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侯智洋 編輯|路知遙
“越摸不到,越有興趣”,這話用來形容我們對地平線HSD的期待,再貼切不過。自從車云網《CC-400A智駕評測體系》成立以來,我們已完成60余款主流輔助駕駛車型的深度測試,從新勢力到傳統自主車企,幾乎把市場上能打的核心技術路線都 “過了一遍篩”。
可翻遍這份密密麻麻的評測名單,地平線方案的車型卻始終像個 “躲在后排的低調學生”,露面次數少得可憐。倒不是它沒存在感,恰恰相反,地平線早年在智駕芯片領域攢下的 “硬底子”,早讓我們對它的完整系統方案(尤其是 HSD)憋足了期待。
今天,它終于“交卷了”。
![]()
地平線HSD即將首次搭載在11月上市的星途ET5車型,那么,它到底是落得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的遺憾,還是能上演 “后來者居上” 的驚喜?咱們這就來好好體驗一把。
![]()
![]()
![]()
因為這次活動只是簡單的體驗,我們在活動現場周邊設計了一條全程35km的路線,這條路線的難度與長度不及《CC-400A智駕評測體系》的測試路線,客觀數據僅供參考,但涉及的場景都是日常駕車高頻場景,也可以窺見它的實力。
從實測的客觀數據可以看到,地平線HSD的表現還是很搶眼的,全程僅安全接管1次,因該路線紅綠燈較多,它的平均通行時速賬面上并不出眾,但實際體驗來看,它在起步效率、超車變道積極性、車道選擇正確率上都非常高。并且它在舒適感上尤為出眾,橫縱向控制擬人度非常高,比一些新手司機開的都要舒適,它的擬人度至少排在體系內第一梯隊的頭部水平。
![]()
![]()
![]()
以上是我這次簡單體驗下來印象最深刻的幾點,它的表現確認讓我有些意外,輔助駕駛市場早已打的不可開交,地平線完整的系統依然沒有量產上車,一個如此能耐住寂寞的公司,手里居然有一套表現如此之好的系統,雖然沒經過體系完整測試,但從這次路上秀的幾手,甚至已經超過了某“遙遙領先”的能力了。
![]()
窄路避讓:路線&時速規控擬人,安全與效率兼顧
加塞處理:防御時機好,絲滑降速,安全感高
路口盲區:擬人化防御能力強,避免風險場景
路口轉向:規控擬人,高效通行
信號燈跟走:類人思考,跟走順暢
仿真交互:不僅同屏信息量足,還很精美
![]()
它輔助駕駛仿真畫面不僅可以顯示眾多細分模型,還針對車道線進行了做舊處理,強化了場景真實感。另外,行人和騎行人也做了類似“樂高小人”的卡通化處理,不僅提升了情緒價值,還可以讓用戶快速識別到 “弱勢交通參與者”。
![]()
![]()
![]()
地平線HSD最大的殺手锏——“一段式端到端+強化學習”架構。
“翻譯”成大白話:
人類駕駛的優勢之一,就是可以預判其他車/行人等目標的軌跡,并可以“手腳”同時操作,根據實時復雜的道路情況,提前進行防御等處理,當系統有了“兩段式端到端”也可以做到這一點,而HSD的“一段式端到端”,可以大幅降低系統延遲,更快速準確非常連貫絲滑的做到這點。
而“強化學習”是指它具有持續自我進化能力。比如完全無圖、無明顯道路邊界的施工砂石土路,可自主識別道路與障礙物,推理出可通行區域順暢前行。
總結一句話,它的特點就是“超快響應、類人思考、擬人控車”。
全文總結:
從實際體驗來看,它不僅是“后起之秀”,甚至有點“出場即巔峰”的感覺。而星途ET5的量產是地平線HSD系統的首次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如果星途ET5賣爆了,那自己就會從“幕后英雄”變成“臺前明星”,將為地平線在乘用車市場樹立一個強大的樣板工程。
當然,這次是比較簡單的體驗,我們會盡快使用《CC-400A智駕評測體系》對它進行詳盡的測試,敬請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