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衰老和Y癥,各位讀者是不是馬上想到了一個詞:SASP(衰老分泌表型)。長期以來,我們都將衰老引發的慢性Y癥問題,歸咎于這些衰老的僵尸細胞,它們不斷向外釋放SASP,在我們的身體組織中四處煽風點火,把我們身體的內環境搞得烏煙瘴氣。
這確實解釋了是“什么”在傳播Y癥,但!“是什么”迫使這些衰老細胞釋放了SASP? 這個分泌的行為,究竟是Y性衰老的病根,還是僅僅是Y性衰老癥狀?
就在昨天,來自Nature期刊的一篇研究,就給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關鍵線索,將Y癥衰老的源頭,直接指向了線粒體基因組(mtDNA)的穩定性失調!
![]()
![]()
失控的“傳家寶”
那就先聊聊細胞里的“重要人物”—線粒體,它人稱能量工廠,負責生產驅動生命活動的 ATP,同時也是代謝調控與信號傳導的關鍵樞紐。
但如果要說線粒體中最獨特的標志,還得是它在進化史上的奇特出身。它,曾是一個獨立的細菌!直到被我們的細胞祖先吞噬“收編”,成了細胞里永久共生的小伙伴[2]。
![]()
圖注:真核細胞與線粒體起源的兩種假說:1、原始真核細胞形成后,再吞噬細菌演化為線粒體(紅色箭頭);2、古菌與細菌通過一次融合事件,同時形成了真核細胞與線粒體(紫色箭頭)
也正因如此,線粒體至今還揣著一份來自遠古的傳家寶:線粒體DNA(mtDNA),這套小型的環狀基因組獨立于細胞核之外,編碼著呼吸鏈(能量生產的核心)所必需的多種關鍵蛋白質。
![]()
然而,這份珍貴的mtDNA,在衰老面前卻顯得異常脆弱。研究發現,在衰老的細胞和年老小鼠的組織中,大量本應被嚴格限制在線粒體內部的 mtDNA,竟以碎片化的形式潛逃至細胞質中——這是它們本不應該出現的區域。![]()
圖注:紅色為線粒體,綠色為mtDNA。在Mgme1-/-(Mgme1能維持線粒體基因組穩態)的細胞中,可以看到綠色的DNA(箭頭所示)大量逃離線粒體的禁錮,四散在細胞質中
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在正常生理狀態下,細胞質中幾乎沒有游離的DNA存在,一旦出現,便會立刻被細胞的天然免疫系統視為外來入侵者(如病毒或細菌)的標志,從而啟動防御模式。
但仔細琢磨一下,泄漏的mtDNA碎片……只是一個衰老引發的表象而已,那到底在它泄漏之前的更早源頭,發生了什么?為了探明真相,我們還得返璞歸真一波,從遺傳信息的兩大基本盤,DNA與RNA開始查起。
![]()
![]()
體內的豆腐渣工程
這倆可以說是核酸家族的親兄弟了,不過構建它們的基本模塊卻截然不同:DNA使用高度穩定的脫氧核苷酸,而RNA則使用化學性質更活潑的核糖核苷酸。兩者雖然只差一個羥基基團,卻從根本上決定了DNA適合做長期遺傳檔案,而RNA只適合當短期信使。
![]()
圖注:一個核苷酸是由磷酸基團+(脫氧)核糖+含氮堿基構成
所以你想,如果一個本屬于RNA的rNTP,要是走錯片場,不小心被錯誤地摻入DNA的隊伍中的話,就會為整條DNA分子的斷裂埋下致命隱患。而更扎心的是,這并不是小概率事件,隨著衰老,這種走錯片場的現象會在我們的體內批量發生,頻率越來越高!
數據顯示,在衰老的細胞和年老小鼠的組織中,負責將rNTPs轉化為dNTPs的關鍵酶,核糖核苷酸還原酶(RNR)活性出現明顯的降低。這直接導致細胞內正確的dNTPs嚴重短缺,rNTPs大量積壓,rNTPs與dNTPs的比率急劇升高,細胞內核苷酸池出現嚴重失衡。
![]()
圖注:在缺少能維持線粒體基因組穩態的基因Mgme1時,細胞中用于合成DNA的四種核心原料(dNTPs)的庫存被嚴重耗盡(左4圖)。并且,這種原料短缺打破了DNA原料(dNTPs)和RNA原料(rNTPs)之間的平衡,導致兩者比率急劇升高(右4圖)
這種失衡就為mtDNA的復制過程埋下了巨大的隱患。這就好比砌墻,好的原料(dNTPs)沒幾塊,“劣質”的原料(rNTPs)卻到處都是。在這種窘境下,DNA聚合酶犯錯的幾率大大增加,更頻繁地把錯誤的rNTPs分子安裝到正在合成的mtDNA鏈中去。
![]()
圖注:在強堿性環境下,正常細胞的mtDNA(橙色曲線)結構依然能保持完整,形成一條清晰的條帶。但來自基因敲除細胞的mtDNA(藍色曲線)被摻入了大量錯誤的rNTPs,其內部充滿了弱點,在同樣的壓力下斷裂成無數的小碎片,形成了一片長長的模糊拖尾
而且,每一個被錯誤摻入的rNTP,都因其額外的羥基基團,在DNA骨架上形成了一個化學性質不穩定的斷點。使得mtDNA變得異常脆弱,在復制壓力或化學應激下極易斷裂,出現mtDNA碎片化和泄漏現象。
![]()
圖注:衰老是導致mtDNA結構脆弱的普遍原因:衰老細胞的mtDNA(藍色曲線,Sen(IR))在強堿性環境下變得不堪一擊,斷裂成了無數的小碎片,形成了長長的模糊拖尾(左圖)
還沒完,這一損傷會直接激活細胞內非常經典的免疫通路——cGAS-STING[3]。這是細胞質DNA的主要監察機制,一旦檢測到錯位于細胞質中的DNA分子,該系統便會立即啟動,清除這些潛在的威脅。
![]()
圖注:cGAS-STING的工作流程如下:識別入侵→細胞生成信使→激活STING→發動反擊
當脆弱的mtDNA碎片從線粒體泄漏到細胞質中時,它們便成為了cGAS-STING通路的目標,它會不加區分地將這些mtDNA碎片識別為危險信號。cGAS會與這些DNA碎片結合,從而激活下游的關鍵接頭蛋白STING,點燃下游的Y癥信號,引起一系列促Y基因的表達。
![]()
圖注:(滑動查看)左側熱圖顯示,在Mgme1缺失的小鼠體內(Mgme1能維持線粒體基因組穩態),大量Y癥相關基因表達升高,但在STING蛋白也被敲除后,其表達水平幾乎完全恢復了正常(藍色區域)
一邊mtDNA持續泄漏,一邊cGAS-STING長期激活,細胞不斷產生、釋放Y癥因子,這就啟動并維持了那種低度而持續的慢性Y癥狀態,即“Y癥性衰老”。可以說,我們終于為這個曾經模糊的概念,找到了個有據可依的源頭!
所以,如果dNTPs的缺乏是真正的起點,那么補充它的話,我們能否逆轉整個衰老過程,修復一切?科學家們直接給衰老細胞補充了它們所缺的脫氧核苷(dNTPs)。結果嘛……立竿見影:
隨著dNTPs的供應恢復,mtDNA的復制準確性與結構完整性均得到提升,DNA碎片泄漏隨之停止,cGAS-STING免疫系統也歸于沉寂。最終,由該通路驅動的衰老相關Y癥表型(SASP)的表達被成功抑制。
![]()
圖注:衰老細胞(紅色實心柱)會表達大量的Y癥因子(如CXCL1, IL8等),進入一種慢性Y癥狀態。然而,在補充了dNTPs后(紅色條紋柱),Y癥因子的表達也出現了降低
總之,本文表明,衰老相關的Y癥通路,在理論上是可以通過靶向干預被“關閉”的!Y癥性衰老,或許正在從一個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復雜表型,轉變為一個由上游代謝失衡所驅動的、具有清晰分子邏輯的因果事件……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