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00多位業主,當初怎么也想不到,他們等來的不是財富回報,而是一場長達十多年的等待;2個多億的購房款,與青島中央廣場一起,被埋在了市北CBD核心的大坑里。
![]()
▲青島中央廣場現狀
站在市北CBD的街頭,四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一派繁華景象。但在連云港路和敦化路交匯處,有2個被圍擋隔離起來的大坑,卻顯得格外刺眼——這就是號稱要打造“亞洲最大純地下商業項目” 的青島CBD中央廣場遺址。
![]()
▲青島中央廣場現狀
13年過去了,這個項目從當初的雄心勃勃,變成了無人接盤的爛攤子。這場持續多年的爛尾鬧劇,究竟是誰之過?
![]()
▲青島中央廣場現狀
如今中央廣場的大坑,安全隱患叢生,深坑積水養魚、樓基長期漫泡,路面塌陷……嚴重危及相鄰建筑及敦化路安全。
1、
青島中央廣場大事記
青島中央廣場(項目現更名為中房大都匯58街區),位于市北CBD連云港路與敦化路交叉口,規劃約16萬㎡地下三層商業體,當時曾經號稱“亞洲規模最大、環境最優、業態最全”的純地下商業中心。
![]()
![]()
▲青島中央廣場渲染效果圖
2011年7月,青島華筑置地有限公司通過公開拍賣取得項目土地使用權;2012年10月正式開工。
![]()
![]()
2013年,公司大股東從項目抽走約3億元,導致資金鏈斷裂,工程停擺。此后項目多次更換施工單位、斷斷續續施工。
2014年5月起,項目已被多家法院查封。
![]()
2017年8月,青島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公告中央廣場項目已被法院查封,暫停辦理網簽手續。
![]()
2017年,中央廣場用垃圾回填項目,路面塌陷多次,至今仍存在安全隱患。2018年底,項目再次開盤,并更名中房大都匯,繼續售賣。
![]()
截至2021年,華筑置地多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拖欠業主和債權人款項逾5億元。
2、
業主13年的煎熬
青島中央廣場,從2012年前后開始銷售,一直到2018年還在銷售。當時的銷售話術,現在看來,幾乎全是“大餅”:亞洲最大地下商業、地鐵無縫連接、年回報率驚人……
![]()
![]()
▲青島中央廣場,當年的廣告宣傳
![]()
▲青島中央廣場效果圖
中央廣場十余載的爛尾,導致業主掏空積蓄、節衣縮食艱難度日,有人已抱憾離世。業主無奈第表示:“我們的要求很簡單,既然給不了房,那就趕緊給我們退款。”
然而退款之路艱難重重,項目開發商青島華筑置地,早已是一個空殼,資金鏈斷裂,根本沒有錢支付退款或繼續建設。工商信息顯示,青島華筑置地有限公司司法風險高達幾百條,沒有任何賠償能力。業主呼吁有關部門,加快資產處置,協調有實力的企業接手盤活,優先返還業主的購房款。
3、
巨坑何去何從成難題
面對中央廣場等爛尾樓,青島有關部門正在探索多種化解路徑,已推出停工樓盤專項處置方案,相關平臺公司也積極參與爛尾樓接管和開發,例如通過“以盤換盤”等方式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青島中央廣場項目,雖多次被推上處置日程,但至今未有實質復工或交付計劃。
![]()
▲青島中央廣場,項目部依然在堅守
目前該項目歷經兩次法拍流拍,但開發商華筑置地并不配合、移交資料緩慢,導致司法程序陷入停滯,重組寸步難行。
![]()
▲青島CBD與中央廣場的大坑
2022年11月,項目以“土地及在建地下工程”名義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首次掛牌,起拍價6.369億元,因無人出價而流拍。評估價9.1億元,起拍價比評估價低了近30%。2024年1月29日,第二次拍賣起拍價降至約5.095億元,競買仍無人報名。
為什么中央廣場即使打5.6折,也沒有人接盤?業內人士分析,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青島的商業項目已經基本飽和,尤其是CBD附近;再加上青島大多數的地下項目都半死不活,已經錯過了商業地產的好時候了。
二是這個項目面積太大,資金要求過高,對運營方的資金和運營能力要求都很高,一般公司吃不下,也運營不起來。
![]()
▲青島中央廣場,已經變成大水坑
青島地下商業項目似乎帶著某種“魔咒”,這些地下項目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位置很好,不是商圈就是CBD,但大多數都沒有發展起來,有的半途而廢,有的開業后倒閉,有的只能轉變為地下停車場。
隨著電商的興起,地上商業都已經過剩,誰還會特意去地下購物?或許,如一些業內人士所說,改造為地下停車場,才是大多數地下商業項目的唯一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