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工地狗,干工地快十年了。
![]()
上周日,陽光正好,我正牽著孩子的小手,陪老婆在公園里慢悠悠地散步。樹影斑駁,笑聲輕淺,難得的周末,仿佛連空氣都變得柔軟了些。
手機突然響了,是項目經理。接起來沒說兩句,我就明白了:總部大領導周一要來檢查,工地得連夜準備。我沖老婆苦笑了一下,什么也沒多解釋,轉身叫了輛車,直奔項目部。
那一刻,心里像被什么壓了一下。原來我們工程人的雙休,從來就不是真正的休息,而是一種“隨時待命”的假象。工地不停,你就別想真正松口氣。
一個月能輪上四天假,已經得燒高香了。可諷刺的是,這兩年行業風向好像變了——工期慢了,活兒少了,加班反倒不那么頻繁,休息的時間反而多了起來。
前陣子,連某家向來以“狼性”著稱的央企都發了通知,說要推行“雙休制”。以前周末不打卡就扣錢,現在卻明文寫著:“工作完成即可自由支配。”聽上去多體面,多人性化。
可我們這些在一線摸爬滾打的老工程人,心里卻咯噔一下:這真的是進步嗎?還是……活兒快干完了?下一步,是不是就該輪到我們“被優化”了?
你看職能部門的同事,周五下午提交個流程,心安理得地等到周一才批,不緊不慢,生活節奏穩得很。可我們不一樣。
工地是24小時連軸轉的戰場,值班是常態,哪怕人不在現場,心也得懸著。所謂的“周末值班”,很多時候其實也沒什么事。只要沒人打電話,就能偷個懶——早上賴會兒床,晚上提前溜回宿舍,喝口小酒,刷會兒手機,圖個清靜。可這清靜,從來都像玻璃,一碰就碎。
就像這次迎檢,一個電話,假期立馬泡湯。老婆在電話那頭氣得直罵:“嫁給你還不如嫁條狗!”我握著手機,張了張嘴,卻一個字也說不出。她說得沒錯,我們這群“工地狗”,白天戴著安全帽四處奔忙,伺候甲方、應付檢查,晚上回家還得強打精神,哄老婆開心,提供情緒價值。里外都得撐著,哪一頭都不能塌。
最扎心的,還是錢。忙的時候累得像牲口,現在閑下來了,工資條卻越來越薄。腰椎間盤突出成了標配,體檢報告年年亮紅燈,家里人抱怨多了,我也只能沉默。可這些,不就是我們這行的“職業病”嗎?沒人替你說苦,也沒人真正在意你累不累。
我們自嘲是“安全帽猛男”——白天在工地上插科打諢,裝作一切無所謂;夜里回到宿舍,關上燈,孤獨感像潮水一樣涌上來,整個人像條被世界遺忘的野狗。
心理脆弱的,早幾年就轉行了。可我們為什么還留著?還不是為了那一口飯,為了孩子能上學,為了房貸不至于斷供。
整個地產圈,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忙的時候往死里干,恨不得把一天掰成48小時;閑的時候又提心吊膽,生怕哪天名字出現在“優化名單”上。2024年新開工項目同比下降15%,活兒越來越少,企業開始搞“人才沉淀池”。名字好聽,說是待崗培訓,說白了,就是變相裁員。
現在突然給你雙休,給你彈性,反而讓人更慌。沒活干時給“休息”,本質上是在逼你主動降薪,甚至逼你主動走人。忙時榨干你的體力,閑時耗盡你的耐心和信心。到最后,身體垮了,心也涼了。
無論行業冷熱,苦的永遠是底層打工人。我們扛著鋼筋水泥,也扛著生活的重擔,卻始終沒有議價的底氣。
我只盼著,有一天,當周末的電話再次響起,我能平靜地說一句:“我現在有事,晚點處理。”然后,繼續陪孩子放風箏,繼續牽著老婆的手,慢慢走完公園的那條小路。不會被問責,不會被扣錢,更不必擔心哪天突然丟了飯碗。
工程狗的日子不容易,可生活還得繼續。再難,也得扛下去——因為身后,沒有退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