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人社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帶來了5個好消息,事關每個參保人,一起來看看。
第一個,社保基金家底豐厚。前段時間,最高法的一條司法解釋了,引發了很多人對社保的擔憂,說是養老基金不夠了。
其實根本不用擔心,社保基金非常充足,而且有國家兜底。人社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三項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總規模69.27萬億元,基金累計結余9.81萬億元。
![]()
這是參保人交的錢,都有近10萬億元的結余。除了這個,還有三個資金來源,一個是每年中央財政都會有補助,比如2024年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補助7300多億元。
另一個是從2000年開始,國家建立了社會保障基金,截止到今年8月,規模已經達到3.22萬億元。還有一個是劃轉國有資本,這一塊也有2.26萬億元。
所以,幾項加起來超過15萬億元,這個家底夠厚嗎?要知道這么多錢,每年還有投資收益,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年均投資收益率5.15%,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年均投資收益率7.55%。
第二個,參保率提高到95%以上。網上總有很多人說不交了,斷保,但其實參保人數仍然在大幅增長。數據顯示,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0.72億人,比“十三五”末增加7300多萬人,參保率從91%提高到95%以上。
![]()
也就是說全國扣除未成年人,基本上都參保了。其中城鎮職工參保人數大概5.34億人,城鄉居民參保人數大概5.38億人。
參保人數越多,基金池子水就越多,大家的養老就更有保障。其實,誰不想到老了有一份養老金呢?但養老金不會憑空出來,還是得先參保繳費才行。
第三個,年金基金規模持續擴大。相比“十三五”末期,企業和職業年金增加4.02萬億元,基金規模達到7.56萬億元,差不多快翻倍了,這說明養老第二支柱越來越發揮作用了。
不過,現在主要還是機關事業單位有職業年金,央企和國企,以及部分頭部民企有企業年金,整體覆蓋面還不是很高。
第四個,統籌層次進一步提高。目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已經實現全國統籌,像廣東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充足,貢獻了全國一半的調劑,而東三省和內蒙古等地方要靠調劑,才能發放養老金。
除此之外,到2023年底,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全面實現了省級統籌,也就是同一個省可以互助共濟。
![]()
第五個,靈活就業參保繳費更靈活。今年對于靈活就業人員來說,最大的一個好消息就是全面放開參保戶籍限制。目前,除了北京等個別地方,包括上海在內的所有靈活就業人員都可以在就業地參保,不受戶籍限制。
另外還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繳費方式可以在按月、按季、按年之間靈活選擇,過去很多地方只能按年繳費,現在可以按月繳費,那真的太好了。收入不行的時候,就可以暫停繳費,不像之前直接交一年,繳費壓力非常大。
每個人都會老,都會生病,參保非常有必要,而且真的不用擔心發不出錢來,不會存在這種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