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華夏李俊偏被動量化,適合新手和保守型基民;財通金梓才和永贏李文賓更激進,追求高回報但波動大;諾安劉慧影和廣發劉格菘更注重平衡。
作者:張清
2025年,人工智能(AI)作為A股市場的最大熱點,可以說是帶動了整個行情的進行。所謂時勢造英雄,這期間,一批優秀的基金經理通過深度產業研判、量化模型和成長價值平衡等策略,紛紛實現超額回報。本文選取五位在人工智能(AI)主題基金領域表現突出的基金經理,包括華夏人工智能AI ETF(515070)的基金經理李俊,以及金梓才、李文賓、劉格菘和劉慧影。他們管理的基金在今年以來平均回報率超過43%,顯著跑贏大盤(滬深300指數同期漲幅約15%)。文章將分析他們的從業背景、投資風格、業績亮點和風險管理特點,并進行橫向比較,以為投資者提供參考。
一、李俊(華夏基金,人工智能AIETF 515070)
李俊自2008年起從事證券從業,擁有豐富的量化投資經驗。他管理的人工智能AIETF(515070)成立于2019年,緊密跟蹤中證人工智能主題指數,聚焦AI芯片、算法軟件和應用設備等領域。截至2025年6月30日,該基金資產規模約55億元,年內回報率達46.79%,顯著受益于AI算力需求爆發。
特點:量化導向的投資風格,強調最小化跟蹤誤差,通過數據驅動優化持倉(如重倉寒武紀、科大訊飛)。李俊出身量化背景,擅長使用模型捕捉AI產業鏈Beta收益,避免主觀偏差。風險管理上,注重流動性控制,換手率適中。
二、金梓才(財通基金,財通成長優選)
金梓才從業逾10年,專注科技成長股投資。他管理的基金如財通成長優選混合,2025年回報率約59.13%,位居同類前列,重倉AI算力股如中際旭創和新易盛。
特點:行業輪動高手,強調AI產業周期研判,2025年精準布局海外算力傳導至A股的機會。投資風格偏成長,集中持倉(前十大占比超70%),但通過動態調整分散風險。相比純指數跟蹤,他更注重Alpha挖掘,如提前配置人形機器人概念股。風險方面,波動較大,適合高風險偏好投資者。
三、李文賓(永贏基金,永贏科技驅動)
李文賓擔任永贏基金權益投資部聯席總經理,從業15年,擅長科技板塊配置。他管理的基金2025年回報率約53%,重倉AI、半導體板塊。
特點:以高質量成長股投資為核心,注重風險收益比和產業周期判斷,擅長左側布局,并采取動態均衡配置策略。偏好聚焦于新質生產力和硬科技產業,尤其是人工智能、半導體、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四、劉格菘(廣發基金,廣發科技先鋒混合)
劉格菘從業近20年,是科技基金領域的資深經理。他管理的廣發科技先鋒混合基金2025年回報率約31%,聚焦全球比較優勢的制造業,尤其是 新能源 、電子、 光伏 、 軍工 、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特點:以高質量成長股投資為核心,注重產業趨勢判斷和中長期投資機會,偏好科技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具備全球比較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其投資策略強調從產業出發,精選具備成長潛力和盈利質量的企業,追求通過分享企業成長紅利實現超額收益。
五、劉慧影(諾安基金,諾安成長混合)
劉慧影專注半導體和AI硬件。他管理的諾安成長混合基金2025年回報率約38%,是AI芯片主題的代表,重倉北方華創和中芯國際。
特點:集中投資風格,高度傾斜半導體AI產業鏈(前五大占比接近40%),追求高彈性收益。2025年受益于全球AI芯片需求,業績領跑。但風險較高,波動率達22%,易受單一行業沖擊。他擅長產業鏈深度挖掘,但缺乏分散,適合激進投資者。
![]()
從風格看,李俊偏被動量化,適合新手和保守型基民;金梓才和李文賓更激進,追求高回報但波動大;劉慧影和劉格菘注重平衡,風險收益比優。業績上,2025年AI牛市下,他們均受益于算力、算法和應用三輪驅動,但金梓才和李文賓在上半年領跑,得益于集中配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