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汪淼
美編 / 顧青青
出品 / 網界
2025年8月,QuestMobile發布了2025年8月企業去重總用戶量TOP15榜單。
榜單顯示,騰訊控股、阿里巴巴、抖音集團拿下前三,再加上百度集團,這四家企業用戶量都超10億,組成了中國互聯網的“第一梯隊”。
![]()
從數據來看,行業頭部聚集效應明顯,同時不同賽道的增長差異也讓市場看到了新的活力,短視頻領域持續爆發,AI應用加速落地,頭部企業在穩固基本盤的同時,也在各自優勢領域不斷突破,整個行業正朝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穩步前行。
01
第一梯隊格局穩定,增長各有亮點
從2025年8月企業去重總用戶量TOP15榜單看,騰訊控股以12.66億的去重用戶量穩坐第一,用戶量同比增長2.3%。
作為互聯網行業的老牌巨頭,騰訊的用戶基礎一直很扎實,旗下的社交、游戲等業務覆蓋了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這也是它能長期保持用戶規模優勢的關鍵。
阿里巴巴緊跟其后,用戶量達到12.55億,同比增長5.5%。阿里在電商領域的布局很深,從淘寶到天貓,再到支付寶帶來的流量加持,讓阿里的用戶群體一直很龐大。
而且今年阿里在AI領域動作頻頻,之前的云棲大會上,阿里宣布推進三年3800億的AI基礎設施建設計劃,還計劃追加投入,這些動作也在間接鞏固它的用戶粘性。
![]()
抖音集團雖然排在第三,但增長勢頭最猛,用戶量有11.82億,同比增速高達11.6%。可以看出短視頻行業的用戶需求還在不斷釋放,抖音憑借豐富的內容生態,吸引了大量用戶。
不僅如此,抖音電商的表現也很亮眼,據報道,過去一年(2024年8月-2025年7月),抖音電商GMV同比增長34%,其中貨架電商GMV同比增長49%,比電商整體增速還高。
今年618期間,抖音貨架電商GMV大概有2000億元,占比接近50%,這也說明抖音在電商領域的布局正在快速見效,進一步帶動了用戶增長。
百度集團以11.11億用戶量排在第四,同比增長1.2%。最近百度的發展也很受關注,9月中旬,百度港股股價一度漲超19%,創下年內新高,近8個交易日漲幅超35%,市值增加超935億港元。
這背后離不開百度在AI和自研芯片領域的突破,比如它的昆侖芯拿下了中國移動10億級的大單,還和招商局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多個領域推進AI技術應用,這些業務進展也為百度穩住用戶規模提供了支撐。
02
二三梯隊差異化競爭,多個領域有新突破
除了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的企業也在各自領域保持著穩定發展。螞蟻集團用戶量9.4億,美團9.02億,京東8.91億,拼多多8.55億。
這幾家企業覆蓋了金融、本地生活、電商等核心領域,和第一梯隊一起構成了中國互聯網的主要力量。
![]()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的用戶增長表現很突出,同比增速達到13%。在電商領域,京東不僅在傳統的家電、數碼品類保持優勢,還在即時零售賽道發力。
今年618期間,京東外賣相關內容在內容平臺獲得了超過2000萬次的互動量,5月京東APP中外賣所在入口獲得超過1.6億的用戶,這些新業務的拓展為京東帶來了不少新增用戶。
第三梯隊包括快手、中國移動、騰訊音樂、微博、滴滴、華為、金山辦公,用戶量從3.92億到6.29億不等。其中,快手和華為的增長很有代表性。
快手用戶量6.29億,同比增長5.6%,和抖音一起推動短視頻領域持續火熱。快手還推出了“民生專項”計劃,結合國家政策,在助力民生消費的同時,也豐富了平臺內容,進一步吸引用戶。
![]()
華為用戶量4.01億,同比增長7.4%,這一增長反映出鴻蒙生態的效應正在顯現。華為的業務從手機端向多終端擴展,無論是智能手表、平板還是智能家居設備,都在不斷完善鴻蒙系統的生態布局,用戶在不同設備之間的體驗更加流暢,這也讓華為的用戶粘性不斷提升。
另外,在AI應用領域,第三梯隊中的部分企業也有亮眼表現。比如,騰訊音樂、金山辦公等都在嘗試將AI技術融入自身業務。
騰訊音樂在音樂推薦、版權管理等方面引入AI算法,提升用戶聽歌體驗;金山辦公則在WPS等產品中加入AI插件,幫助用戶提高辦公效率,這些嘗試也為它們在競爭中贏得了更多優勢。
03
行業整體向好,多賽道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
從整個行業來看,2025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呈現出穩健增長的態勢。截至2025年6月,全網月活躍用戶規模達到12.67億,同比增長2.5%;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7.97小時,使用次數117.9次,同比分別提升7.8%和2.6%。
這組數據說明,用戶對互聯網的依賴度在不斷加深,整個行業的發展基礎越來越牢固。
![]()
在AI賽道,各大企業的競爭和合作推動了技術快速落地。除了手機游戲行業,目前所有互聯網行業都已落地AI化升級,視頻行業的AI落地進度走在前面,拍攝美化行業的AI插件數量最多,平均每個TOP 20 APP擁有5.5個應用插件。
在AI原生APP方面,DeepSeek、豆包、騰訊元寶的用戶規模增量排在前三;AI應用插件中,微信AI搜索、百度AI、AI微博智搜表現突出;PC網頁端AI應用則呈現出多賽道分散增長的特點。
這些都說明AI技術正在全面滲透到互聯網的各個場景,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新引擎。
廣告營銷領域也保持著活躍態勢。2025年Q2,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元,同比增長6.8%。有互聯網硬廣投放的品牌中,約36.3%的品牌投放規模超過100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6個百分點。
軟廣投放方面,傳統行業廣告主中,投放規模超過100萬元的品牌數量占比達到23.7%,同比增加1.8個百分點。
618期間,傳統行業廣告主的廣告費用占上半年整體投放的17.6%,成為上半年投放規模最高的月份,這也反映出企業對互聯網營銷的信心在不斷增強。
![]()
在文旅消費領域,互聯網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2025年上半年,文旅消費持續爆發,截至6月,在線旅游行業用戶規模達1.56億,同比增長4.4%,GMV達到1453.34億元。
攜程旅行、美團、京東三家APP的重合用戶規模達6521萬,同比增長20.4%。
同時,“科技+文旅”的融合也帶來了新體驗,在線旅游平臺上線AI助手幫助用戶制定出行規劃,AI、AR等技術還激活了景區、博物館的消費新業態,這些都為文旅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總結
短視頻、AI、電商成行業增長新引擎
2025年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格局更加清晰,騰訊、阿里、抖音穩居前三,第一梯隊的領先地位穩固,二三線梯隊也在差異化競爭中找到自身優勢。
從增長情況來看,短視頻、AI、電商等領域表現突出,成為帶動行業增長的關鍵力量。
整個行業不僅用戶規模在擴大,用戶粘性也在提升,同時AI技術的全面落地、廣告營銷的活躍以及文旅消費的融合發展,都讓互聯網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路徑更加明確。
未來,隨著各大企業在技術研發、業務拓展上的持續投入,中國互聯網行業有望迎來更多新的突破,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