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大學升本是上級領導、省市有關部門和專家、學校教職工共同努力的結果。不過,任何大事的成功,人和的作用至關重要,張云川、梅克保和譚仲池等領導對長沙大學的升本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決定性作用。
![]()
張云川。2001年5月,他在長沙大學現場辦公時決定:同意并支持長沙大學升本;長沙大學由教育局管理改為市政府直管,擴大了學校辦學自主權,為學校發展松綁;在學校周邊新征1800畝土地用于學校發展和建設;增加對學校的資金投入;動工修建洪山路,改善校園外部環境。明確把學校升本列為長沙市重點工作。
作為湖南省委副書記兼長沙市委書記,張云川的決定不但把升本從學校發展目標變成市委市政府決策并列為市委市政府工作重點,理順了學校管理體制,為學校升本創造了必備條件。而且他的省委副書記身份對推動省政府領導和教育主管部門支持和幫助長沙大學升本也極為重要。
梅克保。決策升本的現場辦公會僅僅過了三個月,張云川就調任代省長,梅克保接任長沙市委書記。后任不理舊事,否定前任是官場常態。但梅克保就任市委書記后仍然積極推動落實張云川代表市委市政府做出的關于長沙大學升本的各項決定,多次到學校召開現場辦公會,聽取升本工作進展匯報,積極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
作為湖南省委常委兼長沙市委書記,他工作之繁忙可想而知。但在學校升本前,每當我遇到困難需要得到他的支持時,只要給他打電話,他基本做到當天聽取匯報,并盡可能幫助解決。一把手的態度直接影響決定其他相關領導和部門,所以長沙市有關部門對學校升本工作一路綠燈。
譚仲池。作為長沙市市長,譚仲池在學校升本過程中直接抓資金調度,抓土地征收拆遷、抓重點工程和項目的落實。為此,他多次到學校現場辦公,督辦升本有關工作。
長沙大學地處城鄉結合部,土地緊張,拆遷和菜農安置難度大;校內有三條橫跨校園的高壓線,妨礙建設必須遷走,但涉及管理體制,需要直管部門同意和配合。此外,學校建設項目和學校南北兩條主干道洪山路、福元路的修建等涉及立項、資金調度等方方面面,難度很大。譚仲池市長均現場辦公一一督辦解決。
譚仲池市長是性情中人。記得為高壓線遷移一事,譚仲池市長開會協調了兩次,省直管部門強調新線路涉及土地征收等困難。為此,譚市長在第三次現場辦公會時動怒,說了硬話。結果三條高壓線遷移這件看似最難辦成的事情終于在他的督辦下得到解決。
教育部專家組到長沙市實地考察長沙大學升本工作,譚仲池市長代表長沙市匯報,專家們就學校存在的不足提出許多意見建議,一些參加匯報會的同志誤以為學校升本沒戲了。譚市長懇切且動情地表態,希望長沙大學的升本工作能夠得到在坐各位專家的支持和幫助,但是無論能否升本,長沙市都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長沙大學的發展。事后幾位專家和我交流時告我,譚市長的匯報和表態深深打動了他們,為長沙大學升本加分不少。
此外,分管教育的市委副書記歐代明、前后兩任常務副市長梁建強和趙小明、分管教育的副市長張偉玨、曹亞和其他許多領導及專家也都為學校升本做了大量不可替代的工作。
孟子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因為得到上級領導鼎力支持,上下左右方方面面關系和諧,2001年啟動升本工作到2004年5月教育部批復同意長沙大學改辦升格為本科學校這三年,是我調湖南工作后最辛苦、壓力最大,但也是最為順心如意的三年。
如果學校沒有升本要求,市委市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不會主動要求學校升本。但是升本所需資金、土地、理順管理體制、校內外環境整治與建設等諸多問題,沒有一樣僅靠學校自己能夠解決。回首往事,我很幸運能夠得天時地利特別是人和之助,實現了升本目標,做成了一件事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升本過程中得到上述諸多領導的支持幫助,我居然沒有請他們吃過一頓飯,送過一分錢禮物,更遑論禮金紅包!唯一感到遺憾的是,如果能夠再提前幾年啟動升本工作,長沙大學極有可能在升本后保留“長沙大學”校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