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泰達這片教育沃土上,有這樣一群追光者——他們以三尺講臺為陣地,用專業與堅守詮釋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深刻內涵,以一顆赤誠之心為火種,踐行著總書記對教師 “既精通專業知識、做好‘經師’,又涵養德行、成為‘人師’” 的殷切囑托。他們是泰達教育事業的脊梁,是立德樹人路上的標桿,更是每一位教育同仁心中最美的榜樣。
日前,16名“泰達最美教師”評選結果出爐。16位最美師者扎根教學一線,用青春與熱血滋養萬千學子成長,以對教育事業的敬畏與熱愛在專業領域不斷求索、在育人路上永不止步,以卓越成果書寫教育理想的篤行。
![]()
即日起,我們共同開啟2025年度“泰達最美教師”系列專欄,一同聆聽師者心聲,感受最美力量,在榜樣的光芒中共同見證泰達教育的溫度與高度,續寫立德樹人的新篇章。
泰達最美教師
泰達一小 景文慧
![]()
用堅守繪就 “最美” 模樣
在泰達一小校園里,景文慧總帶著一股停不下來的勁兒:晨光熹微,她便步入教室組織孩子們晨讀;午后暖陽下,總能看到她與學生在操場上散步、做游戲的身影;暮色中,她還在辦公室批閱作業,處理未完的事務。作為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她把“忠于職守、教書育人”寫進日常,用強烈的責任心和濃濃的愛心,在平凡的崗位上,守護者教育這片凈土。
![]()
![]()
把擔子扛在肩上
多年來,景文慧始終是年級組的“救火隊員”,總能第一時間接下重擔。她平時不僅要忙于自己班級的工作,還要處理組里的一些事務。有時,還幫助組里年輕的老師處理一些班級突發的事情。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會有老師跟景文慧聊班里出現的情況,景老師都會不厭其煩地幫著仔細分析,給出建議。
開學前夕,景文慧體檢查出肺部感染,醫生建議住院。但作為班主任和代組長的她,為了不影響學校的正常工作,放棄了住院,每天掛急診輸液、霧化治療。即使在輸液的過程中,她也不忘關注學校、年級和班級群消息,以便及時處理,用堅守詮釋了愛崗敬業與顧全大局。
![]()
![]()
把童心捧在手心
在景文慧的班里,沒有“特殊學生”,只有“需要更多愛的孩子”。
有新生剛入學時,總因為一點小事崩潰大哭:畫沒畫完,他會攥著畫筆不肯去上體育課;作業本上有個墨點,他能抹著眼淚擦半小時;東西找不到了也會嚎啕大哭……景文慧為此特意去家訪,才知道這位新生幼時缺乏關愛,心理受過創傷。從那天起,景文慧便下定決心,要讓學生從她這找回安全感。
于是,當新生再次因畫不完畫而急哭時,景文慧就拿起畫筆幫他涂一點兒色:“老師幫你收尾,你去跑兩圈,回來畫更有精神”。當新生發現他的“小強先生”(圍棋棋子)不見了,他會在講桌前翻來翻去而不回去上課。景文慧便從別處找來棋子,告訴他,她把小強先生找到了……漸漸地,新生開始信賴景文慧,他在學校的情緒也趨于平緩。
景文慧把每個平凡的日子,都過成守護孩子成長的模樣——像一盞燈,照亮云端的路;像一雙手,托住童心的夢;像一束光,溫暖每個等待開花的角落。
![]()
![]()
把真心付與徒弟
景文慧以師者的熱忱和擔當,成為青年教師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對待徒弟,她始終秉持“傾囊相授、攜手共進”的理念,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她有時會像長輩一樣指出徒弟的問題;有時會像朋友一樣傾聽徒弟的煩惱。在她的帶動下,徒弟也迅速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有能力的優秀教師。
![]()
景文慧,一位將責任與愛心融入教育點滴的普通教師,用日復一日的堅守,詮釋著“最美教師”的模樣。
泰達最美教師
泰達一小 馮娟娟
![]()
以生為本 勇闖新路
從教六年來,馮娟娟始終以 “以生為本” 為初心,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勇闖新路,在學生培養中傾注心力,在學科建設中主動擔當,用創新理念、扎實行動與無私奉獻踐行著教師使命。
![]()
![]()
深耕教學改革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馮娟娟始終秉持“以生為本”理念,主動投身教育教學改革,大膽探索科學教學新路徑,致力于打破傳統課堂邊界,推動教學質量持續提升。聚焦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創新構建“項目式學習+跨學科融合”教學模式,將科學知識與生活實際、思政教育緊密結合,開發出《走馬燈的秘密》《做一頂帽子》《做一個指南針》《點亮小燈泡》《走進袁隆平,共筑禾下乘涼夢》《保護濕地,節約水資源》等一系列特色教學項目,其中2個相關課例被認定為市級精品課程資源,為區域科學教學改革提供實踐范例。
![]()
在數字化教學探索中,馮娟娟積極響應教育信息化發展要求,將虛擬實驗、5G技術等融入課堂,2024年1月,虛擬實驗教學課例《觀察一種動物》被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認定為典型課例;2025年4月,課例《營養要均衡》入選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人工智能賦能科學課堂教學評價項目”課例庫,成為國家級科學課堂數字化轉型的示范案例。
此外,她多次在市級、區級教學交流活動中展示成果,2024年8月在“天津市義務教育階段新修訂教材使用培訓會”中展示《觀察植物》課例,2025年1月在“天津市中小學課程思政研究基地交流展示活動”中分享《呼吸與消化》教學實踐,以實際行動推動優質教學經驗輻射共享,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
![]()
聚焦學生成長
作為科學教師,馮娟娟深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始終刻苦鉆研業務,深耕科學教育領域,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與實踐指導,助力學生成長為“小小科學家”。她堅持開設科學社團課程,6年來累計開展社團活動超180課時,帶領學生開展植物觀察、動物探究、科技發明等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提升科學思維與創新能力。
在學生輔導工作中,她注重因材施教,針對學生興趣特長制定個性化指導方案,累計輔導學生獲各級各類科技獎項60余項:2020年指導李歆奕、劉春鵬等小組獲全國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優秀小組;2021年指導袁浩天《蠶寶寶的一生》獲第十二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優秀作品獎;2023年指導劉春鵬完成《探測可燃氣體泄漏并自動報警開窗裝置》,獲第17屆中國青少年創造力發明展一等獎。指導學生完成《保護濕地,節約水資源》,獲得全國獎項。同時,她積極推動“校企融合”實踐,帶領學生走進企業實驗室,開展糧食存儲、濕地保護等主題研究,2022年指導學生完成《了解糧食性質,探究存儲條件》項目,獲濱海新區科技創新三等獎,切實將科學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
![]()
助力學科建設
在學校科學教育工作中,馮娟娟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為科學組發展傾注大量心血,尤其在申報市級課程基地與優秀學科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她牽頭梳理科學組教學成果,整合課程資源,撰寫申報材料,協助團隊完成市級課程基地申報的核心工作,同時參與制定科學組學科建設規劃,推動組內開展“精品課打磨”“課題共研”等教研活動,助力科學組形成“研教一體”的良好氛圍。
作為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馮娟娟積極推動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分享自身教學經驗與課題研究心得,并帶動科學組內青年教師共同進步。在共同參與和推動下,科學組教研成果豐碩,多名教師課例、論文獲市級、區級獎項,科學組整體教學水平顯著提升,為學校科學教育品牌建設奠定堅實基礎。此外,主持市級課題《基于科普思政理念的科學學科教育研究與實踐》,參與市級重點課題《小學項目式學習實踐研究》,將課題研究與學科組建設深度融合,推動科研成果在組內落地應用,進一步提升科學組教育教學質量與影響力。
![]()
從教6年來,始終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創新的教育理念、扎實的工作作風,在小學科學教育領域默默耕耘、追求卓越。用實際行動踐行教師使命,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勇挑重擔,在學生培養中傾注愛心,在學科建設中貢獻力量,充分展現了“最美教師”的責任與擔當,為學校科學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