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紙房子》前,看見簡介里的“中式校園背景”“不那么美滿的家庭”,我很擔心這是一部無病呻吟的青春疼痛作品。
![]()
游戲是視覺小說類型,除了鼠標點點點、做出選擇進入不同支線以及閱讀文本以外,沒有其他玩法。它更不是投入了大量精力金錢的“大作”,從計劃制作到在Steam上正式推出,兩個人的制作組只用了一年時間。
現學現賣的程序導致游戲出現了不少Bug,有些玩家反饋完全沒辦法啟動游戲,有的人打開游戲但一直黑屏。存檔讀檔卡頓,有時候左下角主角的頭像還會消失。
![]()
但它確實小火出圈了。
1
上線一個月,《紙房子》已經收獲近4000條評論,其中96%是好評。我花了一點時間全通了游戲,發現它的確是一部青春疼痛作品,只不過它的落點并不聚焦于“校園愛情”。
游戲無論是場景還是人物立繪,都使用了黑白配色的美術素材。一方面渲染略有悲傷和壓抑的氛圍,另一方面,黑白畫面造就了一種復古感,在推進流程時,總讓人覺得是在“回憶”這段故事。
![]()
故事圍繞17歲的高二女生趙穎展開, 在描述到她的家庭時,是“東亞父母”“原生家庭創傷”設定:又到春節了,總是要回到那個有父親和張阿姨的家,要繼續過和同父異母的妹妹擠一張床的生活。
學校里為數不多的兩個朋友,一個一直在戀愛,一個正在準備出國,看來看去,好像無人可傾訴。身在五線城市的普通高中成績不上不下,那個虛無縹緲的未來似乎也看不見。
![]()
在這些設定里,最直觀戳中很多人的是“五線城市”背景。比起大城市,小地方來來回回能夠去的地方只有那么幾個,生活簡單且重復。
《紙房子》的陳水市取材自四川自貢,由于故事發生的時間設置在2018年,并不是遙遠的過去,所以許多場景比如華商、東方廣場、奶茶店都能一一找到對應,這勾起一些人的回憶,也吸引了一部分玩家去到線下打卡。
正是因為游戲背景和現實生活的強關聯,有玩家表示“這里每個地方都有我難受的回憶,很容易代入自己”。
![]()
因此也有人說,也許自貢真的是一座青春疼痛的“痛城”,畢竟“青春疼痛文學三巨頭”之二,饒雪漫和郭敬明也是來自自貢。
不過,能讓“青春疼痛”題材多年以來經久不衰的,并不是文章內容本身或優質,或低俗狗血,而是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或多或少在那個階段都會感到“傷痛”,《紙房子》就抓住了這一點。
2
相較于其他作品,《紙房子》贏在了貼近生活。
趙穎就是一個普通高中生,一切事件都基于這一點進行展開。沒有架空、懸浮、沒有超能力也沒有金手指。文本沒有一味地描述苦難,也看不到爽文情節。游戲內會寫到趙穎受到家暴,在家中被當作透明人邊緣化,也會詳細寫她在學校里仍然有與她同仇敵愾的朋友,和關心她的老師。
![]()
這反而成為了爭議點。
一部分玩家非常心疼主角趙穎,她在家里得不到來自家長的疼愛與關心。父親買下了新房子,趙穎原本滿心歡喜以為自己就要擁有一個獨立的房間,結果卻還是被推去寄宿,住八人寢。妹妹吵著要養小狗,趙穎買下送給妹妹后,除了趙穎回家時偶爾照料一下小狗,其余人好像也不把小狗當回事,小狗死了也只是淡淡地說“它也算過了幾天好日子了”。
![]()
缺失的愛,宿舍里的霸凌,和即將道別的好友吵架,與母親相見卻不相認,寵物的死亡,這些或大或小的事情,非常輕松就能將17歲的趙穎擊倒。
這也是為什么會有評論說:“每個人都可以從《紙房子》領到一個屬于自己的應激創傷。”
我瀏覽到的第一條關于《紙房子》的貼子,就是有人說自己玩得太痛苦,以至出現軀體化的癥狀。而在游戲Steam的評測區,類似的長篇大論也不在少數。
![]()
的確,游戲中的種種情節,無論是家庭,校園,還是朋友之間的相處,總能勾起一些成長中細碎的、快要遺忘的記憶。玩家一邊在體驗趙穎17歲人生的同時,又將自己青春時期的或許早已遺忘的痛苦反芻了一遍。
![]()
但另一方面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評價《紙房子》在這方面有些無病呻吟,那些痛苦確實存在,但遠遠談不上是多么深刻,而是輕飄飄的,所以難以理解趙穎為什么在一些結局里選擇與家庭同歸于盡。
趙穎的家庭沒有負債,她聰明、漂亮,有很多人喜歡她,只要認真學就可以考一個不錯的分數。有很真心的朋友,其中一個還是正宗的千金大小姐。即使在學校里遭遇了霸凌、被傳謠,也很快反擊成功,甚至劇情里對于這段反擊的描述還有些“爽”。現實里有這樣處境的人,很難這么快反擊。家庭有問題的話,住校反而是一種逃離的方式,為什么要抗拒呢?
![]()
這類“青春困境”題材總會出現類似的兩方討論。
趙穎和電影《狗十三》里的主角李玩有著相似的境遇。同樣是單親家庭跟著父親,李玩有同父異母的弟弟,有被丟掉被拋棄的小狗,自己總是被迫做出選擇,沒有能為她引導方向的人,沒有可以傾訴的人。
![]()
同時也有不能理解李玩“苦”的人。他們說,李玩的家里人至少還會對她的行為有所回應,她的家庭條件不錯,爺爺奶奶也疼她。而李玩的逆反,被當作是“家里慣的”,被評價為“真不孝順”。
但無論觀眾代入的是主角的視角,還是家長亦或是旁觀者的視角,只要產生共鳴引發討論,或許這些作品目的就已經達到。它們的核心并不是為了去探討主角是否有著足夠的痛苦和困頓,而是這種痛苦與愛之間構成的扭曲和糾結,以及這對于青春期的主角們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
換句話說,看似好像溫飽不愁,卻被一些細碎的事情擊垮,也是相當現實的情況。即便把劇情中的客觀家庭情況看作是“不算糟糕”的證據,也無法忽視從中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恨與痛苦,他們本就是交織在一起的。
3
在我看來,對于《紙房子》這樣小體量的視覺小說,它沒有讓校園題材中的愛完全落到戀愛上就可以及格了。
在原生家庭故事之外的內容里,趙穎在學校有關心她、維護她的老師賀亞紅,有多年的死黨王藝菡,有一直想要跟她做朋友的小透明陸婷,還有能夠偶爾開導她的鄰居姐姐徐敏敏。
![]()
她可以向這些人身上寄托一些情感,但是所有線的結局,好像都不如預想中來得爽快。這些出現的角色看似夠成為趙穎生活中的救命稻草,但又沒有辦法解決她在家庭和學校中遇到的所有問題。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這些出現的角色都并非是趙穎的同路人。
![]()
所以在各種視頻討論的評論區里,總可以看見有人如應聲蟲一樣打下重復的話:“趙穎,到底要怎么樣才能讓你幸福?”
很多人對于故事的不滿,就在于他們希望有一個趙穎靠自己掙脫出來,改變境遇,最終獲得救贖與幸福的結局。
這未嘗不是玩家的一種情感投射,但很可惜游戲的標題就已經注定這是個無解的話題。
游戲中的趙穎小時候喜歡折紙,而紙房子也是她對于家庭的美好幻想,就像游戲的英文名Sweet Home,趙穎期盼著自己擁有一個甜蜜的家。但紙糊的房子輕飄飄的,沒有任何庇護作用,風一吹就垮了,一點火星子就會化為灰燼。
![]()
17歲的趙穎對這個世界了解的太少,視角太矮,對于未來的想法很簡單,只能看到面前的一畝三分地。不過就像劇情中徐敏敏說的:“兩年對你來說是生命中的八分之一,等你長大一點,27了,兩年就只是你生命中的十五分之一了。”
等到了那個時候,再回過頭來看青春期時期,曾經覺得天大的事情,可能也會覺得沒那么可怕,可以輕輕放下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