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月 10 號,蘋果召開秋季新品發布會。
一周后,在大眾最為關注 iPhone 的時刻,iPhone 全球營銷副總裁 Kaiann Drance 空降 B 站,與影視颶風的 Tim 進行獨家直播對談。
關注蘋果發布會的,對 Kaiann 應該不陌生,自 2019 年始,她持續多年在秋季新品發布會上,負責 iPhone 標準版的講解,換言之,是蘋果官方敘事中,連接產品與用戶的核心溝通者之一。
這場時長近 40 分鐘的直播中,她詳細回應網友對 iPhone 新品的諸多好奇,其中不乏尖銳問題,比如機身材質的選擇,內存配置的考量,以及為什么沒有做更長焦的鏡頭等。
這場時長近 40 分鐘的直播中,她詳細回應網友對 iPhone 新品的諸多好奇,比如機身材質的選擇,內存配置的考量,為什么沒有做更長焦的鏡頭,背板和邊框的耐用性,以及為什么這代沒有黑色等等。
其中不乏尖銳問題,比如 TIM 提出今年的硬件變化,更像是一種更新,而不是全新的創新,人們認為 iPhone 缺乏創新,問 Kaiann 怎么看?
![]()
近年來,品牌高管 “ 坐到用戶身邊 ” 已成為一種大趨勢,從雷軍開設微博,到李想做客視頻播客,無一不是在探索更直接的溝通路徑,蘋果從發布會臺上走下,并不令人意外。
但值得深思的是,在發布會剛開完,熱度爆表的當下,蘋果為何會將這場深度溝通,獨家交給了 B 站?
![]()
根據 Bilibili 2025 年第二季度數據,中國近七成的Z+世代( 出生于1985年-2009 年間 )活躍在 B 站,站內用戶的平均年齡為 26 歲,其中 58% 來自相對發達的一二線城市,根據過往用戶數據,985/211 滲透率高達 80%+ ,用戶畫像清晰指向 “ 年輕、高知、高消費潛力 ”。
這批用戶具有更強的深度內容的消費意愿和辨別能力,與科技產品的受眾高度重疊。
![]()
處于求學時期或職業生涯的上升期的年輕用戶,對專業、深度的信息抱有天然的渴求。
早在 2023 年,嗶哩嗶哩副董事長兼首席運營官李旎曾公布一組數據,B 站累計播放時長最高的 10 條視頻中,有 7 條是知識和課程類視頻,包含高數、會計職稱等多種內容。
事實上,在高數、線性代數、初級會計實務等諸多學科性視頻下,評論區總會刷到這樣的調侃,“ 大學畢業了,感謝 B 站近幾年的悉心教導 ”。
近年來,泛知識賽道已成為所有視頻平臺的必爭之地,各大平臺奮起直追,紛紛推出激勵計劃,也確實誕生了不少優秀案例,然而,盡管競爭日益激烈,B 站長期以來沉淀的社區氛圍,一時間似乎難以復制。
今年春節 DeepSeek 爆火時,@秋芝2046 憑借一條視頻,《一條全解DeekSeek:低成本做出頂級AI的神秘東方力量【實測|詳解|影響分析】》,成為春節期間漲粉最快的 UP。
眾多國家級院士、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一線科技工作者,也開始通過動畫、演講、實驗等多元形式,在 B 站上與年輕一代分享前沿領域的科研進展。
今年 4 月,B 站發布 2024 年 ESG 報告,數據顯示,知識、科技、游戲等優勢品類的播放量同比增長均超 20%,全年共 2.2 億用戶在 B 站學習專業知識,相當于 2024 年高考人數的 16 倍。
這樣獨一份的社區氛圍,天然適配科技內容的傳播和深度解讀,也正是各大科技品牌近年來選擇深耕 B 站的關鍵。
從外部視角來看,B 站在科技區的內容底蘊,似乎已在本次 iPhone 帶來的 “ 創意競賽 ” 中充分展現。
每年 iPhone 發布新品,都是全球科技媒體的爆肝時刻,短時間內市面上浮現海量的測評內容,如何脫穎而出,成為創作者的年度大考。
不同網友天然有不同的內容喜好,會推選出不同的測評內容,例如鐘文澤、Linksphotograph、小白測評等等,但有幾位創作者的名字在全網被高頻提及:影視颶風,何同學以及極客灣。
這三位創作者憑借以其出眾的內容厚度和精良制作,成為此次 iPhone 評測中最具代表性的聲音,也因此被網友并稱為 “ iPhone測評三巨頭 ”。
有趣的是,這三位有一個共性:均由 B 站起家。
不得不說,這一波 B 站也是拿上了頂配人生的劇本。
![]()
而這,或許是平臺內容生態下的必然。
從內容層面來看,科普內容需要足夠的時長承載,其中產品測評涉及多個維度,往往需要 15~40 分鐘才能完成全面展現。相對于短平快的內容生產者,B 站的內容創作者,多為中長視頻起家,在長視頻的表現形式、敘事節奏以及內容厚度上,擁有更深厚的積累。
具體而言,緊隨測評視頻,何同學出了一期 iPhone 測評制作過程分享,視頻的開場和各章節的創意轉場都會單獨設計,流程相對復雜,團隊會在拿到手機前就完成制作預演。
而當我們將視角拉大來看,在 B 站蓬勃的內容生態下,內容創作者形成多元互補。幾位 UP 的視頻里,影視颶風通過大量真實拍攝素材,直觀展現影像性能;何同學從日常場景切入,以用戶視角還原體驗;極客灣面向發燒友們,通過大量測試,全面呈現性能。
UP 主們通過不同的側重點,覆蓋從大眾到硬核的不同用戶圈層,共同構成專業、深度、多元的第三方解讀生態,從 B 站出發,在全網形成了強大的輿論聲量。
對于科技品牌們來說,這一生態價值尤為明顯。
畢竟,發布會如同一部部制作精良的 “ 預告片 ”,需要在有限時間內,呈現高度凝練的信息。
真正將抽象的技術參數轉化為用戶可感知的具體體驗,填補官方留白的,正是這一批內容創作者們的二次解讀與場景化重構。
![]()
B 站科技區的早期 “ 發家 ” ,離不開對數碼產品的深耕,但現如今,這個分區的內容已經很難用一個詞或者幾個詞來概括。
從主流內容來看,從當下科技品牌新品,到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等行業展會,再到AI、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B 站上都會第一時間涌現大量高質量的解讀和分析視頻。
2023 年 ChatGPT 的橫空出世,帶動了 B 站 2023-2024 年 AI 內容極速增長,根據最新的 ESG 報告,AI 內容日均產量同比增長 55%,AI 內容 UP 數量同比增長 60%。
知危也詳細翻閱了 B 站的科技數碼分區稿件,除了主流科技內容之外,還有由個體興趣驅動的深度內容,有自制天文望遠鏡、研發機器狗的程序員,有各種將軟硬件開源的技術分享,以及熟悉的 “ 垃圾佬 ” 的硬件改造奇跡。
這意味著,B 站科技區已經形成完整、多元的內容矩陣,成為科技信息傳播的放大器。
也正是得益于此,目前各大科技廠商已經視 B 站為官方發聲的重要渠道,紛紛開設賬號、穩定運營,延伸出的商業形式也越發多樣,2024 年 TCL 攜手 B 站知名科普 UP 主畢導以及知名學者蔣昌建,以 “ 超級科學晚 ” 的形式直觀輸出品牌科技感。
拉長視角去看,所有想要穿越周期,構建品牌價值的品牌,傳播策略都在從單向的信息廣播過渡到雙向的深度交流。
蘋果需要更深度的本地化,和更徹底的品牌文化破圈,就必須深入年輕人聚集的平臺,以平等的姿態和即時的互動來完成深度鏈接。
深度交流的后勁,很可能比想象中更大,直播的精華被二次創作為切片,在各大平臺持續發酵,另一方面,那些因發布會信息有限而產生的用戶疑慮,也在 Kaiann 坦誠的回應中得到了有效彌合。
在這個充滿動蕩的市場里,也許誰能更好地用年輕人喜愛的方式進行溝通,誰就將贏得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