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商迪安
手機品牌跨界布局機器人賽道的故事已屢見不鮮,但反向而行,用機器人技術和探索宇宙的基因來定義手機,追覓是第一個。
9月19日,追覓科技官宣進軍手機市場,首款旗艦Dreame Space未發先火,已獲億級海外訂單,這或許預示著市場終于等到了一個“破局者”。
作為首款新機,Dreame Space除了提供旗艦級別的使用體驗外,同時對智能手機使用頻率最高的“攝影功能”進行創新突破。
更準確地說,是對“天文攝影”這一技術高地帶進行突破,致力于將專業級天文拍攝能力,融入一臺大眾級別的旗艦手機。
Dreame Space,其“Space”正源自追覓對天文攝影的場景重構:讓用戶即使身處城市,也能輕松捕捉星云、銀河等深空天體,將遙不可及的天文攝影,變為隨手可得的日常體驗。
而這,只是追覓做手機的起點。
![]()
不止于天文:追覓如何做一臺旗艦手機?
追覓做手機,并非從零開始的一場冒險,而是一次厚積薄發的技術遠征。
其底氣,正來源于成立七年來,在機器人、智能家居、天文探索等多領域的深度布局所積累的同一套技術內核:即AI視覺識別、AI算法、多傳感器融合等技術為核心的技術架構。如今,這些能力被系統性地整合與遷移,形成了Dreame Space獨一無二的產品基底。
一、技術降維,源自機器人的影像基因
追覓將多年積累的機器人視覺與AI感知能力,全面注入手機影像系統。這并非簡單的技術堆砌,而是一次基因級的重塑。
這相當于將掃地機器人那雙能“在復雜家居環境中識別拖鞋、電線,并規劃最優清潔路徑”的智慧之眼,賦予了手機。因此,Dreame Space的攝像頭不僅能“看見”星空,更能“理解”它。
AI算法能自動識別天體、進行智能追焦和構圖,甚至通過多光譜傳感技術增強星云細節,這一切都源于機器人對復雜環境的高精度感知與決策能力。
![]()
二、自主創新,從硬件到系統的全鏈路控制
真正的探索,離不開手中有力的工具。追覓堅持關鍵能力的全鏈路自研,為天文攝影這把“鑰匙”配上了完整的鑰匙環。
Dreame Space不僅采用了為天文攝影定制的傳感器和計算攝影芯片,更首次搭載了追覓自研的“追覓宇宙”系統。軟硬件協同發力,提供了從實時星圖識別、天體掠過提醒到數據可視化的全流程體驗,將手機從單純的拍攝工具,變成了連接浩瀚宇宙的探索門戶。
而這些創新能夠快速、可靠地落地,得益于追覓在消費機器人領域已建立的成熟供應鏈體系,確保了旗艦級的工藝與品質。
![]()
天文攝影大眾化:讓每個人都能拍星星
仰望星空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但天文攝影始終是小部分人的愛好。據《當代中國》2023年報道,全球職業星空攝影師數目不足30人。
由于專業性強,一套完整的天文攝影設備通常包括相機、廣角定焦大光圈鏡頭、三腳架、望遠鏡、赤道儀等多類配件,設備總重可達十公斤以上,且需遠赴無光污染地區才能進行拍攝。此外,復雜的參數調整與后期處理技術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正因如此,Dreame Space立志改變這一現狀。
![]()
讓用戶在城市環境中也能手持設備拍攝高質量星空影像,而不依賴簡單的濾鏡算法。官方資料顯示,Dreame Space的開發團隊依托追覓天文業務部門的技術底蘊,實現了手機攝影系統的底層革新,幾乎將一整套專業天文設備的功能濃縮于手機之中。
具體來說,Dreame Space搭載了專為天文攝影定制的攝像頭模組、低光影像系統和光譜增強算法。這些技術正源于追覓在掃地機器人等產品中所積累的先進影像能力。
Dreame Space還將率先適配追覓自研的“追覓宇宙”系統,提供實時星圖識別、天體事件提醒、太空數據可視化等功能,用戶可通過增強交互界面“閱讀星座的詩歌”,體驗沉浸式天文探索。
并且追覓天文BU官宣將開拓小行星探索,進一步發展更高精度的光學和其他探測及成像技術。
未來,隨著追覓天文BU持續、大量積累天文數據和天文級硬件能力,Dreame Space還將持續優化。
![]()
旗艦手機,更是“追覓宇宙”核心入口
Dreame Space不僅匯聚了追覓多年來多領域技術積累的精華,更承載著生態戰略級使命。
將其置于更宏大的視野中來看,Dreame Space并非孤立產品,而是追覓智能生態拼圖中的關鍵一塊。
早在2011年,時任諾基亞CEO的史蒂芬·埃洛普曾指出:“設備之爭已經演變為生態系統之戰。”十余年來,這句話不斷再被驗證。
自2017年成立以來,追覓已廣泛布局掃地機、洗地機、電視空調等大家電、無人機、智能座艙等產品,涵蓋了家居清潔、個人護理、智能汽車、天文探索等多場景,初步構建了一個貫通“天地互聯”的智能硬件網絡。而這一網絡,正需一個能夠協同所有設備的中樞終端。
手機,作為當代人最通用、便攜、必備的智能硬件,天然具備承載生態核心的能力,也成為追覓構建無縫體驗的必然選擇。
此前,追覓的設備依賴第三方手機APP實現控制與聯動,難以實現芯片與系統層的深度優化,也無法徹底打通設備間的數據與體驗壁壘。
![]()
而通過自主研發手機,追覓得以從底層芯片到操作系統進行全面優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跨場景、跨設備無縫互聯。
具體而言,Dreame Space可同時擔任“控制中樞”(一鍵操控多設備)、“算力中心”(處理多端數據)及“交互門戶”(提供一致流暢的體驗),成為追覓產品矩陣的“超級入口”。
這正貼合用戶對無縫智能體驗的期待,試想一下:
早上起床,手機自動同步睡眠數據,調節室內環境;出門上班,自動規劃路線同步給智能汽車;上班時,一鍵啟動家中清潔和安防;周末出游,用手機控制無人機拍大片;晚上回家,連天文設備帶孩子看星星。
借助Dreame Space作為各個設備控制和信息流轉的樞紐,各個場景和設備之間的體驗才能形成閉環;手機的推出,也有利于沉淀更多用戶行為習慣和數據庫,反哺追覓整個生態系統的發展。
![]()
手機是新起點,探索是永恒的基因
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往往來自深厚積累與堅定信念。追覓進軍手機領域,正是其多年技術積淀與生態愿景的交匯之作。
據奧維云網數據統計,2024年1-12月,追覓科技產品零售額份額占比達16.2%,成為中國線上市場清潔電器市場占比第一的品牌,顯示出向超級巨頭發展的勢頭。2025年最新數據則顯示,追覓掃地機已成為全球數十國家和地區消費者的首選品牌。
例如,在比利時,追覓掃地機市場占有率超64%,在哈薩克斯坦、瑞士均突破54%;在瑞典、丹麥、芬蘭、德國等12國,市占率超過40%。
然而,清潔電器的成功只是追覓探索旅程的第一站,追覓從未停止拓展邊界。正如《藍海戰略》所提出的,企業需具備“跨越時間”的視野,站在未來決策現在。有研究指出,我們正進入一個人、機器與人工智能共融的新紀元。
![]()
邁進2025,追覓通過多元化擴張持續探索智能終局、人與設備以及宇宙的關系,自研手機、對追求無縫體驗,正是對這一愿景的堅實回應。
另一方面,追覓產品已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范圍內入駐超過6000家線下實體門店,累計服務家庭超過3000萬戶,擁有超過1100萬會員。廣泛的全球銷售與服務網絡已為追覓手機業務奠定了市場基礎和品牌知名度,Dreame Space所打開的市場空間,也將進一步推高追覓的未來天花板。
從技術底蘊、產品理念,再到生態定位,Dreame Space都不只是一臺手機,更是對“移動終端新形態”的深刻回應,是追覓探索科技邊界的又一里程碑。
對于追覓而言,Dreame Space手機不是終點,而是連接機器人、智能家居乃至浩瀚宇宙的新起點。探索,永無止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