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嵐圖高管邵明峰接連開炮痛批,“簡單粗暴的拿來主義”,把矛頭直指行業(yè)里由來已久的抄襲亂象。
在接受采訪談到車圈常見的“借鑒”和“致敬”時,邵明峰一點沒客氣:“有些所謂的模仿,根本不是什么設計融合,就是直接把別人的東西拿過來用,一眼看去就知道抄的是誰,這設計能算成功嗎?”
![]()
邵明峰還提到,原創(chuàng)的路確實難走,要投入錢、投入時間,還要扛住市場壓力,但嵐圖就是要咬著牙堅持。
汽車設計不是拼積木,隨便湊幾個流行元素就行,真正的原創(chuàng)得有自己的靈魂,比如嵐圖一直強調的“中式豪華”,這可不是抄得來的。
邵明峰的這番話之所以能引發(fā)共鳴,恰恰是因為戳中了車圈抄襲的痛點——很多車企總想著走捷徑,卻忘了設計里最該有的敬畏心。
有意思的是,東風自家其實也沒少被抄襲的話題纏上。之前東風風行星海S7剛上公告,智己汽車的設計總監(jiān)許鄧韜就直接發(fā)文質疑。
這些年,汽車行業(yè)尤其是新能源領域發(fā)展太快,不少車企為了搶時間、搶市場,把“快”放在了“好”前面。
![]()
就像東風本田銷售部副部長楊忠華之前批評的,有些品牌為了縮短開發(fā)周期,連品質標準都降了,更別說花心思搞原創(chuàng)設計了。
為啥抄襲在車圈屢禁不止?業(yè)內人士早就扒過其中的門道。
一方面是研發(fā)能力跟不上野心,正向研發(fā)要打通幾千個零部件的供應鏈,還要搞定動力學、安全性等一堆技術難題,遠不如直接“借鑒”來得省事。
另一方面是維權太難,外觀設計侵權的認定本來就很主觀,很多官司最后不是和解就是不了了之,這就讓一些車企更加肆無忌憚。
更讓人無奈的是,有些車企還把抄襲包裝成“致敬經典”,仿佛換個說法就能抹去侵權的本質。
就像之前有些國產卡車模仿歐洲車型,美其名曰“對標國際水準”,實際上就是換了個車標而已。
可消費者也不傻,現在的車主尤其是年輕群體,越來越看重設計的獨特性,抄來的設計不僅贏不了口碑,反而會砸了自家招牌。
當年中國車企被罵“山寨大國”,多少還能歸因于技術落后,但現在連新能源技術都能領跑全球了,再抱著“拿來主義”不放,實在說不過去。
![]()
再說幾句
反抄襲也不能只靠幾家車企的喊話,行業(yè)需要更清晰的規(guī)則,消費者也要用腳投票,對抄襲車型說不。車企更得穩(wěn)住心態(tài),別被短期利益沖昏頭。
靠抄抄抄永遠成不了氣候,只有扎扎實實搞原創(chuàng),才能在市場里站得穩(wěn)、走得遠。希望這波“炮轟”,能真的炸醒那些還在走捷徑的車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