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富又又又升職了!
據北汽集團“大北汽”公眾號9月9日顯示,北汽新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國富已升任北汽集團副總經理,正式從地方諸侯,升級進入了集團核心決策層。
![]()
這是張國富一年以來的第三次升遷。2024年7月,張國富從北汽新能源常務副總經理升任總經理;2025年3月,其被選舉為北汽藍谷董事長,2025年6月任北汽新能源董事長。張國富也成為了近年來北汽集團晉升最快的高層領導之一。
劉宇晉升為北汽集團副總經理大約經歷了兩年。2020年7月劉宇任北汽新能源總經理;2021年1月升任北汽新能源董事長;2022年升任北汽集團副總經理。
我最早認識張國富,還是在2018年。那個時候他還是北京越野的黨委副書記,因此,習慣稱他為國富書記。2022年11月,張國富調任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經理、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務副總經理。
![]()
張國富的飆升始于2024年7月,正好是在北汽集團新任董事長張建勇到任后的第四個月。張建勇于2024年3月27日正式擔任北汽集團董事長,接替到齡退休的“躺平派”董事長姜德義。
張建勇上任第二天就去參加了雷軍的小米SU7發布會,與李斌、李想、何小鵬、魏建軍等人同框。此后,小米SU7便一炮而紅,成為了鬼火少年的Dream car,進入了汽車圈滅霸狀態。
很多媒體都說,張國富的飆升,是他在北汽新能源業績所致,但我并不這么認為。
2023年北汽新能源總銷量為92,172輛,同比增長83.69%,其中極狐品牌銷量為30,016輛,同比增長138%;2024年北汽新能源總銷量為113,860輛,同比增長23.53%,其中極狐品牌銷量為81,017輛,同比增長170%。可見,北汽新能源銷量的增長主要源自于極狐品牌。
而極狐品牌銷量的增長,一方面是因為基數太低,一方面是極狐品牌放棄了原來的高端定位,產品策略轉向更親民的價格區間。比如,新推向市場的新阿爾法S5、新阿爾法T5、考拉S等車型,售價基本都在10萬元以下,最便宜的極狐T1價格來到了6.28萬元起,與比亞迪海鷗、吉利星愿等成為了競爭對手。
北汽新能源雖然銷量大幅增長,但是上半年仍虧損23.08億元,毛利率為-5.47%。
其實,升職加薪,并不取決于你做了什么,而是取決于你還能做什么?向上管理永遠是升職加薪的不二法門。
不過,在張國富晉升為北汽集團副總經理后,另一個顯著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2024年4月,隨著北汽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張夕勇退休后,北汽集團的二把手就一直處于空缺的狀態,至今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
這種安排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北汽集團的決策效率。張建勇自擔任北汽集團董事長以來,確實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讓北汽集團展現出更積極的市場姿態。比如,提出“三年躍升行動計劃”,目標到2027年整車銷量破300萬輛,其中自主品牌年銷200萬輛,新能源占比超50%;大膽啟用年輕干部,推進干部年輕化,重用張國富、王昊等年輕實戰派。
但是,也存在隱患。國企的領導班子通常講究"配齊配強"。總經理(二把手)作為日常經營管理的關鍵執行者,其角色非常重要。長期空缺可能會產生權力過度集中、獨斷專行的現象,導致下屬只對領導個人負責而非對組織負責,形成人身依附關系。
老牌國企的轉型每一步都沉重而艱難。張建勇的集權改革與張國富的快速升遷反映了北汽求變的決心,但總經理職位的長期空缺也存在隱患。
北汽的“三年躍升”計劃雄心勃勃,但前路依然漫長。自主品牌尚未具備自我造血能力,而原來大血包——北京奔馳卻在快速失血,現實挑戰依然嚴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