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柯橋區迎來高校開學季。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浙江樹人學院楊汛橋校區、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柯橋校區三所高校相繼開啟新生報到工作,新生們帶著青春活力來到“國際紡都”。歷經十余年發展,柯橋區在校學生規模突破2.5萬人,這些高校不僅為柯橋增添了濃厚的知識氛圍,更成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
以“融”為媒 激活區域經濟新動能
9月13日,浙江樹人學院楊汛橋校區內一派熱鬧景象。3377名2025級新生們攜帶著行李,懷揣著夢想,陸續來到學校報到,校園內處處洋溢著蓬勃朝氣。
![]()
投資學專業大一新生傅正楠一走進校園就感受到濃濃的熱情。“校園環境優美,面積廣闊,學長學姐們的幫助和指導都非常周到。”她說,期待自己在大學四年里學習專業知識,努力考取資格證書,為未來職業發展奠定基礎。新生家長王勤勤在參觀完校園后連連稱贊說,學校的學習環境和生活條件都比想象中還要好,特別是宿舍設施很完善,校風學風令人印象深刻。
據了解,浙江樹人學院楊汛橋校區占地面積約1230畝,2016年落戶柯橋,目前在校學生規模已達1.1萬余人,成為柯橋區內重要高等教育基地之一。為方便新生出入,學校專門開設校內通勤巴士和接駁車,并采用數字化迎新舉措,實現一站式便捷報到。
今年,浙江樹人學院楊汛橋校區發展迎來重要突破——公共管理學科專業成功獲批碩士學位授予點,這標志著學校辦學水平邁上新臺階。“柯橋是塊風水寶地!”該校學生處副處長金文君感慨道,自從在柯橋辦學之后,學校規模擴大,社會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據了解,浙江樹人學院楊汛橋校區把“融”的理念始終貫穿于教學科研全過程,學院依托43個本科專業與柯橋科技創新中心,近年來完成14項關鍵技術的成果轉化,并獲得41項專利授權。學院還精心打造出“鄉村美育‘藝’課”“星火宣講團”等校地合作品牌,形成“教育-實踐-反饋”的產學研閉環。
金文君還特別提到,近年來,學校充分利用學科特色,深化與地方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的多層次合作,通過“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為地方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以“農”為筆 繪就山區共富新畫卷
9月15日,作為省內唯一“農”字號高職院校,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柯橋校區在平水鎮迎來首批1400余名2025級新生。新校區新面貌,該校以開學季為新起點,通過校地深度融合,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
校園內,靈活公交車來回穿梭,滿載著一批又一批新生和家長抵達報到點,處處洋溢著開學的喜悅氣氛。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新生田進城拖著行李漫步校園,眼中充滿期待。他說,學校環境非常好,空氣新鮮,教學設施也很完善。希望自己能在這三年里學好烹飪知識,不斷提升廚藝水平。來自寧波的家長潘曉雯則對校地聯動的溫情服務印象深刻:“老師、志愿者熱情周到,讓我們倍感安心。”她說,希望女兒能夠在這里打好專業基礎,未來有機會繼續深造。
據了解,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柯橋校區占地面積100余畝,總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教學樓、圖書行政樓、實訓樓、體育館等11幢現代化建筑依山傍水而建,各種農業元素巧妙地點綴在建筑外觀和校園文化景觀之中。目前,現代農業學院與旅游烹飪學院的12個專業學生總數達3000余名。
作為學校落地柯橋后的首次新生報到,迎新工作創新采用“鎮校聯動”模式。學工部副部長宋堅介紹,平水鎮公安、團委、婦聯等部門聯合組建了百人志愿隊,確保迎新工作有序高效。
據介紹,學院以“一校兩區”戰略為支點,將專業優勢充分融入到地方產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該校柯橋校區管理辦公室主任鄭鋒表示,接下來,學院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師資科研力量,服務柯橋南部山區相關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做出應有貢獻。
以“智”賦能 構筑產學研協同新生態
9月18日,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將迎來3637位2025級新生報到。這幾天記者看到,校園里迎新布置已陸續到位,部分高年級學生已提前返校,為迎新做好準備。“今年我們引入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作為迎新大使,AI輔導員將全程陪伴新生適應大學生活,這是擁抱智能時代的重要舉措,相信會給新生留下美好的入學記憶。”之江學院學工部部長王海江介紹了今年迎新亮點。
![]()
今年恰逢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落戶柯橋的第12個年頭。經過十余年深耕發展,學院已深度融入柯橋經濟社會發展脈絡,成為推動當地產業升級和創新驅動的重要力量。
作為柯橋引進的首所高校,學院始終堅持以“人才之芯”驅動區域創新發展,連續四年舉辦的“之江拍”科技成果拍賣會累計成交金額達6890萬元,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工大柯橋眾創空間涵蓋建筑、紡織、科技等多個領域,大學生創新創業園成功培育300余家工作室,為活躍區域經濟注入新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學院的服裝設計畢業秀第三次亮相柯橋時尚周,314套創意作品為當地紡織產業增添了年輕色彩。同時,該校與柯巖街道、湖塘街道開展校企地融合型黨建,讓青春風采綻放在基層關鍵領域,為藝術鄉建再續澎湃新潮力。今年新增的集成電路、先進功能材料等專業,更是靶向對接柯橋區新興產業發展需求,未來將有效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我們將深化‘企業專家進課堂、師生團隊進企業’的雙向互動,讓人才培養真正扎根柯橋發展沃土。”王海江說。
從平水鎮的青山綠水到楊汛橋的科創沃土,再到之江學院的產學研融合前沿,三所高校以開學季為新起點,通過高素質人才培育、校地深度融合和科技創新賦能,合力擘畫區域經濟與鄉村振興的新圖景。
柯橋傳媒集團 全媒體記者何倩霞/文 呂鋼/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