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乎在每個城市的街頭巷尾,都有一道風景線:各種平臺的外賣騎手,面前一臺手機,背后一個箱子,游刃有余地穿梭在街邊。
人行道、主路、臺階上,甚至是犄角旮旯......無論是城市的任何角落,就沒有他們不敢去的地方。
只要腳下有一片地,他們就敢轟油門猛沖。
目前四大一線城市的外賣騎手所用的電動車,已經超過500萬輛。街上車流滾滾,騎手們萬馬奔騰,很是壯觀。
一些步行的市民經常遭遇騎手九曲十八彎似的駕車模式,冷不防就有可能被撞上。
在廣州,由于外賣電動自行車超速行駛帶來的交通意外人數劇增,各大醫院創傷骨科的患者中,有大概60%—80%都是這種原因導致的,傷者多數都是無辜路人,也有的是騎手本人。
大家對他們愛恨交織,卻又無可奈何:畢竟每個人都有可能點外賣,很多騎手又需要送外賣養家糊口。
真拿這些橫沖直撞的騎手沒辦法了嗎?
這不,廣州這兩天想出辦法了!
![]()
自今年9月開始,廣州外賣小哥的電動自行車,必須在新規施行之日起6個月內,掛上黃底黑字的專用號牌。
有人不理解了:外賣騎手瘋狂騎車的原因,是平臺的嚴苛懲罰,為啥要電動車找麻煩?
出臺舉措的單位解釋說:這是為了加強平臺的管理力度。用了專用號牌上的企業,都必須對騎手進行道路交通規則教育、培訓。讓他們心中有交規觀念,不能任性上路。
該單位預計:這樣一來,對于減少事故的發生將起到很好的作用。
事實果真如此嗎?
![]()
有網友說:要管理外賣騎手,必須從平臺源頭治理,嚴格整治平臺單次接單上限,就能從根本問題解決外賣員拼命跑違章原因。
外賣員哪個不是一次接個十來單的?
然后還壓低外賣配送單價,導致外賣員瘋狂接單、闖紅燈、瘋狂內卷。
每單只能賺2到3塊錢,想賺錢可不就得拼命?
很多人建議取消超時處罰,這樣大部分騎手就不會在路上瘋狂。
但也不排除另有一些捉急賺錢的騎手,為了多送幾單多賺點錢而拼命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完全不考慮安全。
還有人甚至提議趕快讓經濟好起來,然后多數騎手都去上班、甚至創業,不到送外賣這個賽道來卷,盡量少些人送外賣。
喔滴嘛,這是什么思路?
送外賣的人少了,他們不更得快馬加鞭?
![]()
有網友提議:一旦騎手因為交通事故出事,就去找平臺的麻煩,找平臺交罰款,這樣騎手的速度一定會慢下來。
啊?想啥呢?這么整的話,你信不信違章的電動車,能多到能把平臺搞垮?
為什么?
很簡單的邏輯:騎手為什么要去替資本家分憂?
說這么多,結論就一條,騎手飆車的現象,根本杜絕不了,除非那天這個行業被其他更高端的行業代替,比如無人機送外賣,比如便宜實惠的社區食堂。
只要點外賣的人少了,瘋狂騎手才會減少。
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