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liangchaoxford 廣東涼茶煲牛津
這是第20篇《傲慢與偏見》英文版的的閱讀隨筆。
昨日流量收入1.58元,午飯騎車又去吃了扁粉菜,這家扁粉菜能得到我的認可,味道口感是可以的。
店主問我是安陽人,我說不是,店主說扁粉菜是安陽特色,你喜愛扁粉菜。
我說小時候在安陽住過兩年,愛喝扁粉菜與小時候在安陽待過兩年有源?
上述是閑篇,讀一點英文原版《傲慢與偏見》是這篇文本的主事,開讀一點吧,今日繼續閱讀chapter2的文字。
Observing his second daughter employed in trimming a hat, he suddenly addressed her with,
先解決句子里的幾個單詞含義:
observing,“看見、注意到”,不經意間觀察到的動作。
employed,這里不是“雇傭”,是“忙于(做某事)”,常用搭配“be employed in (doing) sth”是“正忙著做……”。
trimming,“裝飾、點綴”,“trimming a hat”裝飾帽子。
addressed,“與……說話、搭話”,主動開口和某人交談。
這個句子的中文意思明朗了:他見二女兒正忙著裝飾帽子,便突然跟她搭話道:
二女兒是誰?
貝內特先生的二女兒,是小說的女主角伊麗莎白·班納特(Elizabeth Bennet) ,聰慧獨立、有主見。
這句話是簡單的場景描寫,顯示著簡·奧斯汀的敘事功力“以細節見性情”:
“Observing”(觀察)刻畫了貝內特先生的性格,表面上似乎“置身事外”,實際上對家人的舉動默默用心留意。
“trimming a hat”(裝飾帽子),帽子19世紀英國女性重要的配飾,女兒忙于裝飾帽子這個日常細節,顯示女兒期待社交。
“suddenly”(突然),女兒在專注做事,貝內特先生開口搭話,像朋友,沒有嚴肅說教,貝內特先生“不經意間”的“Attention(留意)”,對家人的惦記是自然的不用裝。
我以Attention(留意)作為一個小切片,對這個句子做個分解賞讀。
“Observing his second daughter employed in trimming a hat, he suddenly addressed her with”,這個句子描述的場景不陌生。
貝內特先生這個脾性,屬于不走尋常路,二女兒在裝飾帽子,他突然搭話。
我們中國老輩人的Attention屬于內斂型的,看著孩子在忙,“看著你忙,等你有空”,從來不是“打斷你”,這是中西文化不同的細微點。
Attention is waiting for you to finish.
留意是等你忙完。
媽媽等你放學回家才開飯,爸爸等你把話說完再插嘴,“等”里有暖,這個暖比千言萬語都沉。
中西父母的attention(留意)又是一樣的,對女兒,“她的一舉一動都在眼里”,貝內特先生“Observing”(看著)女兒做事,是不是像極了中國的父母心。
Attention is keeping you in mind.
留意是把你放在心上。
貝內特先生看著女兒裝飾帽子才開口,是“我在乎你,所以留意你的每一個瞬間”。
中國的父母attention就是“你說過的話我記得,你做過的事我留意”,像老座鐘的指針,準時準點,但不聲不響。
Attention comes from caring.
留意從在乎里來。
Attention從來不會老,我們小時候,父母是“記著你愛吃點啥”。
我們都到了中年,父母年紀那么大,仍是叮嚀你“吃好,睡好,結記好身體”。
甚至你回農村老家,午休時間,父母會給你拿個被子非要你蓋上,囑咐“別著涼了”,父母一輩子的留意,都藏在“不刻意”里。
Attention is in daily moments.
留意藏在日常的瞬間里。
貝內特先生留意女兒裝飾帽子,是因為“她是我的女兒”。
Attention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是把“你的事”當成“我的事”,把“你的習慣”過成“我們的習慣”。
Attention makes ‘I’ become ‘we’.
留意讓‘我’變成‘我們’。
“家人”,就是“你留意我,我留意你”,在彼此的“看見”里,把日子過成了“我們的”。
“Attention”不是字典里的冷詞,是咱們用大半生攢下的“過日子的本事”,是藏在眼里的惦記,是心里在乎的實在,是日常瞬間的暖。
Attention is not about grand gestures, but about seeing the person in front of you.
留意不是驚天動地的舉動,是看見眼前的那個人。
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乃在乎真正看見彼此,“attention”就是這個詞。
我補充完善這一稿的這天,是陰天,還有細雨蒙蒙,天氣涼快。
午飯吃了兩個煎雞蛋,是囫圇個的雞蛋,這個煎蛋與大蔥炒雞蛋,吃起來味道是不一樣的。
我一段一段的讀《傲慢與偏見》,一篇一篇的寫閱讀隨筆,但每篇的閱讀體驗是不一樣的。
我定稿的這天,天氣晴朗,陽光明亮,喝一口紅茶,半臥在客廳帶網眼的帆布椅子上,讀一點書,寫一點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