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
![]()
綿矢莉莎
去年在上海停留的兩個月里,最令我念念不忘的是那一輛輛在街道上安靜滑行的巴士。尤其是車頂以電線為軌跡的無軌電車,成為我旅居上海的日子里最鐘意的交通工具。在日本,這樣的無軌電車幾乎難得一見。初見時的新奇固然讓我驚訝,可真正讓我喜歡上它的原因,卻不是“稀有”,而是它帶來的信任與安心。對于一位異鄉人而言,無軌電車車頂上的那一條條懸在空中的電線,穩穩牽引著車身,將我毫不偏差地送抵目的地。
上海的巴士開得不急不躁。站名多由兩條街道拼合而成,既樸素又清晰,讓初來乍到的我毫不緊張。再擁擠的路段,坐在巴士上也無需與人潮相撞,還能以比步行略高的視角俯瞰街景。與此同時,我也曾嘗試乘地鐵,但車窗外黑暗的隧道,總讓我錯過上海真正的表情。
這段旅居始于上海作協的邀請。感謝作協的安排,我有幸能夠在靜安區的一家賓館里獨自生活了2個月。賓館地處南京西路地鐵站附近,鬧市喧嚷,燈火繽紛。最初我乘地鐵去南京東路、人民廣場和外灘,看景、購物、驚嘆不已;再后來打車赴約,與朋友見面;漸漸熟悉之后,我騎起共享單車,穿梭街巷,去做按摩、做美甲——唯獨巴士,是我最后才鼓起勇氣解鎖的交通方式。可一旦熟悉,我才發現它是最貼近城市靈魂的旅伴。
有一次,我搭巴士去了上海動物園。園區遠比想象寬闊,還有日本少見的金魚展區。金魚在巨大水槽中舒展游弋,鱗光搖曳,我竟忘了時間流逝。華南虎、大熊貓也讓我驚喜萬分。而最令我動容的,是長頸鹿的投喂區——它們伏下高昂的頭,埋入食槽狼吞虎咽般進食,與我隔著玻璃、平視相望。那雙大眼睛、靈敏的耳朵、奇異的神態與修長的脖頸, 無一不讓我興奮不已。
總而言之, 上海的巴士帶給我太過獨特的體驗。若還有機會再赴上海,我想我仍會先去搭一輛巴士,車窗會重新替我展開那一頁頁仍未讀完的城市篇章。(陳晨 譯)
原標題:《十日談·外國作家看上海 | 綿矢莉莎:上海巴士》
欄目編輯:華心怡
文字編輯:吳南瑤 王瑜明
本文作者:(日本)綿矢莉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