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生活的競爭正從線上蔓延至線下。
繼外賣大戰之后,阿里旗下高德地圖于9月10日宣布推出全球首個基于真實用戶行為產生的榜單——“高德掃街榜”,并強調該榜單“永不商業化”。
![]()
圖源:新華社客戶端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天正是阿里巴巴集團的周年慶典,發布節點的選擇也反映出阿里對這一項目的高度重視。
高德掃街榜被定位為阿里巴巴集團的高優先級項目,上一個相同等級的項目是淘寶閃購。
與依靠補貼拉動增長的外賣平臺“0元購”模式不同,高德此次推出的掃街榜直接瞄準了大眾點評的核心業務,標志著用戶決策入口之爭進入新階段。
與依賴主觀評論的傳統評價體系不同,高德掃街榜的核心依據,是基于高德10億用戶的真實行為——是否實際導航到店、是否重復前往、是否愿意跨區域甚至跨城市專程到訪。
其核心邏輯在于,評論可能有水分,但成千上萬用戶的真實行為數據難以作假。
高德為何在當前階段推出掃街榜?這一舉措又將對本地生活市場格局帶來怎樣的影響?
為什么阿里會推出掃街榜?
用戶打開高德APP,在首頁就能直接進入「高德掃街榜」。
這個榜單分為“狀元榜”和“掃街榜”兩大部分:“狀元榜”是年榜,每年更新,覆蓋餐廳、景點、酒店等多個品類;而“掃街榜”為日榜,每日更新,目前主要聚焦餐廳。
![]()
圖源:廣州日報
高德還圍繞真實用戶行為設計了一系列特色榜單,從不同維度捕捉店鋪的吸引力:比如專程前往榜篩選用戶愿意跨區、跨城光顧的店鋪,代表超越地理便利性的獨特吸引力;回頭客榜統計180天內用戶多次到訪的行為,直接反映長期忠誠度;小店榜聚焦深巷、實惠、受本地人歡迎卻在線上“默默無聞”的小店。
那么,高德為何在這個時間點,投入資源做這樣一件事?
最直接的動因是:消費者越來越依賴線上評分和榜單做消費決策,但虛假評論和“刷榜”導致信任體系正在崩塌。
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評分過高、清一色好評的店沒有那么好吃,反而藏在街角,評分很低的小店才是真正踏實做產品的寶藏店鋪,甚至有的消費者還形成了一種判斷,專門去打卡評分低的小店消費,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
圖源:AI
不僅對消費者造成了困擾,其實很多商家也被迫卷入“數據內卷”。有的靠贈送小吃、水果等“小恩小惠”換取用戶打卡、好評、收藏;有的為省事,干脆找代運營公司批量刷好評。
一位在上海經營餐飲十年的老板坦言:“現在不在平臺上投錢沖榜,基本就沒有曝光。”
更值得警惕的是,AIGC的發展大幅降低了制造虛假內容的門檻。一些服務商甚至向商家提供“AI自動生成好評”工具,用戶碰一碰標簽,系統就能自動生成“真實感十足”的種草筆記并發布至社交平臺。
另一方面,本地生活市場空間巨大,也助推了這場“榜單之爭”。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已突破35萬億元,其中到店業務(含餐飲、旅游、娛樂等)占比超過60%,規模超21萬億元。
![]()
圖源:AI
與重運營、強依賴物流的外賣業務相比,到店業務模式更輕、利潤率更高,自然成為平臺爭奪的新焦點。
總的來說,沿用傳統UGC推薦機制,已經很難根治“刷評刷榜”的問題。要想重建信任,就必須換一條路——建立一套更抗干擾、更反映真實用戶行為的評價體系。
那么,高德具體是怎么做的呢?
用“用戶行為”代替“用戶表達”
高德的解決方案,是構建一套基于真實用戶到店行為的評分體系。
為了打破虛假評論的困局,高德選擇回歸自身最核心的優勢——出行與位置數據。
例如,當你和朋友約飯,打開高德地圖搜索餐廳,跟隨導航前往并完成消費,這一系列行為——搜索、導航、實際到店,甚至后續是否再次光顧——都成為對商家的真實認可。
![]()
圖源:AI
“高德掃街榜”產品經理李剛認為,“只有用戶去了,甚至反復到店,才是對商家最真實的好評,是真正的用腳投票。”這是高德構建這套新的服務信用體系的核心思路。
這一機制通過「行為+信用」的雙重數據模型落地實施:
行為層面,高德依托其作為國民級應用的數據優勢。擁有10億用戶、日活峰值達1.8億的高德地圖,每天處理1.2億次生活服務相關AI搜索,日導航總里程超過15億公里。這些真實行為數據被量化為對商家的評價,形成榜單的核心依據。
![]()
圖源:網絡
與傳統榜單僅展示評分和評論不同,高德掃街榜還能清晰呈現用戶為到店所付出的實際行動,例如其他客人光顧該店鋪所跨越的距離,從而更直觀地反映店鋪的吸引力。
信用層面,高德通過多維機制確保評價真實性。
首先,系統會識別評論來源:如果大量評論來自未實際到店的用戶,其權重會被調低。在門店評價頁面,每條評論旁都標注了來源和可信度標簽,真實到店消費后的評價和現場拍攝圖片會被賦予更高可信度。
同時,高德借助AI風控能力識別和過濾虛假內容,用戶可在頁面直觀看到已被系統剔除的無效評價。
值得關注的是,高德并未完全放棄UGC,而是將其置于“行為數據”的檢驗之下。團隊采用包括阿里通義千問在內的多模態大模型,通過語義分析判斷評價真實性,甚至能結合用戶上傳的圖片判斷商戶真實屬性。
此外,與芝麻信用的合作讓高信用用戶的評價獲得更高權重,從而有效防范職業刷單團隊的操控。
這種雙重機制大幅提升了造假門檻。與傳統刷分僅需賬號和圖文操作不同,想要“刷高”掃街榜的評分,必須模擬從搜索、導航到店、反復到店等全套真實行為,其成本與復雜性呈指數級增長。
市場對這套新體系展現出強烈興趣:高德掃街榜上線當天,嘗試用戶就超過4000萬人。用戶蘇晚分享了自己的體驗:“我覺得高德掃街榜特別好用。直接按榜單瀏覽,結合菜系、人均和排名,很快就能確定要去的餐廳。”
這套體系的真正價值,在于推動行業走向良性循環。過去,消費者因“小恩小惠”寫好評,商家通過刷分短期獲客,都是在不斷消耗信任資產。
而現在,商家可以擺脫“刷分換流量”的內卷,更專注于提升產品與服務;消費者也能獲得更可靠的決策參考,降低選擇風險。高德通過技術重構信任機制,正在推動整個本地生活服務評價體系的實質性進步。
對美團有什么影響?
就在同一天,美團宣布大眾點評重啟“品質外賣”業務,覆蓋必吃榜、黑珍珠及高星酒店餐廳,并強調通過“AI+真實高分”模型強化內容可信度。
這一天的隔空交鋒,標志著本地生活戰場正從單純的外賣業務向更高價值的到店業務全面升級。
美團在鞏固護城河的同時,還于8月低調上線了美食社區APP“鴨覓”,采用官方篩選的“推薦官”機制,聚焦頭部1%餐廳,打造去商業化的小眾美食社區。
![]()
圖源:網絡
阿里作為攻擂方,今年以來在外賣戰場攻勢猛烈。集團投入數百億元推動餓了么和淘寶閃購實現單量快速上升,同時帶動主站淘寶活躍用戶大幅增長。
從最新財報來看,策略已顯成效:淘寶閃購二季度月活用戶突破3億,較四個月前增長四倍;日均訂單峰值達到1.2億單,騎手規模擴大三倍,并成功反哺淘寶主站,拉動8月DAU增長20%。
隨著外賣戰場取得階段性勝利,阿里迅速將戰火延伸至到店團購業務。不過,阿里通過高德發力到店領域的布局并非臨時起意。
早在2020年9月,高德就上線了“高德指南”,在國慶假期前發布多項出游、酒店和美食榜單,標志著其從地圖工具向生活服務平臺轉型的關鍵一步。時任高德副總裁郭寧強調:“對大眾真正有幫助的出游指南,應該讓用戶的決策更簡單,少些套路,多些真實。”
在此期間,阿里原有的到店業務“口碑”經歷多次調整與合并,最終于2023年3月并入高德,并在2024年高德與抖音合作后逐漸淡出視野。雖然口碑品牌未能復活,但阿里還是沒有放棄到店業務,才有了今天的高德掃街榜。
值得一提的是,高調推出掃街榜或許只是第一步。
據報道,餓了么正在部分城市內測到店業務,未來可能與高德榜單形成協同。阿里的優勢在于龐大的生態體系,業務間若能有效協同,將釋放巨大潛力;但劣勢也不是沒有——組織架構復雜,內部資源聯動挑戰也不小。
面對高德的強勢切入,美團不得不兩線作戰。
大眾點評自2003年創立,2015年與美團合并后仍保持獨立運營,憑借20年來積累的超5億條用戶評價和百萬級達人內容,構建了深厚的內容護城河。盡管用戶時常有抱怨評論的質量,但目前尚未出現能夠完全替代它的平臺。
![]()
圖源:網絡
更何況,高德掃街榜目前也面臨諸多質疑:缺乏真實評價與互動氛圍,難以滿足個性化需求;“熟店不導航”導致行為數據盲區;如何防范商家通過優惠誘導用戶行為等。正如一位用戶所言:“真正常去的老店,誰還會天天導航?”
目前,市場格局正在進一步復雜化。京東于7月被曝出正在拓展到店團購業務,雖然目前仍以快餐品牌為主且需要外賣業務協同;抖音、快手則憑借短視頻種草和算法推薦機制,持續侵蝕傳統點評平臺的份額。
各平臺都在試圖解決行業核心痛點:如何在規模擴張中維持內容真實性,在個性化推薦中保持公信力。
從商業本質看,這場競爭正在重新定義本地生活的價值分配方式。決策入口意味著流量分配的權力,而可信度將成為未來競爭的核心壁壘。高德試圖用行為數據重構信用體系,美團則通過AI凈化傳統UGC模式,雙方都在探索下一代本地服務平臺的可行路徑。
筆者認為,現階段,高德掃街榜并非要顛覆大眾點評,而是提供另一種參考。它更像“熱門榜”,幫助用戶發現新店,但還不足以完全替代基于豐富UGC的深度決策。兩者關系更接近互補而非取代。隨著AI技術的持續演進和行為數據模型的不斷完善,未來很可能出現更加智能的決策解決方案。
本地生活市場超35萬億元的規模(其中到店業務占比超60%),確保了這場競爭的戰略價值。未來的贏家,或許并非單一模式的絕對勝出,而更可能是雙軌并行的生態融合:行為數據修正內容偏差,用戶評價豐富決策維度,AI成為動態平衡的仲裁者。
但無論技術如何演進,本地生活的核心終將回歸到真實體驗的價值重構。當前的混戰僅僅揭開了序幕,真正的競爭,在于誰能夠率先構建出一個讓商家回歸服務、讓用戶安心選擇、讓數據真實流動的新商業生態。
參考資料:
1、《高德上線掃街榜,不能全靠“導航”》驚蟄研究所
2、《對標大眾點評,高德地圖上線“高德掃街榜”》財聯社
3、《掃街榜,為何是線下服務信用創新?》新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