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盛世和鳴·宋元明清宮廷珍寶特展”于廣州·鵬瑞1號隆重揭幕,展覽由廣州·鵬瑞1號和保利文化集團聯合主辦,尚天河文化季組委會指導。
![]()
本次展覽由世界拍賣史上最貴古琴——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銘“松石間意”琴領銜,精選50件(套)宋元明清歷代古代藝術珍品,貫穿四朝藝術脈絡,在大灣區生動演繹華夏文明的輝煌歷程,傾情重現流光溢彩的歷史風貌。
![]()
盛世和鳴·宋元明清宮廷珍寶特展展覽現場
這也是廣州·鵬瑞1號自2023年《盛世迎祥·西域獻禮圖》國寶展及音樂會、2024年“盛世仰止·宋元明清國寶書畫特展”之后,第三次舉辦“盛世”系列藝術展,是廣州一年一度的藝術盛事。
![]()
廣州·鵬瑞1號
在展覽開幕致辭中,鵬瑞集團廣州城市公司執行總經理陶偉先生表示:“本次【盛世和鳴】特展,是鵬瑞‘盛世’系列展覽的第三部巨作,是廣州·鵬瑞 1 號對‘藝術融??活’的再次踐?,也是為?州打造全球影響?地標綜合體的??次兌現。今年,廣州·鵬瑞1號南區也將迎來盛大交付,更多業主將在此開啟藝術與品質和鳴的美好生活。未來將繼續引??系列?化、藝術與科技盛事,讓廣州·鵬瑞 1 號真正成為匯聚精彩、照亮?活的?地。”
![]()
鵬瑞集團廣州城市公司總經理陶偉致辭
宋徽宗御制天價古琴“松石間意”領銜
50件稀世珍品橫貫宋元明清
宋代是中國古代文人精神與審美意境的巔峰體現,本次展覽以最受人矚目的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銘“松石間意”琴為脈絡,連綴起歷代藝術珍品的絢爛篇章。
“松石間意”琴在2010年曾以1.3664億元天價成交,創下古琴拍賣世界紀錄并保持至今。其為宋徽宗于宣和二年(1120年)御制,后流入清宮內府,得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鐘愛,琴銘“松石間意”四字亦為乾隆御銘。“松石間意”琴也是目前已知唯一一張北宋晚期官琴標準器,可謂千年琴史中的傳世典范。
![]()
北宋 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銘“松石間意”琴
通長126cm;隱間115cm;肩寬21cm;尾寬13cm;厚4.7cm
款識:
腹款“宣和二年御制”“康熙庚午王漢章重修”
琴盒刻款“宋制松石間意 大清乾隆辛酉年裝”“永寶用之”
琴背刻款“乾隆壬戌御賞并題”
元代和明代是融匯多元文化的重要時期,形成既深植傳統,又大膽創新的藝術風貌。
元代青花瓷曾風靡伊斯蘭世界,制作精美且傳世極少。元青花孔雀牡丹紋大梅瓶器形飽滿大氣,青花發色深沉,構圖裝飾意味濃厚,釉下繪畫表現力強,描繪出孔雀在花叢中生機盎然的美景,也反映出元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廣度。
![]()
元 青花孔雀牡丹紋大梅瓶
高52.5cm
明憲宗成化一朝,瓷器一改永宣雄健豪放的風貌,大多造型玲瓏秀奇,色調柔和寧靜,且以要求嚴苛、不惜工本著稱,存世量相對較小。明成化青花九秋圖罐不僅出自成化御窯,且款識書寫方式與成化帝所留一件書法落款相仿,或為御筆親題。
![]()
明成化 青花九秋圖罐
直徑10.5cm
款識:“大明成化年制”款
清代藝術品的造型技藝集歷代之大成,融會貫通,精益求精,形成了獨特的盛世氣象。
清乾隆御制壽山芙蓉石蒼龍教子鈕“古稀天子之寶”寶璽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帝70歲整壽之時,乾隆命人為自己制作的23方“古稀(希)天子之寶”玉璽之一。其印文一語雙關,既體現了乾隆的年齡,也贊頌了他是古來稀有的天子,對于理解乾隆的思想、情趣、喜好及其在位期間的關鍵節點皆有著重要的意義。
![]()
清乾隆 御制壽山芙蓉石蒼龍教子鈕“古稀天子之寶”寶璽
長6.4×6.4cm;高6cm
印文:古稀天子之寶
筆筒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喜愛的文房用品之一,也是衡量書房陳設、品評主人文采的一項重要標準。清乾隆白玉鶴鹿同春筆筒是清代皇室御用筆筒,精雕細琢,尺寸頗大,且以多種傳統文化中的祥瑞意象描繪了一處賀壽仙境,兼具皇家氣度和文人雅趣,乃歷代工藝品寶庫中的一件精品。
![]()
清乾隆 白玉鶴鹿同春筆筒
直徑19.5cm
康熙時期宮廷造像數量雖然不多,但銅質厚重,加工精良,素為藏家所重,清康熙銅鎏金無量壽佛像為其中的佼佼者。無量壽佛是佛教信仰中極為重要、流傳廣泛的尊神,既能滿足現世人間眾生的對于壽命綿長的追求,又能接引善良的眾生死后超脫輪回之苦,往生美好的西方極樂世界。
![]()
清康熙 銅鎏金無量壽佛像
高42cm
款識:底部膛邊刻款為“十六”“八十三”
古代藝術資深專家齊聚現場
講述四朝藝術珍寶的前世今生
開幕當天,展覽舉辦了開幕論壇,邀請故宮博物院二級研究館員、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文物學會工匠技藝專委會會長張榮,宮廷器物鑒定專家、中國著名古琴修復大師張建華,北京保利拍賣古董珍玩部家具文房部總經理鄭陽等資深專家、學者蒞臨現場,以“松石間意”琴為首的四朝藝術珍寶鑒賞要點,與廣大藏家及古代藝術愛好者共同聆聽跨越時空的文明回響。
![]()
開幕論壇現場
張榮介紹,“松石間意”琴是一扇窺見乾隆藝術情趣的窗口。乾隆不僅為這張琴作琴銘“松石間意”,還曾在頤和園立過一塊寫有“松石間意”的匾,可見對其中蘊含的詩意情有獨鐘。時隔十五年再度見到“松石間意”,張榮感到十分激動,“古代有一個著名的繪畫題材叫‘攜琴訪友’,我很向往那種生活。看到這張琴,能讓我們所有人在快節奏的生活當中,把心慢下來。”
![]()
開幕論壇嘉賓:故宮博物院二級研究館員、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文物學會工匠技藝專委會會長 張榮
張建華曾在十五年前為“松石間意”琴換過琴弦,也為其制作過1:1復刻古琴。他表示,“松石間意”琴體現了宋徽宗高超的藝術造詣,是北宋工藝與審美的典范之作。“它線條漂亮、造型利落,各個邊角,尤其是腰項的圓弧非常地道,灰胎、大漆都表現出最高的工藝標準,而且保存得非常完整。”
![]()
開幕論壇嘉賓:宮廷器物鑒定專家 、中國著名的古琴修復大師 張建華
鄭陽曾直接參與2010年“松石間意”琴的拍賣,她回憶,當時“古琴”這種樂器的普及度還不高,“松石間意”的天價成交是非常轟動的大事件。“我們能夠感覺到,它推動了十幾年來古琴文化的迅速成長。”
![]()
開幕論壇嘉賓:北京保利拍賣古董珍玩部家具文房部總經理鄭陽
論壇中,專家們還從更宏觀的角度探討了展品與歷史的交融。張榮表示,此次展覽以如此精煉的篇幅清晰呈現出歷代的藝術風貌,非常有難度。“比如元青花孔雀牡丹紋大梅瓶體現出蒙古族人的粗獷之美,我看到后很震撼;元銅鎏金彩漆填琺瑯皇子立像的多元風格世間僅見,堪稱‘孤品’;清乾隆白玉鶴鹿同春筆筒的體量很大,是乾隆平定準噶爾,從而打開和田玉原料通道的見證。”
藝術賦能品質生活
廣州·鵬瑞1號打造城市級一流藝術文化地標
作為“盛世和鳴·宋元明清宮廷珍寶特展”的主辦方,廣州·鵬瑞1號不僅是全球影響?地標綜合體,它本身更是一件藝術藏品。
![]()
廣州·鵬瑞1號 灣頌·藝術中心
回顧過往,廣州·鵬瑞1號已成功舉辦首屆國際當代藝術展、文化原創榜(灣區)年度盛典、“盛世”系列藝術展等多項城市級的高端文化藝術盛事。廣州·鵬瑞1號持續推動大型藝術項目、打造城市藝術名片,也體現出其作為高端豪宅項目在藝術文化運營上的深遠視野。
廣州·鵬瑞1號以文化藝術為紐帶,持續注入對廣州、對生活的摯愛之情,不斷豐富城市品格,引領獨具品位的生活方式,助力城市創新與人文藝術的高質量發展。
【展覽信息】
盛世和鳴·宋元明清宮廷珍寶特展
2025年9月20日-11月16日
廣州·鵬瑞1號 T1 1F 藝術空間
主辦方:廣州·鵬瑞1號、保利文化集團
指導單位:尚天河文化季組委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