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股價大漲,創下四年來新高
如果要問近期互聯網巨頭們,誰最春風得意,答案中一定少不了阿里。
最近,阿里連打勝仗,AI、云、外賣等領域戰果頻出。這不僅讓團隊士氣大漲,也為阿里博得了市場的青睞。
9月11日,阿里巴巴美股股價大漲超8%,刷新2021年底以來的新高。
9月12日,港股市場強勢高開,阿里巴巴盤中漲近7%,股價一度創近4年新高,收盤漲5.44%。
![]()
![]()
圖源:騰訊微證券
是什么推動著這艘巨輪持續狂飆?
有行業人士認為,最直接的利好消息或許是9月12日,《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阿里和百度已經開始使用自主研發的芯片來訓練人工智能模型,且部分替代了英偉達的產品。
再加上此前,阿里發布的亮眼財報已經證明了它在AI+云上的巨大潛力。而且近期,阿里還不斷爆出新的驚喜。
如9月10日,高德掃街榜重磅登場,殺入美團腹地。
![]()
圖源:微博
上線當天,使用高德掃街榜的用戶(包括榜單、評分、評論)就超過4000萬人。
![]()
圖源:微博
要知道,第三方數據平臺顯示,此前大眾點評的峰值日活躍用戶約為3260.57萬。
如果數據屬實,那么高德掃街榜僅用一天時間,就在用戶數上將大眾點評甩在身后,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的美食榜。
據了解,高德掃街榜是依托用戶真實行為生成,在借勢海量數據的同時,也受到了多模態大模型的助力。
這一動作其實早有鋪墊。前不久,高德發布了新版 “高德地圖 2025”,并打出了全球首個基于地圖的 AI Native(AI 原生)應用的名頭。
![]()
圖源:高德地圖
這還沒完。9月12日凌晨,阿里通義實驗室又發布了新一代大模型架構Qwen3-Next(千問3-Next),主打優秀性能和超高性價比。據說相比上一代,訓練成本不到十分之一,再一次彰顯了阿里在AI領域的強勁實力。
除了自身的硬實力外,外部環境的東風也讓阿里這把火燒得更旺。
日前,美國科技巨頭甲骨文(Oracle)股價狂飆,盤中暴漲超42%,最終收漲約36%,單日市值暴增2440億美元(約合1.75萬億人民幣),創下自1992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
圖源:百度股市通
81歲的甲骨文聯合創始人拉里·埃里森,也因此“躺贏”,一度以3930億美元的身家超過埃隆·馬斯克,短暫地成為全球首富。
![]()
拉里·埃里森與妻子朱喬琳 圖源:微博
而其股價暴漲的原因,主要是和OpenAI簽署了巨額算力采購合同,以及未來云服務業務的強勁增長預期。
這一消息提振了全球市場對AI產業鏈和科技板塊的信心,讓AI的光芒進一步釋放,也照耀到了阿里等擁有AI及云敘事的巨頭企業身上。
![]()
阿里靠AI起飛
一場屬于耐心者的勝利
有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792.2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這一市場的規模會以35.9%的復合年增長率不斷擴大。
而面對這一歷史性機遇,阿里無疑是國內互聯網公司中沖在最前面的那一批。
當一些互聯網巨頭還在觀望、試探時,阿里已經通過一系列不遺余力的雷霆手段,瘋狂加碼以AI + 云為核心的科技平臺,揣著滿懷彈藥迎接AI時代的到來。
今年2月,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宣布,未來三年,阿里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于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這也創下有史以來,中國民營企業在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最大規模的投資紀錄。
而最新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阿里對AI+云的資本開支達386億元,同比增長220%。
過去四個季度,阿里巴巴在AI基礎設施及AI產品研發上的累計投入則超過1000億元。
大手筆且持續的投入,也讓阿里云得以充分承接暴漲的AI需求,業務加速增長。
阿里最新財報顯示,該季度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長26%,創近三年新高。AI 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八個季度三位數增長。
![]()
圖源:阿里巴巴
可以說,阿里的云智能業務已經初步進入高投入、高增長的正向循環。
而這并非一蹴而就,背后藏著阿里巴巴十數年磨一劍的厚積薄發。
2008年,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就決定要建立阿里自己的云計算系統。
2009年,阿里云計算系統“飛天”正式立項。從此阿里的云業務開始了艱難的征途。
而當時正是國內云計算領域一片荒蕪的時候。國內的移動互聯網也處于起步階段,運行的網絡都只有2G、3G,很多人連“云”是什么都不知道。對于阿里的選擇,外界也一直存在諸多質疑。
但科技產業從來沒有捷徑可走。如今回頭再看,阿里對云計算的布局顯然是明智的。正是因為多年的積累,阿里才得以在踏上AI風口后迅速起飛。
這也成了又一個佐證馬云長遠目光的成功故事。在阿里云論壇上,“飛天”云計算還被稱為“馬云真正的核武器”。
![]()
圖源:阿里云
不過,起點和終點之間必須翻過的重重山丘,我們也不能忽視。即使有核心人物長期力排眾議的堅持,但阿里在AI上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主編看來,這是一場懷揣著理想主義的豪賭,也必將是一場屬于耐心者的勝利。
![]()
馬云重回公眾視野
阿里的夢想永不破滅
近年來,不少曾退隱江湖的行業大佬重新活躍在公眾視野中,馬云便是其中一位。而他近期發表的觀點,多聚焦于AI科技領域。
去年4月10日,馬云在阿里內網發表了名為《致改革 致創新》的千字長文。這是他退休五年來首次發表長文,分享對公司改革創新及未來前景的思考。文中他指出,“AI時代剛剛到來,一切才剛開始,我們正當其時。”
同年12月,馬云又在螞蟻集團20周年慶典上,分享了對未來20年AI時代的見解。
他稱:“20年以前互聯網剛剛來到的時候,我們這代人很幸運,我們抓住了互聯網時代的機遇。從今天來看,未來的20年,AI時代所帶來的巨大的變革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因為AI會是一個更加偉大的時代。”
“AI會改變一切,但這并不代表AI會決定一切。技術固然重要,但是未來真正決定勝負的,還是今天我們為這個即將來到的時代做些什么真正有價值,而又是與眾不同的東西。”
今年4月,馬云又現身阿里在杭州的云谷園區,參加阿里云新財年啟動會,并進行內部演講。
他表示:“高科技絕不僅是征服星辰大海,更應該呵護人間煙火。”今天阿里云的資源和技術人才,既是發展云計算和AI的信心所在,更是責任所在。
在馬云看來,“未來不是讓AI取代人類,而是應該讓AI解放人類,更懂人類,服務好人類。”
![]()
圖源:微博
只能說,寶刀未老的馬云,看待這個世界的目光,依舊那么敏銳。
想當初,阿里巴巴成立不久,馬云就確定了阿里“要活102年”的愿景。
成立于1999年的阿里巴巴,夢想著跨越三個世紀,成為一家基業長青的企業,為社會創造真正的價值。
歷經多年變遷,無論是阿里巴巴自身,還是其所處的整個行業,都經歷了深刻的變革。
但令人欣喜的是,這家從互聯網早期一路走來的行業巨頭,在經過近年的一系列戰略調整后,依舊迸發著蓬勃的生命力,并再度躋身時代風口之上。
今后,阿里能否成功搶占未來行業變革的制高點,關鍵或許在于其能否在“AI + 云”領域實現更具標志性的突破,并將這份技術優勢轉化為覆蓋全生態的效率壁壘。
同時,也要看阿里是否能不忘初心,守住這份持續創造、不斷創新的創業精神。
作者 |楊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