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半導體,從來不缺熱點。
9月17日,英國《金融時報》刊發重磅報道:中芯國際正在測試首款國產深紫外侵沒式(DUV)光刻機;
英偉達違反反壟斷法,被有關部門調查;
阿里平頭哥自研AI芯片,亮相《新聞聯播》,該芯片在部分重要參數上比肩英偉達的H20芯片,并超過A800芯片;
華為全聯接大會披露預計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昇騰950PR芯片,四季度推出昇騰950DT,2027年四季度推出昇騰960芯片,2028年四季度推出昇騰970芯片……
整體看近期半導體行業催化頻頻,國產光刻機相關消息較為重磅,作為半導體國產化最核心的環節,此前國內高度依賴進口,一旦取得技術突破,國產光刻機有望出現產業化拐點,有望迎來先進制程加速發展。
從行情看,本周以來,半導體設備板塊領漲,這并非偶然,而是市場在用腳投票,選擇更具確定性的方向。
我們稍微梳理一下近半年來半導體各細分領域的表現,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設計、封測、存儲等板塊漲幅靠前,而設備材料雖然業績高增長,但近三月股價漲幅卻相對半導體(申萬)指數落后11個百分點。
![]()
數據來源:Wind,數據區間:2025.6.2-2025.9.1。
這種“業績與股價的背離”,恰恰是市場機會的溫床。
要知道,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是整個產業鏈的“賣鏟人”。芯片再先進,也得靠光刻機、刻蝕機、薄膜沉積設備來制造;再精密的工藝,也離不開高純度硅片、電子氣體、光刻膠等材料支撐。可以說,沒有設備和材料的突破,就不可能有芯片制造的自主。
而過去幾年,正是在國產替代的強力驅動下,國內半導體設備企業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訂單持續放量,營收和利潤雙雙高速增長。以科創半導體持倉股為例,權重前15的持倉股中,8成以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在30%以上,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為正。這一數據有力印證了半導體行業,尤其是聚焦設備與材料等上游環節的硬科技企業,正處于高速擴張周期。
營收的強勁增長反映出下游晶圓廠擴產與國產替代加速帶來的真實訂單放量,而凈利潤的普遍提升則說明企業在規模效應和技術突破的雙重驅動下,已邁過技術爬坡期,進入盈利兌現階段。這不僅是市場空間持續擴大的直接體現,更彰顯了國產半導體產業鏈從“政策輸血”向“內生增長”轉型的堅實步伐。
科創半導體持倉股中報業績一覽
![]()
數據來源:Wind,各公司公告。以上個股僅作為舉例,不作為推薦。
但股價卻沒有完全反映這種成長性。這背后,是市場對“國產替代速度”和“技術壁壘”的擔憂。
然而,未來隨著中芯國際、華虹等晶圓廠持續擴產,以及更多像阿里、華為這樣的企業加入自研芯片行列,對國產設備和材料的需求將呈指數級增長。而目前國產化率仍處于較低水平(多數在20%-30%),替代空間巨大。
因此,設備材料板塊的“滯漲”,正在被基本面和產業趨勢快速修正。它們不僅是國產替代的“基石”,更是下一階段行情的“價值洼地”。
所以,當大家都在追逐AI芯片、大模型這些“臺前明星”時,別忘了,真正支撐這場科技革命的,是那些默默耕耘在“幕后”的設備與材料企業。下一波主升浪,很可能就從這些“賣鏟人”身上率先點燃。
從資產布局來看,科創半導體ETF(588170)完美契合科創板(20cm)+半導體材料設備這一主線,有望成為抓住后市補漲行情的有力抓手。
科創半導體ETF(588170)標的指數正是科創板推出的首只聚焦科創板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的指數,其中半導體設備含量超60%,半導體設備+材料含量超84%,為目前半導體類ETF中含量最高。
![]()
數據來源:iFinD,截至2025.8.28。
前十大權重股中匯聚了中國半導體設備與材料領域的核心龍頭企業,具備極高的投資價值。這些優質企業不僅占據產業鏈上游核心地位,且普遍展現出強勁的業績增長勢頭,共同構成中國半導體自主化進程的“硬科技”支柱。
![]()
數據來源:中證指數公司。以上個股僅作為舉例,不作為推薦。
同時,科創半導體ETF(588170)也是全市場首只跟蹤科創半導體材料設備指數的ETF,目前場內規模最大,不失為半導體投資的優選。(注:規模數據來源:Wind,上交所,截至2025年9月1日,科創半導體ETF規模為5.19億元。全市場同類第一指全市場跟蹤上證科創板半導體材料設備指數且上市交易的ETF產品中對應數據位列第一。)
![]()
科創板特別風險提示:本基金的基金資產可投資于科創板,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特殊風險:流動性風險、退市風險、股價波動風險。
風險提示:1.以上基金為股票基金,主要投資于標的指數成份股及備選成份股,其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科創半導體ETF屬于中高風險(R4)品種,具體風險評級結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銷售機構提供的評級結果為準。2.本基金存在標的指數回報與股票市場平均回報偏離、標的指數波動、基金投資組合回報與標的指數回報偏離等主要風險。3.投資者在投資本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和《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認識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4.基金管理人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本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價格波動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6.中國證監會對本基金的注冊,并不表明其對本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也不表明投資于本基金沒有風險。7.本產品由華夏基金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8.本內容提及的個股不構成個股推薦。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