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這4個樓層突然沒人買了?內行人揭秘:住著不舒心,賣也難!
現在買房,除了看價格、地段、面積、朝向這些,選樓層也得好好琢磨。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最近樓市里有 4 個樓層悄悄沒人愛了,成交量掉得挺明顯。懂行的人都說,這些樓層住著不省心,以后想轉手也麻煩。到底是哪 4 個樓層?為啥會這樣?這里面藏著啥門道呢?
![]()
現在樓市不算太景氣。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全國住宅銷售面積降了 4.2%。這種情況下,購房者挑房子更謹慎,對樓層的喜好也更明確。有個叫 “樓市觀察” 的平臺做了報告,超過 78% 的購房者會把樓層排進買房要考慮的前五件事里。
那到底哪些樓層不受待見了?好多房產經紀人都說,現在最難賣的就是頂層、一樓、4 層(或帶 4 的樓層)還有 13 層。這情況全國都有,一二線城市更明顯。
先說頂層。以前有人覺得頂層視野好、沒遮擋,挺喜歡的。但真住進去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北京有家房產公司的首席分析師李明說,頂層最大問題是夏熱冬冷,隔熱保溫不行。他們 2024 年查了 5000 戶頂層業主,夏天室內溫度比中間樓層高 3-5℃,冬天低 2-3℃。這直接導致空調耗電比其他樓層多 30% 左右。
除了溫度,頂層還容易漏水。上海有家物業公司的技術總監張工說,全國范圍內,頂層住戶因為屋頂漏水投訴的概率是其他樓層的 8 倍。特別是南方多雨的地方,一場暴雨過后,物業接到的漏水報修里,超過 65% 都來自頂層。
更要注意的是,頂層房子保值差。有個房產交易平臺的數據顯示,2024 到 2025 年,頂層二手房平均掛牌時間比中間樓層長 37 天,最終成交價平均比初始掛牌價低 8.7%,而中間樓層只低 5.3%。
再看一樓。以前一樓因為出門方便、可能送花園,挺多人喜歡。現在大家卻慢慢避開它了。潮濕是一樓最大的麻煩。住建部建筑科學研究院 2024 年的研究說,一樓室內相對濕度平均比二樓以上高 12-15 個百分點,梅雨季節能差 20 個百分點以上。
安全也是一樓不受歡迎的原因。公安部 2024 年的犯罪數據顯示,住宅入室盜竊案件里,一樓住戶被盜的比例高達 57.6%。另外,一樓隱私差、噪音大、采光通風也不好,這些都讓業主頭疼。
![]()
有個地產研究院的王教授分析,現在城市綠化率高了,健身設施也多,一樓 “出入方便” 的優勢沒那么明顯了。反而安全隱患、潮濕、蚊蟲多這些缺點更突出。從保值來看,一樓二手房的議價空間通常比中間樓層大 10-15%。
第三個遇冷的是 4 層或帶 4 的樓層,比如 14 層、24 層。這主要是因為傳統文化里忌諱 “4”,諧音像 “死”。雖然看著有點迷信,但市場數據能證明這事兒。某房產交易平臺 2025 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同一小區里,帶 4 的樓層房源平均成交周期比鄰近樓層長 23 天,成交價平均低 3-5%。
廣州有個干了 15 年的中介老李說,現在好多開發商干脆在電梯里不標 4,直接從 3 層跳到 5 層,13 層跳到 15 層,就是為了避開這個問題。尤其是高端樓盤,更在意這些細節。他手里帶 4 的樓層房源,問的人比其他樓層少三成,成交更難。
![]()
最后是 13 層。這個樓層在西方文化里被認為不吉利。隨著國際交流多了,這種觀念也影響到國內購房者。某大型中介公司的《2025 年樓層偏好分析》顯示,13 層房源在市場停留的時間,平均比 12 層和 14 層長 17%,成交價也差 2-3%。
不過對預算有限的購房者來說,這些 “不受歡迎” 的樓層可能是機會。北京某二手房平臺數據顯示,這四類樓層的價格平均比同戶型其他樓層低 5-10%,性價比挺高。要是打算長期自住,不怎么在意那些問題,選這些樓層能省不少錢。
上海有個張先生,剛以低于市場價 7% 買了頂層。他說自己知道頂層的問題,但看重價格優勢。為了解決溫度問題,他額外花 3 萬做了隔熱,效果不錯。漏水風險方面,他跟開發商簽了更嚴格的保修協議。總的來說,省的錢比后期投入多,覺得這筆交易挺劃算。
![]()
選樓層還是得結合自己的需求、經濟實力和能承受的風險。要是看重居住舒服和保值,中間樓層(5-18 層)通常更穩妥。要是預算有限又打算長期住,這些 “不受歡迎” 的樓層性價比高,但得提前想好怎么應對問題。
北大房地產研究中心的李教授建議,購房者別盲目追 “黃金樓層” 多花錢,也別因為小道消息就怕某些樓層。最重要的是根據家里的實際需求,選適合自己的房子。
現在大家選樓層更理性,也更看重居住品質,這其實是好事。你選樓層會避開這些嗎?有沒有選了這些樓層卻覺得超值的經歷?可以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購房故事,說不定能給其他購房者幫上忙。
本文章由齊家小編整理發布,部分作品來自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系小編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