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九銀十這才剛開始,9月的車市就開始上演戲劇性反差:一是奧迪宣布暫停純電動高性能旅行車RS6 E-tron的研發,理由是“市場需求不足”。二是享界S9T悄然熱銷,上市僅3天,大定數量就突破10000臺。然而有趣的是,與其旗鼓相當的奧迪E5 Sportback卻緊隨其后,只不過沒有奧迪標,始終顯得不那么“純粹”。
![]()
一時之間,有關享界S9T、奧迪E5 Sportback訂單的討論,成為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而這種 "西方不亮東方亮" 的局面,不僅讓我們看到旅行車市場的“冰火兩重天”,更揭示了一個重要變化:中國品牌正在重新定義這種車型的價值標準。當然,也拋出一個更耐人尋味的問題:當旅行車披上電動化外衣,真能打破中國市場 "叫好不叫座" 的魔咒嗎?
性能主義崇拜遇冷
奧迪擱置RS6 E-tron的決定并非孤立事件。根據外媒CarScoops報道顯示,這款計劃輸出 805匹馬力的性能怪獸,因無法證明開發價值而止步。這背后是整個豪華高性能電動車市場的集體遇冷。譬如保時捷削減電動Macan(參數丨圖片)產能,奔馳電動G級因16.2萬美元高價和僅239 英里續航導致銷量慘淡,甚至連保時捷Taycan 都出現三年車齡二手車價格腰斬的尷尬處境。顯然,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個事實:當電動車普及進入深水區,單純的性能炫耀已難以打動消費者。
![]()
不過國內市場卻呈現完全不同的圖景。比如享界S9T 30.98- 36.98萬元的定價,就精準卡位中產家庭預算,其提供的純電與增程雙路線布局極具針對性——53kWh增程版解決長途焦慮,純電版滿足城市通勤。而用戶實測顯示,其后備箱能同時容納 28寸行李箱、折疊嬰兒車和露營帳篷,這種 "剛剛好" 的實用設計,讓這款車上市 3 天就創下10000臺大定的成績。而且中國經濟網的調研,也印證了這一趨勢:2025 年消費者購車關注點前三位是安全性、價格和能耗成本,加速性能已跌出前八。
![]()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此前蔚來ET5T、極氪007GT、比亞迪海豹 06DM-i 旅行版等車型的集體登場,確實應了那句 "千樹萬樹梨花開"。奧迪顯然也意識到市場變化,其在中國推出的 E5 Sportback 定價23.59萬- 31.99 萬,提供雙電機四驅和后置后驅選擇,試圖以 "放下身段" 的策略試水家用市場。這種戰略調整恰恰說明:在旅行車領域,性能路線的光環正在褪色,實用主義才是打開市場的鑰匙。
從 "小眾情懷" 到 "大眾剛需"
在過去的燃油時代,旅行車始終“叫好不叫座”:比轎車能裝卻不如SUV通過性強,比SUV 操控好又沒有轎車靈活。傳統旅行車的遇冷,很大程度上源于同級別比轎車高出 15%-20% 的溢價,讓注重性價比的中國消費者望而卻步。而電動化的到來,這場持續多年的 “瓦罐困境” 終于迎來了破局的可能——不僅重塑了汽車的動力邏輯,更重構了旅行車的核心競爭力。
![]()
首當其沖的是定價邏輯的“祛魅”。過去,旅行車的“溢價”是消費者的核心顧慮,而如今的新能源旅行車卻在主動“拆墻”:蔚來ET5T與ET5 轎車同價,讓消費者無需為“瓦罐造型”多花錢;極氪007GT甚至比同平臺的極氪007起售價更低,直接以“反向溢價” 吸引關注;享界 S9T、比亞迪海豹 06DM-i 旅行版則在各自價位帶里,用 “卷配置” 的方式傳遞誠意。這種“平等定價”策略,徹底打破了傳統旅行車“性價比低”的刻板印象,從終端反饋來看,不少消費者已開始將新能源旅行車納入主流選擇。
![]()
更關鍵的是,電動化補齊了旅行車的 “體驗短板”,還放大了它的 “先天優勢”。傳統燃油時代,旅行車夾在轎車與 SUV 之間兩頭為難:比轎車裝得多,卻不如 SUV 通過性強;比 SUV 操控好,卻沒有轎車靈活。但新能源技術改變了這一切:電機的低重心布局讓旅行車的操控性更上一層樓,配合空懸的大規模下放,其應對爛路的能力已不輸城市 SUV;加長的尾部不僅保留了“裝載王者”的屬性 —— 能輕松塞進嬰兒車、行李箱甚至露營裝備,還優化了二排頭部空間,解決了傳統轎車 “頂頭” 的痛點。正如不少車主反饋:“花同樣的錢,既能擁有轎車的駕駛感,又能獲得 SUV 的空間,何樂而不為?”
從“產品創新”到“生態構建”
車企的態度轉變,更是為新能源旅行車注入了“強心劑”。過去,合資品牌對旅行車 “淺嘗輒止”,而如今的自主品牌卻將其視為 “藍海突破口”。在 SUV、轎車市場內卷到極致的當下,精準切入旅行車這類細分賽道,既能拓寬品牌邊界,也能搶占品類話語權。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在享界S9T發布會上的話頗具代表性:“我們都知道大 SUV 好賣,但享界 S9T 是我堅持要做的車。” 這種“明知難而為之”的背后,是自主品牌對產品定義權的掌控 —— 從用戶需求出發,而非跟著海外市場的節奏走。
![]()
而且,旅行車要真正 "破圈",不僅需要好產品,更需要培育新的用車文化。譬如蔚來ET5T通過 "48 小時生活家" 體驗活動,讓用戶實地感受旅行車的多功能價值;極氪組織的 "露營裝備裝載大賽",直觀展示了旅行車比SUV能多裝 3個收納箱的優勢。這些活動精準觸達家庭用戶痛點,當電動化解決了價格、空間、通過性這些老問題,當越來越多家庭發現 "花同樣的錢,既能擁有轎車的駕駛感,又能獲得 SUV 的空間",旅行車自然會從 "情懷選擇" 變成 "實用剛需"。
![]()
不過更深遠的變革在于產業生態的重構。當長安深藍C857旅行版曝出可變形車頂帳篷專利,當比亞迪仰望U9獵裝車預告無人機自動跟拍系統,旅行車正從單一交通工具進化為生活方式載體。數據預測,2025 年場景化衍生品市場規模將超 80 億,車載咖啡機、淋浴系統等細分品類爆發,推動旅行車個性化定制率達到 45%。這種生態構建能力,正是中國品牌相比傳統豪華品牌的優勢所在。
而且數據也最能說明問題,截至9月,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達 58.1%,其中中國品牌表現尤為突出,2025年國產旅行車電動化率已突破60%。這些車都有個共同點:把錢花在續航、空間、舒適性這些實用配置上,而不是堆馬力、拼加速。似乎這波電動化浪潮中,旅行車終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結語:實用主義定義的新春天
奧迪 RS6 E-tron的擱置與享界S9T的熱銷,本質上是兩種產品哲學的碰撞。當 805 馬力敵不過 53kWh 的實用續航,當賽道胎跑不過裝滿嬰兒車的后備箱,說明電動車時代的消費邏輯已徹底改變。傳統豪華品牌固守的 "性能崇拜" 正在失效,而中國品牌通過實用主義的產品策略、親民的定價和場景化的生態構建,正在為旅行車開辟新賽道。
![]()
當然,我們也不必盲目樂觀——消費者對 SUV的偏愛仍根深蒂固,旅行車要真正 “支棱起來”,還需要時間培育市場認知,也需要更多車企拿出 “差異化好產品”。但不可否認的是,電動化已經為旅行車掃清了最關鍵的障礙:它讓定價回歸理性,讓體驗超越期待,更讓中國品牌掌握了品類定義的主動權。
或許在電動化轉型背景下,國內旅行車的市場還足夠大,這片肥沃土壤任何 "幼苗" 都有破土而出的機會。當越來越多家庭開著旅行車奔赴露營地,當 "瓦罐" 不再是小眾暗號,中國旅行車市場的真正春天,將在實用主義的滋養下加速到來。這場由中國品牌主導的品類革新,不僅改寫了旅行車的命運,更重塑了全球汽車產業的競爭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