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編號: F20250921
自我成長專刊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語小組翻譯 第 1059 篇文章
當夏日的余溫開始消退,你或許會留意到情緒的微妙變化——或是突如其來的低落,或是難以言喻的壓抑。
在經歷了漫長的溫暖、悠閑的節奏與無拘的夏日時光后,隨著秋意的悄然降臨,這種“被輕輕擠壓”的感覺再自然不過。
雖然我們常常談論“冬季憂郁”,但由夏季向秋季的過渡也會帶來一種獨特的焦慮:
懷舊、壓力和一種奇特的憂傷交織在一起,隨著白晝時間的縮短而愈發明顯。
![]()
為何會有這種情緒?
不只是“季節性憂郁”
季節變化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想象。研究表明,包括夏末秋初在內的節假日期間,焦慮和抑郁率可能上升高達25%,甚至超越臨床抑郁范疇,一位研究者指出,28%的人會經歷“九月憂郁癥”——一種因白晝變短、夏日計劃擱淺而引發的明顯情緒低落或焦慮。
從夏到秋的過渡是苦樂參半的,其影響常被低估。
研究強調,在這個時節,我們常常提出要用心品味生活、品嘗秋季的小確幸,這是一種主動的認知過程,能提升情緒并增強韌性,但這也讓這個階段的情緒更顯復雜。
壓力并非總是喧囂的。
有時,它可能就像一種無聲的、持續不斷的嗡嗡聲,源自未完成的計劃、懸而未決的期待,或是單純因光線消逝而產生的失落。
![]()
在不破壞夏日余韻的情況下,
你可以做的事
人們常急于通過“規劃模式”來迎接季節轉換,但這有時反而會增加壓力。與其試圖“追趕”秋天的節奏,不如放慢腳步,帶著意圖去適應。
以下是一些基于研究提出的方法,這些方法都很溫和,可以幫你扎根當下:
1. 從小處調整日常節奏
不必一次性顛覆生活。
試著逐步調整作息——比如每晚提前10分鐘上床,或清晨早醒10分鐘。
這種細微的改變能讓你自然融入秋的韻律,而非強行“一鍵切換”到新季節模式。
2. 專注生活中的小確幸
練習對微小美好的覺察:
一場日落、當季的新鮮蔬菜,甚至是深呼吸時片刻的寧靜。
這種正念練習能錨定情緒,增強季節轉換中的韌性。
![]()
3. 設定“小而美”的目標
與其抗拒季節變化,不如設定一個積極的“小意圖”——比如策劃一場溫馨的晚間儀式,或在黃昏時分享受一杯熱飲。
期待這些微小的快樂,往往比事件本身更能提振情緒。
![]()
別用他人的“完美過渡”綁架自己
社交媒體總在這個時候刷屏“秋日重啟”的精致內容,如手賬、穿搭、晨間計劃等。
但每個人的過渡方式不同:有人在規律中獲得安心,有人在變化中感到抗拒,兩種狀態都值得被尊重。
別用他人的能量、情緒或節奏評判自己。
目標不是“追趕”季節的完美,而是誠實面對當下的狀態。你不需要在九月就“活力滿滿”,只需定期與自己對話。
過渡期的比較,會制造不必要的情緒壓力。當我們強迫自己匹配他人的“高效”或“心態”時,反而會與自己身心真正的需求脫節。
放慢腳步或許不夠“美觀”,卻可能更有療愈力——尤其在夏日這種快節奏的季節尾聲,尊重自己的時間線,本身就是一種自我關懷。
![]()
![]()
允許情緒“不整潔”
你可以一邊愛著香薰,一邊懷念門廊上的長夜;可以一時充滿動力,一時又慵懶無力。
過渡期常伴隨矛盾的情緒,而“命名”這些感受能幫你化解它們。
如果感到焦躁,就寫下來;如果感到悲傷,就允許它存在,不必急于“修復”。
整合情緒是身心調整的一部分。你越接納它們,它們就越難擾亂你的狀態。
在季節轉換中,為快樂與失落留出空間,提醒我們:
情緒不必“非黑即白”。
你可以既感恩即將到來的新季節,又為逝去的夏日哀悼,這并不代表你“小題大做”,而是你真實的人性。
讓情緒共存,不評判好壞,它們只是信號,往往會在被看見后逐漸軟化。
![]()
把夏末秋初看作“過渡”,
而非“挫折”
夏末的焦慮不是個人的失敗,而是人類對變化、日照縮短與季節轉換的隱性情緒壓力的自然反應。
你并不孤單,也無需為“希望夏日多留片刻”而自責。
這個過渡期是自我覺察的機會:
你的日常是否需要調整?
你是否帶著未滿足的期待或不必要的愧疚進入秋天?
你無需為新季節“重塑自我”,只需給自己許可。
溫柔、有意識地調整。
記住:此刻的沉重不會永遠持續。
情緒會波動,日常會重新校準,當我們為新的快樂騰出空間時,它們往往會悄然出現。
帶著好奇而非壓力迎接這個階段,即使你仍穿著涼鞋,也能為可能性打開一扇門。
![]()
References
1. Kissen, PhD, MHSA, D. (2024, June 04). The Myth of the Carefree Summe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Retrieved August 18, 2025, from https://adaa.org/learn-from-us/from-the-experts/blog-posts/consumer/myth-carefree-summer.
Todd RD, CSCS, EP-C, CISSN, K. E. (2025, August 03). Savoring Summer: A Brain Boost Before Fall. Psychology Today. Retrieved August 18, 2025, from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feed-your-brain/202508/savoring-summer-a-brain-boost-before-fall
End
作者 |Michele Leno,美國密歇根州的持證心理咨詢師。
翻譯 |一杯咖啡英語心理編譯小組 AC
校對 |一杯咖啡英語心理編譯小組 校對團隊
編輯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編輯
聯系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郵箱coffeepr@qq.com
再推薦你幾篇好文章
幾個很可能適合你參加的活動
關注本公眾號,回復【會員】,加入一杯咖啡會員社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