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國內外經濟環境影響,特別是房地產行業的逐漸沒落,我國金融行業發展趨勢發生明顯變化,各類金融企業的整體效益明顯減少,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
這樣的經濟背景和行業背景,使得當年異常火爆的財經類高校,從2020年開始逐漸跌落神壇,高考錄取分數線呈現下跌趨勢,截止到2025年,依然沒有觸底反彈。
從調查的數據來看,財經類高校的畢業生整體的薪資待遇確實不如以往,但相比于農林類高校和師范類高校的發展趨勢,財經類高校未來的發展前景明顯會更好。
畢竟未來國家經濟可能會再次繁榮,金融業會迎來發展期,包括金融學和會計學等專業的畢業生,目前都屬于錄取分數的低谷期,大膽的學生目前都已經開始抄底。
![]()
2025年財經類高校權威排名
根據2025年全國各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高校投檔分數線情況,我們今天以作為客觀的高考錄取數據作為財經類高校排名的標準,這樣也最方便學生和家長參考。
雖然財經類高校相比于輝煌時期的錄取分數線有所下降,很明顯感覺到法學(民商法方向)和會計學類專業依然獲得學生青睞,并沒有出現徹底崩塌。
根據全國物理類平均分數線來看,上海財經大學以620.06分的成績,位居全國財經類高校第一名,全國所有高校的第31名。這樣的位置相比于巔峰時期的第15名確實嚴重下降。
但目前來說仍然屬于末流985高校水平,上海財經大學也正在積極擁抱AI技術,除了傳統的財經類專業外,學校陸續推進金融科技、數據科學與大數據等專業建設。
中央財經大學618.81分位居第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613.61分位居第三。這兩所都是位于首都北京的211高校,相對來說目前央財和上財的分數都在伯仲間,但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卻已經逐漸掉隊。
![]()
受到全球貿易戰的影響,我國外貿行業同樣受到嚴重影響,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和就業薪資方面有所下降,特別是學校引以為傲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如今并不受高分學生青睞。
西南財經大學以597.71分位居全國第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593.43位居全國第五。這兩所同樣是財經類的211高校,但已經和“兩財一貿”有較大差距。
西南財經大學優勢是金融學、會計學、財務管理、精算學、經濟學、審計學等專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優勢在法學、工商管理、經濟學、財政學、行政管理等相關專業。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位居財經類高校第6名,全國物理類平均分數線達到568.94分,出乎大家意料。雖然學校的綜合實力難以達到前六的位置,但首都地理位置優勢,還有學校在專業方面的設置,能贏得全國各地學生青睞。
比如學校推出的會計學專業ACCA班和CPA班,都受到發達地區學生和家長的青睞。加上學校在京外主要是投放經濟學、人工智能、會計學等優質專業,比其他同類高校更有吸引力。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位居第7名,物理類平均分數線達到564.5分。上海地理位置優勢對于學校在全國的招生都有極大幫助,加上學校在上海金融界的口碑較好,錄取分數線較高。
學校每年都有大量畢業生到上海各級銀行、證券機構會計事務所等高薪單位就業,也擁有豐富的校友資源,所以學校的就業優勢會明顯好于部分老牌財經高校。
作為全國老牌重點高校,東北財經大學以561.41分的成績,屈居全國第8名。而同樣的老牌高校,江西財經大學則是位居財經類高校第15名,物理類平均分數線僅有536.5分。
這兩所財經高校在上個世紀80年代都赫赫有名,畢業生也主要是到各級財政部門和稅收部門工作。這些年受到地理位置影響,即使學校的學科評估依然表現優秀,但生源質量方面已經出現明顯下降。
如果將來沒有辦法成為雙一流建設高校,金融行業的繁榮又遲遲沒有到來,東北財經和江西財經可能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幸運的是,江西財經的統計學已經入選教育部“01計劃”,江西省也全力支持學校沖擊雙一流。
![]()
總體評價
通過以上的財經類高校投檔分數線排名來看,大家明顯更偏向于發達城市的財經高校,對于財經高校的實力卻并沒有那么在意。這也是大家歷年報考財經高校的基本理念。
經濟越發達的地區,才會有發達的金融業,才能為財經類高校畢業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而偏遠地區基本沒有金融行業,或者只能靠關系或資源才能就業。
因此,大家在報考財經類高校時,不要只看第三方機構發布的財經高校綜合實力排行榜,更應該關注財經高校的歷年錄取分數和地理位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