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如何走出地獄模式?
2023年約20元/支,2024年9.4元/支,2025年5.5元/支,腰斬再腰斬,三價流感疫苗采購價落入死亡螺旋中。不僅流感疫苗,HPV疫苗、帶狀皰疹疫苗、肺炎疫苗、狂犬疫苗也打起價格全面戰爭。疫苗內卷的底層原因,在于技術長期停留在me-too/me-worse階段,創新藥經歷的同質化痛苦,疫苗行業接著重演一遍(前期分析詳見2022年6月《疫苗行業進入地獄模式》)。
創新藥已經Next Level了,疫苗能跟上嗎?
風雨如晦中,有一道強光,終于有了一家對標創新藥Biotech的創新疫苗Biotech。
全球范圍內RSV(呼吸道合胞病毒)+hMPV(偏肺病毒)+PIV3(副流感病毒三型)疾病總負擔與流感相似或更高,市場空間巨大且需求未被滿足,2023年12月和2025年7月,阿斯利康和賽諾菲分別以11億美元和16億美元總對價收購擁有RSV聯苗早期資產的Biotech。但2025年8月,據阿斯利康官網顯示,已經終止了曾經收購的Icosavax RSV-hMPV二聯苗的臨床項目(其管線中顯示“已移除”),這不難看出,RSV聯苗的開發門檻非常之高,畢竟人類RSV單苗的研發歷程也有近70年之久。
但可喜的是,國產疫苗終于出現FIC/BIC大潛力品種,三葉草生物沖到最前排,臨床進度站在全球RSV聯苗最前端。繼阿斯利康終止了Icosavax RSV-hMPV二聯苗的臨床項目后,三葉草生物與賽諾菲(剛收購了有RSV聯苗早期資產的Vicebio)是全球目前唯二擁有臨床階段的RSV聯苗資產的藥企,而三葉草生物的RSV聯苗是目前全球唯一在臨床階段且尚未國際合作的稀缺性生物資產。
三葉草生物探索的價值,在于跳出了傳統疫苗行業的內卷模式,走向早研創新+BD出海的廣闊空間。改變正在發生,越來越多的疫苗企業聚焦技術迭代及源頭創新,敲響國際化的大門。
01
最強的一道光
疫苗行業太久沒有好消息了。
從一個細節看內卷程度。據界面新聞,2018年流感疫苗報廢率約為20%,而到2024年,全國流感疫苗批簽發總量約8000萬劑,實際接種量約5000萬劑,初步測算的報廢率約為40%。這意味著約3000萬劑疫苗因過期或退貨被銷毀,直接轉化為企業沉沒成本。
所以,流感疫苗降到蜜雪冰城價毫不奇怪。
據湘財證券,2025Q2,A股疫苗上市公司營收94.54億元,同比下降34.79%,歸母凈利潤2.22億元,同比下降88.40%,業績仍在筑底之中。
然而,轉機也在孕育中。兩家龍頭智飛生物、萬泰生物下墜慣性過于強大,其實,2025H1,50%的A股疫苗企業實現營收正增長,42.86%的A股疫苗企業實現歸母凈利潤正增長,有初步企穩跡象。原創疫苗也嶄露頭角,歐林生物重組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已完成III期臨床所有受試者入組工作,預計明年初讀出數據,有望成為國際上首個超級細菌疫苗;康泰生物布局肺炎克雷伯菌疫苗,填補該領域全球空白;瑞吉生物的全球首款凍干結核病mRNA疫苗臨床試驗申請今年8月獲得CDE受理。
在國產創新疫苗中,三葉草生物的RSV聯苗是最重磅的,全行業都在期待這一穿云箭提振士氣。
RSV是一個兼具“全球高發+中國巨量易感人群+技術尚未成熟”三重屬性的機會型賽道。賽諾菲的RSV單抗Nirsevimab在第一個完整銷售年度(2024年)實現了16.86億歐元的強勁銷售,驗證RSV賽道的鉆石級價值,但其單抗高昂的價格(中國兩種劑型分別定價2560元/針、4360元/針)和1歲以內新生兒適應癥略微制約其全球可及性。不過賽諾菲對其RSV賽道的資產布局非常具有戰略性。觀察賽諾菲官網的疫苗管線,不難發現他們也在利用自身的mRNA平臺積極部署RSV聯苗,但觀察臨床時間線(2024年Q3開展其RSV聯苗臨床I期,但截至目前未有數據披露),猜測基于mRNA平臺的RSV聯苗臨床進展不盡如人意(類似于Moderna的失敗),所以,賽諾菲今年7月才迅速斥資16億美元收購Vicebio,獲得其重組蛋白路線且還在臨床早期的RSV聯苗資產以充實自身RSV疫苗資產組合。重組蛋白路線的RSV疫苗是已經被輝瑞和GSK驗證過的成功,賽諾菲基于對RSV賽道完整布局(單抗+RSV聯苗)的戰略迅速出手,重金企拔頭籌。
要相信疫苗之王的眼光。
RSV疫苗領域仍存在巨大的未滿足需求。3款市售RSV疫苗(GSK Arexvy、輝瑞Abrysvo、Moderna mRESVIA)在目標老年人市場,目前都只獲批首針接種,而且在美國相關目標老年人群體的RSV疫苗首針接種滲透率已接近峰值,以至于后繼乏力,RSV疫苗全球銷售額從2023年24億美元萎縮至2024年15億美元。
希望之星mRNA疫苗的受挫尤其令人惋惜。Moderna利用mRNA技術平臺研發的RSV疫苗mRESVIA僅用時4年即獲批上市,但除了快之外一無是處,其保護效力弱于GSK、輝瑞的競品,且其保護效力的持久性只有8個月,甚至不能覆蓋一個完整的保護季。
綜上,中短期來看,呼吸道聯苗(RSV + hMPV ± PIV3)是當下RSV賽道的最優解,類似于更高價次的HPV疫苗或者PCV疫苗最能贏得市場芳心;中長期來看,能夠實現有效的重復接種,且具備優異的安全性耐受性的疫苗(可拓展孕婦、兒童等接種人群的適應癥),也會最大程度兌現RSV賽道的商業化潛力。
那么RSV聯合疫苗為啥聯這兩個病毒?RSV不能跟大家熟知的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或者新冠病毒做聯合,因為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非常不穩定,通常每年都會有變異。而RSV、hMPV、PIV3都屬于單核病毒目,該類病毒感染是導致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且這三者都具有相似的三聚體融合(F)抗原,需要穩定的融合前結構(PreF),且都在冬季共同流行。
RSV聯苗極高的稀缺性價值不必贅述。過往三年里,全球超10億美金的三筆交易里,兩筆都重金砸向RSV聯苗,可以說biotech一讀出早期臨床數據就被MNC盯上。
目前的競爭格局非常清晰:三葉草生物與賽諾菲是全球目前唯二擁有臨床階段RSV聯苗資產的藥企。
但,三葉草生物的RSV聯苗是目前全球唯一處于臨床階段且尚未BD的獨苗,將在今年年底前讀出臨床I期數據,別忘了,他們不僅有RSV-hMPV二聯苗,還有RSV-hMPV-PIV3三聯苗,BD張力拉滿。
02
全面擁抱FIC/BIC
不僅是獨苗,而且具備FIC/BIC(全球首創/同類最佳)潛力。
我們知道衡量一家Biotech原創能力的金標準,在于有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平臺。三葉草生物的Trimer-Tag技術平臺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個利用人源三聚體化標簽生產重組共價三聚體化融合蛋白(三聚體標簽蛋白)的三聚體化技術平臺。
相比賽諾菲/ViceBio競品,依托Trimer-Tag蛋白質三聚體化技術平臺開發的RSV聯苗更具差異化優勢。
首先,Trimer-Tag技術平臺已經得到成藥驗證,三葉草生物曾經在全球9個國家和6大洲已實現累計接種40000+劑次,在廣泛人群類別(老年人,成年人,青少年,并發疾病人群),以及不同民族、種族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還成功以2000升規模生產了多批三聚體標簽標記的新冠疫苗,借助已經驗證的三聚體CMC平臺和有GMP認證的自有工廠,三葉草生物的RSV聯苗資產還顯現出極具吸引力的商業化規模生產能力;而賽諾菲/ViceBio聯苗基于的“分子鉗”是還未有成藥驗證的全新技術平臺,安全性數據僅來自臨床I期<100名受試者(僅有I期臨床“良好安全性”的表述)。
再者,基于Trimer-Tag技術平臺的重組蛋白疫苗已在新冠疫苗時代被充分驗證,確認在人體內不會誘導免疫反應,并具有共價三聚作用(同高效中和單克隆抗體具有強結合親和力),而賽諾菲/ViceBio的RSV聯苗有潛在的人體內脫靶免疫原性風險(非人源標簽),也不是共價三聚體。
最后,就平臺本身來說,與mRNA平臺(聯合接種受安全性限制)和VLPs平臺(CMC工藝復雜)相比,Trimer-Tag蛋白質三聚體化亞單位標簽技術更具聯苗的開發優勢。
因而,Trimer-Tag是一個安全、有效,已經獲得全面驗證的疫苗開發平臺。這為三葉草生物強勁的疫苗管線奠定了實打實的基礎。
核心技術平臺的金標已有,那么當下的臨床進展如何?
據公開新聞,去年10月,三葉草生物公布在Ⅰ期臨床試驗中評估其未使用佐劑的RSV單一成分疫苗SCB-1019與GSK使用AS01E佐劑的RSV疫苗AREXVY進行頭對頭比較后,在老年人受試者中獲得了積極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數據,至此成為全球首家公布其RSV候選疫苗與已獲批的商業化國際龍頭RSV疫苗產品頭對頭臨床試驗結果的廠家。2025年3月,公司公布在美國啟動其RSV候選疫苗SCB-1019重復接種的I期臨床試驗。
三葉草生物利用研發SCB-1019的經驗,進一步開發其呼吸道聯合疫苗(RSV + hMPV ± PIV3)。RSV二聯苗SCB-1022 (RSV+hMPV)2025年6月啟動I期臨床,稍晚于賽諾菲/ViceBio競品(2024Q4),RSV三聯苗SCB-1033 (RSV+hMPV+PIV3)2025年6月啟動I期臨床,稍早于賽諾菲/ViceBio競品(2025Q3)。
需要注意的是,三葉草生物三款RSV疫苗(單苗+聯苗)均未使用佐劑,顯示出其對自身技術平臺和抗原設計絕對強有力的信心,也正因如此,其RSV疫苗資產組合也有望具備同類最優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025年底是一個值得屏息等待的時間節點,三葉草生物RSV聯苗初步I期臨床數據即將讀出。若其安全性與免疫原性得到確認,根據管線情況和潛在國際合作需要,預計三葉草生物會在2026年上半年擇機推進一個小II期臨床試驗。待到那時,其RSV聯苗的價值必將再次水漲船高。
疫苗研發周期為8-20年,為保證安全性,僅觀察毒副作用有時都要幾年時間,所以新興疫苗企業很難穿越漫長的死亡谷,即使熬出頭,也變成與傳統疫苗企業一樣的老登,核心產品剛上市即面臨紅海競爭。
如今三葉草生物探索的源頭創新模式,可以把兌現周期縮短到1-3年,立足于獨有的技術平臺,開發FIC/BIC管線,讀出早期臨床數據后即BD。
這種模式最重要的改變是縮短甚至消滅國產疫苗與海外競品的技術代差。長期以來,國產疫苗缺乏實質創新產品,上市普遍晚于歐美5到10年,甚至更久。HPV疫苗晚了13年,帶狀皰疹減毒活疫苗晚了17年。但當創新疫苗Biotech把BD路徑走通以后,將完全拋棄me-too/me-worse管線,全面擁抱FIC/BIC管線。
參照創新藥的經歷,Biotech崛起,也將帶動傳統疫苗企業的創新轉型。
所以,三葉草生物的創新探索是如此重要,當下的RSV聯苗是如此重磅,一旦成功,將不僅是某個公司或管線的成功,更是一種模式、一條路徑的成功。
讓我們一起期待這只穿云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