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回家的極度渴望,往往會讓高墻內服刑人員的語氣和態度越來越恭順,甚至有些卑微。當早日回家成為唯一目標,其他的一切自尊、驕傲都會被放下。
表現良好的犯人可以獲得減刑,這意味著他們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久而久之,這種表現會內化成為一種行為模式,甚至連寫信的語氣都不自覺地變得低聲下氣。
如果家屬在會見的時候感受到這種微妙的情緒變化,那可能不是你的錯覺,而是他習慣了這樣。
“我入監隊的時候聽管教講,嚴管時期沒有一分鐘空余時間。所以下到普管以后,一直都很乖,不因為刑期短就不忍,所以后來假釋也很順利。”
一位服刑出來的朋友曾這樣講述。
在里面余刑還剩下兩三年的時候最難忍,不敢大聲講話,也不敢得罪人,一言一行都要隨時注意。
![]()
對于部分刑期較短的服刑人員來說,對這些規矩根本不怕。
他們的心態就是余刑只有幾個月,最多也就一年左右,反正也沒幾天就能出去了,我怕誰?
事實確實是這樣,這部分服刑人員刑期太短,沒有減刑的機會。
在高墻只是暫時的,對于一些規矩和長遠的利益根本“不屑一顧”。
特別是比較在意尊嚴和好面子的年輕人,沒幾個愿意忍氣吞聲的。
所以一旦有什么矛盾,最好不要和他們起沖突,報告管教是最好的做法。
一旦硬來,他們最多就是被拉去嚴管隊,或者是被關禁閉幾天。
對于刑期比較長的也是一個道理,那些被判十年以上或者是無期徒刑的,即使他們也很想獲得減刑的機會,想要早點回家,但是重刑犯減刑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
考察更嚴格就不說了,能獲得減刑的機會很難。
而且一旦犯點什么錯,一扣就是幾十上百分。談自由?太遙遠了,根本望不到頭。
所以他們在里面也都是會給自己建立一些不好惹的人設。
對他們來說,扣分和嚴管雖然也有威懾力,但是要忍下這口氣對他們來說很難,反正除了死刑,這已經是最壞的結果了。
所以剩下的就是余刑沒聲幾年,特別想回家的這部分服刑人員就比較難了。
就算是被同監的服刑人員懟或者是發生矛盾,也不敢還嘴,何況動手?
你想說,難道這個人已經被磨得沒脾氣了?
并不然,只是為了回家,任何的沖突對自己都非常不利,可能讓考核期的努力變成泡影。
![]()
只能選擇息事寧人,“忍”是唯一的辦法。
沒有希望的服刑人員無所畏懼,因為前方已無路可退,最壞的結果也就那樣。
希望近在眼前的短刑犯,不屑一顧。
唯獨那些刑期將盡未盡、盼頭若有似無的人,被“早日回家”念頭拴著,瞻前顧后,不敢踏錯半步,活的最為小心翼翼,也最為卑微。
一筆一劃的家書,是風雨中并肩的傘。云牽寄小編暖心提示,多交流,讓彼此的聲音穿過距離,實實在在陪親人走過每一個尋常或特殊的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