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近代文學、近代報刊是學術研究的新領域,報刊史料是學術研究新的增長點。目前,報刊小說資料、報刊詞話資料、報刊教育資料、報刊醫學資料、報刊地方史志資料等領域的輯錄已經開始系統化、規模化,獲得了較多關注與成果。
![]()
《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文獻錄》,梁冬麗、李嵐編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5年7月版。
而報刊小說理論文獻資料往往被視為報刊小說資料的附屬,且選輯多集中于上海報刊,故嶺南報載小說理論文獻資料往往被忽略,疏漏較嚴重。那么,全面輯錄、整理嶺南報載小說理論文獻資料,使之成為專門的課題,勢在必行。
一、本書緣起與目的
古代小說理論多依附于小說文本,形成帶有序跋、評點的小說刊本。明清時期小說已漸趨成熟,在創作過程中逐漸出現了小說批評活動,并形成相對固定的批評樣式:
一是小說批評者或是文人出于對作品的欣賞進行圈點或記錄閱讀感受,這就是最初的小說理論形態——批點;二是書坊主或作者或其他參與出版者為小說刊行添加的序跋;三是書商為廣增銷量組織專門的評點活動,或作閱讀引導,或作閱讀鑒賞。
總之,此時的小說批評還處于無意識、無規范的自覺生發中,而這些小說批評活動及其痕跡蘊含了古代小說創作的基本原理,成為中國古代早期的小說理論形態。
到了近代,小說批評之風依舊延續,并隨著刊載載體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形態。有些批評思想還夾印在各種小說廣告中,較難發現。
因為刊載載體變化,小說理論在形式上隨之出現了適應報刊載體的新變,呈現短、散、偏、新的形式特征。
目前雖尚無人對其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但早已有學者意識到近代小說理論資料的使用、閱讀或引用均極不方便,因此做了初步整理。代表性的成果如下:
![]()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
(一)陳平原、夏曉虹:《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該書選錄時間起于1897年,終于1916年,選錄范圍包括論文、序跋、雜評、筆記、廣告、書信等,凡能反映這一時期小說創作面貌及小說觀念變化的,均予選錄。選錄重點:
一是與這一時期重要的作家、作品有關的材料;二是小說雜志發刊詞;三是對西方小說的介紹及對傳統小說的重估。因為此時期小說理論主旨大體接近,所以該書著力搜集與小說藝術形式與技巧演變相關的文獻資料。
該書所錄材料去取比例,大致前較繁,后較簡。以其時間在前,論者不多,彌足重視;時間漸后,人能言之,選擇宜精。[1]
![]()
《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
(二)黃霖、韓同文:《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該書基本上以作者時代編次,共分上中下三編。上編自漢至宋元,以采自筆記、雜著者為主,主要論及神話、傳說、筆記、傳奇、話本等,系我國小說理論批評的萌芽階段;中編明清部分,以白話長篇小說的序跋為主,主要論及各類長篇小說以及多方面的小說理論問題,是我國小說理論的發展階段;下編自清末至五四,以單篇專論為主,論及問題更為廣泛和深入,系我國小說理論的成熟階段。
鑒于我國小說理論批評在明清以前尚處濫觴時期,數量少而分散;明清以后則漸趨成熟,數量多而面廣,故在選錄時采取“前松后緊”原則,即前期的編選尺度適當放寬,后期則從嚴掌握。[2]
![]()
《中國近代小說編年史》
(三)陳大康:《中國近代小說編年史》,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
該書選錄道光二十年(1840)至宣統三年(1911)共72年有關小說創作的重要事件。選錄內容包括新作品問世、已有作品再版、作家概況、重要理論論著、清政府關于小說的政策,以及小說出版機構等信息,并采用介于年譜與文學史之間的一種史料編排體例,按時間順序匯總各種資料。[3]
![]()
《歷代小說話》
(四)黃霖:《歷代小說話》,鳳凰出版社,2018年。
該書是第一部匯輯歷代小說話的總集。選錄篇章起于明代胡應麟將小說話獨立成篇的《少室山房筆叢》,終于1926年周瘦鵑、駱無涯編的第一本“小說話”《小說叢譚》。
該書所錄,大致以時間為序加以編次,分為三編:上編所錄的小說話,雖有獨立的品格,但尚附見于筆記、評點本之中;中編所錄,以開始獨立成編為標志,產生的大量有獨立品格的小說話,然當時雖有小說話之實,卻尚未用“小說話”之名;下編所錄,其主流則明確、自覺地運用小說話的形式,標舉“小說話”的名義,用新的報章雜志、新式印本等載體來加以傳播,使小說話的創作很快地形成高潮。[4]
陳平原、夏曉虹的《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具有開創之功。黃霖先生編著的《歷代小說話》收輯了自晚明到1926年間的378種小說話,對近代較為完備的《小說叢譚》等小說話著作加以整理。
![]()
《現代(1912—1949)話體文學批評文獻叢刊》小說話卷
但更為全面、具體的整理遠未完成,而有針對性地專門對某一地域或某一載體的小說理論文獻進行一網式打撈并進行多層次、立體化深入研究的工作,還需時日。
在對近代嶺南報刊小說文獻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與研究時,筆者發現嶺南報刊小說理論數量不少、質量不低,有些可補此前小說理論文獻整理或小說研究之不足,但除了吳趼人、梁啟超、黃世仲兄弟的部分常見理論文章之外,一大批報刊所載小說理論文獻尚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
有鑒于此,現隨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研究的深入,筆者搜獲不少偏、短、散而又有專題性、固定欄目登載的報刊小說理論文獻,集腋成裘,達20余萬字,亟待披露于學界,以廣研究之視野,以壯近代小說理論研究之聲勢。
本書響應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2022)以及“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2023)的精神,全面、系統匯編分散于近代嶺南報刊中的小說理論,為近代文學、區域文化與小說批評研究者提供資料,為向全社會普及報載小說理論所蘊含的近代思想文化精神提供系列文本。
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全面收集、整理、匯編近代發表在嶺南報刊上的所有小說理論資料,以見其規模,發掘其在文學批評與小說理論研究上的功用。同時引發整理、使用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的行動,并進行近代文學批評、探討近代小說理論形態、追溯西方小說理論滲入中國的過程,讓“近代”“嶺南”“先鋒”成為標簽,以見時代思想與地域文化特點。部分內容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僅供研究參考。
![]()
《近代嶺南報刊短篇小說初集》,梁冬麗、劉曉寧整理,鳳凰出版社2019年1月版。
二、文獻的基本特點
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資料,是近代小說創作學、批評學、傳播學的第一手基礎文獻。通過這些文獻資料,可以追溯現代小說生成的過程,因為這些資料反映了近代小說具有古今中外過渡性的特點。
(一)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資料的存量較大
目前筆者基于實地調查、訪查的第一手資料,收集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文獻20余萬字。他書涉及報刊小說理論,但罕見嶺南報刊小說理論,多收錄邱菽園小說理論或《中外小說林》《外書》欄目中的部分篇章等。本書則專刊嶺南報刊小說理論,眾多小說理論文獻首次被發掘,在小說理論研究史上達到突破性發展。
![]()
《近代報刊視野下中國小說轉型研究》
本書一方面實現了小說理論研究范圍的突破,廣泛收錄各種小說批評形式;另一方面實現新史料的突破,首次披露了一批新的小說理論文獻。
(二)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家多用筆名且兼具多重身份
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家多以筆名示人,起初受古代小說創作觀念影響。因古代小說地位低下,創作者不以真實姓名傳播,近代初期無論是小說創作還是小說批評也延續這一傳統。
隨著小說地位的提高、思想的解放,逐漸出現一批彰顯姓名的小說家、小說批評家,然而仍有部分小說批評家以筆名示人。此時以筆名掩藏身份似乎與政治有關,這部分小說批評家常常借批評小說來針砭時弊。
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家往往兼具多重身份。他們既是報刊創辦者、編輯、主筆,也是小說家、小說批評家、革命者,學貫中西。因此他們的小說理論常能達到較高的思想價值、理論價值。如黃世仲兄弟是報人、小說家,也是革命家,其小說理論關注時事,注重啟迪,具有進步性。
(三)近代嶺南報刊理論資料與近代嶺南小說創作存在互動關系
近代嶺南報刊廣告刊載了大量的書籍廣告,其中小說廣告遠多于其他類型的書籍廣告。這說明當時社會上小說大受歡迎,且偵探題材、社會題材、感情題材、政治題材是售賣最多的種類。這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審美趣味,也刺激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文獻錄了當時同類題材小說的創作。
大量小說理論與小說創作呈現互動生成的態勢。例如,大量小說理論都注意到翻譯小說“起首突兀”的創作特點,逐漸在嶺南自著小說中也出現了一改古典小說敘事時間的作品,如《九命奇冤》。
![]()
《晚清報刊與小說傳播研究》
另外近代小說創作呼應小說界革命的主張,常以啟蒙思想、變革社會為旨歸,小說理論也關注到社會思想的變革,小說創作與小說理論互動,促成了社會題材小說熱度的提升,尤其是近代嶺南出現了一系列社會小說,如《剪辮夢記》《廿載繁華夢》《煙豬》《錯認夫婿》等。
(四)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資料反映了時代特征
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資料對時代思想、批評形式、批評內容等多方面作了回應。
首先,在“小說界革命”浪潮的推動下,近代小說承擔起改良社會的重任,而近代小說理論也自覺承擔起推動社會變革的政治任務。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蘊含著啟迪民眾、解放思想、變革社會的內容;同時,在小說理論中引入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關注人類心理,弘揚中國精神。
![]()
《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研究》,梁冬麗著,鳳凰出版社2022年12月版。
其次,嶺南報刊小說理論形態反映了當時小說理論形態的普遍性,即以報刊為載體,從詩評、雜評、論說等形式逐漸向專題論文過渡。
最后,嶺南報刊小說理論反映了時下小說批評的內容。盡管到了近代,古典小說批評仍是小說理論批評的主流,尤其是對金圣嘆、曹雪芹等作家和《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等作品的批評,以及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與肯定。
(五)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資料具有地域性
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資料有地域性。這些小說理論指導著嶺南小說家的創作活動,引領小說家的創作思想。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的作者多為嶺南人,且所批評的小說符合嶺南人閱讀趣味,其批評內容,主要體現在關注嶺南社會問題,如述奇評《錯認夫婿》中粵地“不落家”之風,嶺南鴉片問題,粵地賭博問題,女性解放問題,學界、政界、商界腐敗現狀等社會問題。
三、整理與出版的價值
從總體上看,開拓新領域、開發新文獻與具體化、專題化是近代小說理論書籍出版的趨向。本書是與之平行的新領域、新文獻,既有融合、交叉點,也有新的延伸與拓展,是富于具體化、專題化的選題。
![]()
《嶺南文學史》
(一)從學術思想價值上看,有新的思考與新的觀點
1. 小說廣告也是小說理論批評資料。近代嶺南報刊小說廣告是研究小說營銷史、傳播史的第一手資料。
2. 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資料是研究西方小說及其理論影響中國小說創作與小說思想意識的載體。
3. 這些理論文獻反映了中國小說創作及其理論的近代性特征。小說的功用從“適俗”“導愚”變成了“新民”的工具,而小說的地位也從“叢殘小語”變成了“最上乘”的文學樣式,小說理論的吶喊與鼓吹,則起到助推的作用。嶺南報刊小說理論在古今相承、中西融合上,貢獻尤多。
![]()
《晚清時期報刊小說的新聞化研究》
4. 這些理論文獻反映出嶺南是報刊的發祥地及報刊文學繁榮的重要區域的事實。20世紀初小說興盛及其理論發達與近代社會變革有直接的關系,因為活躍在嶺南的資產階級維新派與革命派,紛紛利用“小說界革命”的思想成果來宣傳政治主張,以便開通民智,興發愛國思潮,挽救民族危亡。嶺南報刊文學,尤其小說,是典型代表。
(二)從內容范圍上看,有獨特的考量
本書作為理論文獻總集,具有工具性的特點,可應用于近代小說及小說理論研究、嶺南小說及小說理論研究、嶺南文學文化研究等多個領域。既有工具性的價值,也有地域范圍、時間時段上的應用價值。
1. 時間范圍:借用歷史上常見的時代分類法,自1872年《香港華字日報》誕生以來至1911年間的報刊,都在本書的采輯范圍之內。
2. 地域范圍:在嶺南創辦與發行的近代中文報刊,都是本書采輯的對象。限于篇幅,嶺南人在其他地方創辦的報刊不在本書的采輯范圍之內,待他日另立專題輯錄。
3. 類型范圍:小說廣告、小說專題論文、題詠小說之詩詞、小說家傳記及其逸事,以及其他直接相關資料。
總之,整理、輯錄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的方法,可以應用到1911年以來嶺南地區報刊史料的整理,也可以推廣到整理嶺南人在其他地區或海外報刊上的小說理論資料。
綜上,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文獻數量較大,質量較高,又在載體、觀念、形態等諸多方面有新特點,既有文獻價值,又有文學理論批評價值,還有傳播學上的應用價值。從文獻學角度來說,全面集中整理是必要的;從文學理論角度來說,系統整理是研究的前提;從傳播學角度來說,宏觀大視野的通盤觀測,更有利于發現小說創作與傳播的規律。
![]()
《嶺南晚清文學研究》
凡 例
一、本書收錄的是1872年至1911年的嶺南報刊小說理論文獻。
二、“嶺南”是指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嶺以南。按當今行政區劃分,主要指廣東、海南、廣西一帶,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三、“報刊小說理論文獻”是指刊載于報刊中的涉及小說批評的各類文章,包括廣告、詩歌、雜文、專論、報道等,以廣錄博收為基本原則。尤其是小說廣告,既有理論批評的功能,也有傳播、營銷的內容,值得發掘。由于外國人早期在嶺南創辦的中文、外文報刊很少發表小說,因此不把這些報刊列入本書的收錄范圍。
![]()
《嶺南古代小說史》
四、本書收錄的小說理論資料形態多樣,包含小說廣告(報刊連載小說廣告、刊印發行小說廣告、代售寄售小說廣告等),批評小說的詩詞,小說雜文、小說話、小說評點、小說序跋、小說識語、小說專論等各類涉及小說批評信息的文章。其中部分小說有論及小說的文字,本書僅精選其中的部分篇章。
五、本書為登載報刊小說理論資料的報刊撰寫了提要。主要含:報刊出世廣告,報刊宗旨章程,報刊停、遷、復刊廣告,報刊代售、寄售廣告。這些資料雖與小說無直接聯系,但報刊宗旨影響小說創作主旨的提煉、類型的選擇、思想藝術的高低。
六、本書以報刊為單位,以報刊創刊時間為順序,按時間輯錄各報刊小說理論。每篇小說理論包含題名、正文、時間,部分有欄目名、署名。
七、凡在同一報刊多次出現且文字相同者,僅錄首見文,次出者僅作校對之用,其余不再注明;同一廣告出現在不同報刊,亦錄首見者。
八、統一時間標示。雜志統一使用年份加“第幾期”聯合表示,日報統一使用“年月日”方法,采用阿拉伯數字編號。統一在文后用括號標示。
九、譯名(書名、人名、地名等)和一些音譯造字,為尊重原作者和保留近代報刊用字排版原貌,照錄各報刊原來的書寫形態。如《魯濱孫漂流記》、卑斯墨克、墨克、卑斯墨、福爾摩司、昔士比亞、達你文、義大利、飛獵濱、撒遜連犿等。
十、廣東話、潮汕方言中某些特殊用字保留原字形,如嘅、唥、呾、佢等。貨幣單位照錄,如圓、員、仙、先等。
十一、一些古今同義且現仍使用之字,在不影響閱讀理解的情況下,照錄,以見彼時用語之風貌,助益語言學研究。如“紀—記”“板—版”“鈔—抄”“檢—撿”“譯—繹”“藉—借”等。
十二、錯字照錄并括注正字。漏字括注補齊。字跡不清者以□代之。
![]()
《嶺南俗文學簡史》
后 記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近代嶺南報刊小說整理與研究”的成果,是正確評估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的支撐理論文獻。
筆者自2015年正式開始編寫近代在嶺南定期出版發行刊物上的小說目錄,并對其相關文獻進行了長達近十年的深入爬梳。
![]()
《黃世仲小說創作研究》
由編寫近代報刊小說目錄開始,逐步辨析小說文體,剔除誤置小說欄目或摻入小說中的戲曲等其他作品。原本混雜的小說群體被梳理出來,近代報刊小說由原本模糊的印象變成了明確的對象,從文體外延上明確了近代小說概念的應有之義,慢慢形成了近代的“小說”意識。
從近代報刊小說目錄來看,長時間連載的章回體是小說,一兩期能刊完的短篇作品也是小說;中國人自己寫的是小說,翻譯自外國的作品也是小說。那么近代時人眼中的小說是什么樣子的?他們是如何描述小說的?他們是如何看待小說的?
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在塵封的文獻里,順帶發現了報刊上登載的有關討論小說、討論小說創作、討論小說閱讀、討論小說價值、討論小說藝術、討論小說社會影響力等內容的批量文章,從而在理論上逐步靠近了近代的“小說”內核。
在近代的刊物上,隨處可見的還有書籍銷售廣告,其中不乏銷售小說的價目,甚至是專售小說的列表,更有某書局所出版小說價目一覽表,日復一日,長盛不衰。
![]()
《晚清民國粵調唱本輯刊》,梁冬麗、楊雄冬、陳欣主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5年6月版。
又隨時可見,某小說連載完畢,已經結集成書,不日發售,價格若干,總發行地與代售點在某處,敬請閱者關注;某作品由某流行的小說作品的作者著成或翻譯完畢,已經付梓,已經刻印完成,該小說內容如何、情節如何、人物如何、思想如何,文字淺顯,婦孺可通,閱者快來,否則落后于人;諸如此類。
隨著這些散、短、偏的文獻不斷匯聚,逐步成冊,筆者終于摸清了出版界與營銷界的“小說”觀念。
作為《近代嶺南報刊短篇小說初集》的姊妹文獻錄、“近代嶺南報刊小說整理與研究”的后期成果,《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文獻錄》終于要面世了。由小說目錄下的注釋,逐漸變成研究的附錄,再變成體大思精而已無法作“附尾”的“副產品”,現在已經生成自身的體量,變成獨立的文獻錄,單獨印行,這個過程,歷時近十年。
![]()
《通俗小說“有詩為證”的生成及流變》
感謝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廣西師范大學社會科學研究處和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因為有他們的鼎力支持,才使這些隱入煙塵的文獻有得見天日的殊榮。
梁冬麗
完稿于世界讀書日前夕
2025年4月22日
注釋:
[1]節選自《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凡例。陳平原,夏曉虹.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1.
[2]節選自《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凡例。黃霖,韓同文.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 [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1.
[3]節選自《中國近代小說編年史》凡例。陳大康.中國近代小說編年史 [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1.
[4]節選自《歷代小說話》凡例。黃霖 . 歷代小說話 [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8:1—2.近代嶺南報刊小說理論文獻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