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潞酒史話》封面(山西酒文化學者王文清先生著)
2025年9月下旬,我從天津自駕回西安。以前在高速公路少的時候,我們從天津或北京自駕回西安,一般選擇走京港澳高速公路到鄭州,從鄭州再轉連霍高速公路回來。最早走這條路線的時候,連霍高速公路還沒完全貫通,要走一段國道。現在高速公路多,在導航上預先規劃路線的時候,發現走青蘭高速(青島到蘭州),途經臨汾轉京昆高速,過韓城回西安,距離更短一些。想到這條高速公路車流量會比京港澳和連霍要少一些,于是選擇了這條線路——經邯鄲、過太行山,返回西安。行駛中車輛油表亮了,需要要加油,正好看到前面有一個服務區——東陽關服務區,便駛下去加油。
到了服務區,我在想:這個地名怎么這么熟悉?使勁想,原來是在潞酒廠的博物館里見到過出土的酒壇子,上面寫著“東陽美酒”和“東陽高酒”。恰好我車上帶著潞酒,是兩個月前從西安出發時候帶的,一箱兩瓶,沿途喝掉一瓶,剩下最后一瓶,為了精簡行李,把酒盒扔了,只留下酒瓶,里面還剩半瓶酒。我們從車上搬出酒箱和酒瓶,在東陽關服務區照相合影。(幾天后回到家里,找出王文清先生所著《潞州史話》,果然看到里面有幾頁插圖,展示了明代潞酒“東陽高酒”或“東陽美酒”的酒壇。)
加完油再往前走,導航提示前面又有一個服務區:潞城服務區——“潞酒”的“潞”,這又仿佛見到故人一般,馬上又開下去,繼續用潞酒酒瓶跟服務區合影拍照,還在服務區吃了一碗面。
潞酒是現在山西長治潞酒公司生產的。長治一帶在北周時期曾經叫潞州,這個名稱一直延續到唐代。“潞酒”的“潞”就來自于“潞州”這個地名。后來歷史上,當地的行政地名多有變化。現在長治市在地市合一之后,叫長治市。原來的潞酒所在地,現在是潞州區;同時,長治還有個潞城區。如果要提到長治,不熟悉歷史的朋友可能不清楚潞酒從何而來;提到潞酒、想到古潞州,可能又以為它是過去的地名——實際上不是,潞州區和潞城區依然是現在的行政區域名稱,只不過是長治下屬的區縣級單位。“潞城區”、“潞州區”這些地名告訴我們:潞酒不僅是古代的名酒,現在也是這兩個地方的名酒——潞酒得名的那些地名的“潞”字兒還在!
在出發前和規劃返回路線時,我們沒有計劃經過長治,也沒有計劃再來潞酒的產區,只是在不經意中因為路途短、時間快而選擇了青蘭高速。返程時本來計劃當天行至陜西韓城休息,但看到山西這兩個古地名,我覺得不能這么簡單地離開山西,要在山西待兩天、喝幾杯酒。所以,晚上就在山西臨汾停了下來。住進酒店后,找了一家飯館——馬氏老地方飯館,點了一份馬氏熏醬豬頭肉(按兩賣,點了二兩)、一份新絳銅鍋。新絳是臨汾下屬一個區縣,也是一個有歷史文化底蘊的縣城。銅鍋里,五花肉、丸子、酥肉、粉條、白菜、海帶、鵪鶉蛋、老豆腐,什么都有,熱氣騰騰地端在鍋上,一直在沸騰——在已經充滿寒意的初秋,讓人一下子感到溫暖。
讓我更感到意外的是飯館里提供的酒杯,居然是有刻度的,半兩一個刻度,有四個刻度,一杯是二兩。到底是一個產酒的大省,有喝酒的文化,飯館里隨便提供的酒杯都是有刻度的(在其他地方,一般只是分酒器有刻度。酒杯有刻度而且又這么大號的白酒杯,還是比較少見的)。我拿出車上僅剩的半瓶潞酒,晃了晃,心中暗自慶幸:幸虧這是750ml容量的酒,要是500ml的酒,可能現在已經沒得喝了。將酒倒在杯里,到出二兩,吃兩片豬頭肉;一口,半兩酒就入肚了。這款酒是老酒,口感實在太柔。晃晃酒瓶,確實所余不多,還得慢慢喝。火鍋一直在沸騰著,見湯少了,服務員就給加點湯。我放慢節奏,開始小酌慢飲。
還得提一句:進了山西,必須吃點山西的醋。把銅鍋里的菜——粉條、丸子等撈到眼前小碗里,再拿起桌上寧化府的老醋澆一點在上面,一口下去,真是可以慰風塵。
在這個寒冷的秋夜,我不僅慢慢地被這瓶潞酒溫暖著,也被山西厚重的歷史文化擁抱著,旅途的疲憊慢慢地洗去,感覺有一股新的力量又注入了身體。
![]()
潞酒在東陽關服務區(李尋/攝影)
![]()
潞酒在潞城服務區(李尋/攝影)
![]()
山西臨汾馬氏老地方菜館(李尋/攝影)
![]()
馬氏老地方菜館提供的酒杯是有刻度的,半兩一格,一杯是二兩。桌上是馬氏老字號的豬頭肉和新絳銅鍋(李尋/攝影)
![]()
銅火鍋沸騰著,給人帶來了溫暖(李尋/攝影)
![]()
![]()
《潞酒史話》插圖:明代潞州東陽高酒的酒壇
李尋、楚喬合著的“白酒三部曲”——《酒的中國地理》《中國白酒通解》《中國白酒配餐學》已經全部出齊,可登錄“李尋的酒吧”公眾號商城選擇購買(,或者掃下面李尋老師助理朱劍、童康育的二維碼聯系進行購買,三本合一同時購買有優惠!
![]()
點擊進入李尋的酒吧商城購買
圖書簡介
《中國白酒配餐學》圍繞“中國白酒配餐基本原理”“為酒選菜”“為菜選酒”三大主題的四十二個知識點,同步于國際餐酒搭配理論,以先進的食品科學為基礎,通俗生動地講解全國23個菜系餐酒搭配的實用案例;填補了中國白酒與美食搭配領域研究的空白,可作為廣大白酒營銷人員、餐廳主理人員拓展業務范圍、提高業務水平的“教科書”,以及廣大白酒與美食愛好者提升生活品質的餐飲美學讀物。
《酒的中國地理——尋訪佳釀生成的時空奧秘》于2019年由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深受廣大讀者及白酒愛好者的關注,至今已重印四次。全書以文化地理為引導,一方面,沿大運河和諸多古道做空間分布的大線索梳理;另一方面,從文化認知的角度切入解讀,全面探尋酒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與歷史文化。全書內容豐富,具趣味性、知識性,又不乏日常生活的真實感受。
《中國白酒通解》對中國白酒進行了系統、全面、專業、細致的解讀,涵蓋了以下七個方面的內容:中國白酒是什么;中國傳統白酒工藝詳解;簡說酒精;新技術、新工藝、新型白酒;中國白酒的香型——自然地理條件、工藝、風味、品鑒;白酒市場解剖;李尋白酒品評法——供選酒師和消費者使用的白酒品評法。作者親自走訪了數百個白酒廠,通過艱辛的田野調查獲得了第一手資料。全書資料豐富,見解獨特,思想深刻,總結性和開創性兼具。同時,語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適合各領域人士閱讀,尤其是白酒釀造、經銷、收藏品鑒人士案頭必備的參考書。
掃描李尋老師助理二維碼
加入李尋品酒學院酒友交流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