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傳統房地產企業,因為間接持有某機器人公司0.3%的股份,在12天內拉出11個漲停板,市值暴漲超130億元——這就是近期A股市場發生的奇幻故事。
本月以來,A股市場上最飚的股,當屬上市房企首開股份(600376)。截至2025年9月22日,首開股份再次漲停,收盤價7.99元,漲幅9.64%,總市值達205.33億元。
這只曾經長期徘徊在3元下方的地產股,自9月2日至9月18日,股價累計漲幅達 205.68%,創造了12天11個漲停板的奇跡。
一、機器人概念,點燃行情導火索
首開股份此番暴漲,最初誘因在于搭上了人形機器人廠商 宇樹科技IPO的風口。
9月2日,宇樹科技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示,預計將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間向證券交易所提交備案文件。
這一消息瞬間點燃資本市場熱情。因子公司間接持有宇樹科技股權,首開股份被貼上了“宇樹影子股”標簽。
盡管首開股份多次公告提示“僅為財務投資”,并發布了8次股票交易風險提示,但并未阻擋投資者對“宇樹概念股第一股”的追捧熱情。
二、多重利好疊加,助推股價飛天
除了機器人概念外,首開股份自身基本面的改善也為股價上漲提供了支撐。
公司治理結構優化舉措顯著提升了決策效率,包括取消監事會及修訂管理制度。控股股東提供30億元永續債權融資并完成150.5億元債券置換, 債務結構得到改善。
財務數據方面,公司2025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大幅增長105.19%,達到180.39億元。更令人驚喜的是,經營性現金流實現了由負轉正的關鍵轉變,從之前的-44.86億元變為70.88億元,同比增長258%。
三、政策利好釋放,地產板塊回暖
近期房地產行業政策持續釋放利好信號。國家不斷強調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各地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
例如,北京樓市新政放寬了五環外限購政策,首開股份在五環外項目儲備充足,這無疑為其項目銷售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公積金貸款政策優化,提高二套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也為首開股份旗下符合綠色建筑導向的產品線帶來優勢,增強了產品競爭力。
四、資金推動情緒,狂歡背后存隱憂
從資金流向來看,首開股份近期多次入選龍虎榜,顯示出市場資金對其關注度極高。9月22日的資金流向數據顯示,主力資金凈流出2.31億元,而游資資金凈流入8108.96萬元,散戶資金凈流入1.5億元。
這表明主要是 游資和散戶投資者在推動這波上漲行情,機構投資者則相對謹慎。
歷史上,因熱門概念而暴漲的“影子股”,其結局往往堪憂。當市場情緒降溫、熱點轉移或真實業績無法支撐高估值時,漫長的價值回歸過程便會開始。
五、估值已顯泡沫,投資者需保持理性
截至今年7月,完成7億元C輪融資后的宇樹科技,其市場估值也才120億元人民幣。而首開股份通過子公司僅間接持股宇樹科技約0.3%,且該筆投資僅為財務性投資,對基金決策運作無控制力和影響力。
首開股份市值卻已飆漲至200億元,較9月2日收盤市值68.11億元上漲超130億元。這種估值偏離度令人擔憂。
公司上半年業績尚未扭虧,歸母凈利潤虧損18.39億元。這也是公司連續第四年虧損。
首開股份的暴漲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機器人股權概念引發市場關注,公司自身經營改善是根本,行業政策利好提供了外部環境,而資金推動與市場情緒共振則成為股價上漲的直接動力。
隨著宇樹科技IPO進程推進,概念炒作可能還會反復。但投資者需牢記:當資本的熱浪退去,最終能留在沙灘上的,永遠是那些真正掌握核心技術與實現商業落地的企業,而非被泡沫吹起的“影子”。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基于公開資料,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決策需謹慎。
關注我,投資路上多一雙眼睛,少幾道傷疤。若看到滿眼錯誤,是我錯了;若覺得都是對的,更是我錯了。可不信不可全信,取舍由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