷現實。
![]()
開發商口中“已交付、無責任”的輕描淡寫,與家長堅持刑事追責的執著形成刺眼對比。一個住滿學生的學區房小區,景觀池長期無圍欄防護,20多個孩子曾在其中抓魚玩水,這些顯而易見的安全隱患,為何直到悲劇發生才被正視?國家強制要求的“等電位連接”“漏電保護”,在利益與便利面前,竟成了可隨意省略的“附加項”。
更令人痛心的是,這場悲劇本可避免。若開發商嚴格遵守電氣安全標準,380伏高壓電不會違規接入景觀池;若物業盡到日常巡查職責,未接的地線、缺失的保護裝置會被及時整改;若安全警示與防護圍欄早早到位,孩子便不會輕易踏入危險區域。每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在將生命推向深淵。
![]()
如今,孩子的遺體仍在殯儀館等待公道,公安機關的調查還在進行中。但比追究責任更重要的是,這場悲劇能否喚醒所有管理者的敬畏之心——安全從來不是“事后補救”的選擇題,而是“事前防范”的必答題。別讓“奪命池”的悲劇重演,別讓更多家庭再為“本可避免”的疏忽承受永難愈合的傷痛。目前正在按程序辦案,具體案件進展有待官方通告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