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校的課后延時服務還真是一筆三折啊!不得不說,“錢”果然是“檢驗人心”最好用的“工具”!真的是一測一個準。藏得再深,也能給你把老底全揭出來。
![]()
這學期,教育部門在全國推行“5+2課后延時服務”,本意是緩解無人幫忙接娃的雙職工家庭,無法按時接孩子的難題,并不是針對所有家庭的。是否參與,采取自愿原則(至于有些家長說的“被自愿”,那是執行過程中的問題,不是政策本身的問題),家長認為自家有需求,就參與,沒需求,就可以不參與。
我家孩子上的是普通公立小學,之前就有課后延時服務。活動安排的合理又豐富,老師也認真負責,一學期收費不過幾百塊錢,比外面的托管班性價比高太多了。參與的家庭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挺滿意的。
公立小學,都是劃片區就近入學。那所學校對應片區,有兩三個小區都是回遷小區。住戶都是本地原住民,一家三代甚至七大姑八大姨都住在同一個小區,大部分家庭并不缺少人手接孩子。所以,需要參加課后托管服務的孩子并不是很多。我家孩子班里50個孩子,去年參加課后托管服務的不過20多個孩子。
![]()
這學期,國家推行“5+2課后延時服務”新政策,當時有風聲說延時托管費用由財政補貼,家長不需要再額外付費了。我們是公立小學,自然是跟著國家的政策走。雖然當時只是有這么點“風聲”,具體政策尚未確定,但學校也是先提供了服務,費用問題等待官方正式通知。
因為“聽說”要“免費”了,大家的參與熱情空前高漲。50人的班級,報名參加課后延時服務的一下子暴增到42人!其他班級的情況也大同小異。
報名人數眾多,以至于學校原本開設的50多個社團,竟然不夠用了!當時為了給孩子搶到一個社團名額,家長們拿出了春運搶熱門路線火車票的架勢,稍微慢一點的家長,都沒搶到!
學校本著讓每位家長都滿意的原則,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多方協調,增開了4個社團,才讓所有報名的孩子都有社團可以去。就連新開的社團,也是充分考慮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們都很喜歡。至此為止,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
變故發生在昨天中午。大概是經過各方面的評估之后,發現目前暫不具備免費提供課后延時托管服務的條件,相關費用還是由參加延時托管服務的家庭自行承擔。因此,老師昨天在班級群里發了收費通知。
對于我們這種“剛需”家庭來說,不論是否收費,我們都得參加。而且從內心我也認為,學校老師提供了服務,而且服務質量還不差,我們享受了人家的服務,理所應當要付費。大部分的家長也和我們抱著同樣的想法,都很快就繳清了費用。
但是,有2位家長卻提出了質疑。一位家長稱自家孩子當時沒搶到滿意的社團,只參加了每周一三五的課后作業輔導。周二和周四的社團活動,是后來學校補開補錄的,不是自己選的,也要交錢,她覺得不合理。另一位家長稱她家孩子只參加社團活動,不參加課后作業輔導,她認為不應該收全款。
![]()
第一位家長,似乎忘了,當初沒選上社團的時候,大家一致表示,只要給安排個社團,讓孩子有地方去,有活動可以參加就行,自己不挑了。學校并沒有因此敷衍了事,而是認真協調,最后增開的4個社團,孩子們都很喜歡。
第二位家長比第一位稍微“講理”一點,至少人家沒覺得自己不應該交錢,只是覺得人家只參加部分活動,收全款不合理。只不過她忽略了這“5+2課后延時服務”是一個整體,收費也是按學期計算的,不可能拆開計費。她家孩子不參加課后作業輔導,并不是回家了,而是去參加校外的培訓班了。她之所以報了學校的社團,不就是圖參加學校的活動,既方便又便宜嗎?
當家委回復,只要參加了課后延時服務,就必須按照全款繳費的時候,兩位家長竟然說,那他們后面就不參加了。既然如此,那說明她們原本并不是那么需要這個課后延時服務啊,當時何必要和我們這些“剛需”一起搶社團名額呢?更何況這個課后服務,她們家孩子都已經參加了整整一個月了。享受了服務,難道不應該付費嗎?
![]()
大概家委也覺得在班級群里討論這事不太合適,艾特兩位家長,如果有不清楚或者有疑問的地方,可以私信班主任或者家委們。群里這才安靜下來,其他家長也就不知道這事情后續如何了。
不得不說,“錢”果然是“檢驗人心”最好用的“工具”!當初有風聲說今年的課后延時服務可能不收費了,大家都覺得這是一項福利,不論有沒有需求,都爭著搶著報名,唯恐自己沒參加上,吃虧了。現在一聽要收費了,就開始找各種理由,不愿意了。
如果是在其他學校,部分家長“被自愿”,不愿意交錢,還算有情可原。但我家孩子所在學校,人家可是完完全全的“自愿選擇”,沒有任何隱形逼迫施壓。是某些家長自己生怕“沒占到便宜就是吃虧”,爭著搶著要報名參加的。現在鬧這么一出,把自己那點小心思全暴露了。現在這兩個孩子到底是參加還是不參加呢?為了幾百塊錢,鬧騰這么一場,不知道這會給自家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呢。
![]()
教育,從來不只是發生在課堂上的知識傳授,更是生活中每一句話、每一個選擇所傳遞的價值觀。當父母為了省幾百元而在群里公開質疑、威脅退出、計較得失時,孩子看到的是什么?是斤斤計較,還是擔當與感恩?是規則意識,還是鉆空子的聰明?
當“5+2課后延時服務”在全國推行時,政策初衷本是解決雙職工家庭接送難題的惠民之舉。若只是為了“占便宜”而參與,那不是“需要”,而是“投機”;若因收費而反悔,那不是“維權”,而是“卸責”。真正的“需要”,是明知要付費仍選擇加入,是因為看到了它的價值,愿意為之付出,也相信這份投入終將回饋于孩子的成長。
愿每一位家長,在面對類似選擇時,不僅能算清經濟賬,更能看得見那些看不見的成本與價值。比如:信任、尊重、合作,以及一個健康教育生態所需的共同呵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