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月 10 日,在阿里巴巴 26 周年慶這天,高德正式宣布推出 “ 高德掃街榜 ”。
表面上是發布了一個榜單,但其實是發布一套區別于美團與點評的全新的 “ 店鋪評價體系 ”。
發布會上,高德地圖 CEO 郭寧宣稱:“ 高德掃街榜永不商業化,真實是榜單的核心生命力,掃街榜的核心目標就是真實反映用戶的選擇。”
高德做這件事,看起來很像 1900 年米其林輪胎創始人出版的供旅客在旅途中選擇餐廳的指南,即《 米其林紅色寶典 》。在那個信息還不是很發達的年代,這本紅色小書像美食圣經一樣代表著 “ 權威 ”。
然而,在現在的互聯網時代,走進一家餐廳前的決策因為各方聲音變得非常復雜,想分辨一家餐廳值不值得一試也確實不容易,高德想做的,或許也不僅僅是復刻 《 米其林紅色寶典 》這么簡單。
首先,具體來看這份榜單,簡單分為美食、景點、酒店三類,討論度和關注度最高的是線下餐飲商家相關的 “ 本地人推薦掃街榜 ”,包括煙火小店、輪胎磨損榜、多次前往、本地人愛去、老字號和熱門。
![]()
比如北京地區的煙火小店第一名是 “ 洪福亮酒家 ”,在高德上綜合評分 4.7 分,大眾點評上評分 3.9 分,大眾的評論區確實也提到了 “ 排隊人多 ”、“ 本地人推薦的小館 ” 等字眼。
雖然口味這件事情很私人,但當網友們發現各類評價體系在商業化的過程中 “ 水分巨大 ” 之后,互聯網一直流傳著 “ 3.5-3.9 分才是選餐廳的最優解 ” 的江湖傳說,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高德掃街榜的評分似乎還是有些可信度的。
實際上,在過去,雖然餐飲相關本地生活評價體系基于用戶的餐后評價,但其作假摻水的成本也并不高,收藏打卡寫好評送菜品、禮品已經是全行業的基本操作了,最終評分自然而然就不那么可靠。
而高德這次也給出了評分的詳細參考,包括用戶行為分和用戶評價分以及用戶信用分,其中用戶真實行為( 包含真實導航數、真實搜索數、真實到達數、真實收藏數 )以及用戶特征( 地域分布、導航里程、專程前往、回頭客 )等等共同決定了最終分值,確實是用戶 “ 用腳投票 ”。
目前來看,“ 掃街榜 ” 想為用戶提供另一份看起來更可靠的 “ 到店參考 ”。而關于阿里的 “ 到店 ” 業務,最早還有一張牌叫 “ 口碑 ”。
“ 口碑 ” 最初就定位于和大眾點評類似的生活服務平臺,但是被阿里收購然后并入淘寶之后發展一直不順利,中間甚至一度停止運營。2020 年 3 月,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口碑和餓了么會融合并調整為三個事業群:到家、到店、商家中臺和創新。同年( 2020 年 ),同樣是十一黃金周前夕的九月,高德也曾發布過本地生活榜單,當時叫 “ 高德指南 ”,覆蓋國內 350 個城市吃住行游購娛全品類熱門推薦。
當時,高德主打的也是 “ 真實 ”,表示依據高德地圖十億 “ 過來人 ” 的真實出行大數據,宣稱這是國內首個大數據出游指南。當時,高德正在試圖從 “ 地圖工具人 ” 向本地生活平臺轉型。
直到 2023 年,高德宣布和阿里本地生活旗下的到店業務口碑正式合并。如果說五年前只是試水,那此次高德 “ 掃街榜 ” 似乎是正兒八經集中火力,準備猛攻 “ 到店 ” 這塊業務。
據市場消息,“ 高德掃街榜 ” 項目組 6 月立項,并且啟用阿里巴巴杭州西溪園區 C 區 4 號樓,作為保密項目進行了整整 3 個月。目前 “ 高德掃街榜 ” 是阿里巴巴集團的高優先級項目( S 級項目 ),上一個類似級別的項目還是淘寶閃購。從到家業務的淘寶閃購到如今發力到店業務的 “ 高德掃街榜 ”,阿里正試圖構建一個完整的本地生活服務生態。
坐擁 1.7 億日活和 8.9 億月活的高德的轉型之路,其實蓄謀已久,也終于從 “ 掃街榜 ” 開始正式發力。
互聯網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對知危表示,讓地圖不再只是底層工具,而變成一種生活服務平臺,這是阿里一直想讓高德擁有的功能。“ 畢竟,其地圖導航使用帶來的大數據,可以從一個方面反映出人流走勢和消費取向,這是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所稀缺的,而阿里通過高德掃街榜,不僅可以提高高德的日常打開率,跳出即插即用、用完即拔的 ‘ U 盤屬性 ’,其本地生活服務的榜單還可以升級,將來可以和阿里在即時零售領域的布局進行結合,成為淘寶閃購的 ‘ 推薦榜 ’,用差異于可以刷單、刷榜的評價體系,用難以作假的導航流量形成 ‘ 可信種草 ’ 達成差異化消費體驗。”
而對隔壁美團來說,“ 到店 ” 和 “ 到家 ” 是兩大核心業務,并且在美團財報口徑還沒調整之前,你能很明顯看出 “ 到店 ” 的賺錢能力更強。( 現在口徑已合并,無法把到店和到家數據分開對比 )
![]()
2020年美團中期財報
你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到店相關收入在僅為到家相關收入規模的 30% 的情況下,經營利潤卻比到家業務高了 50%,屬于是十足的印鈔機器。
現在,阿里直接亮出 “ 高德 ” 這張牌,屬于是直指了美團利潤腹地。
而在大概一個月前,美團孵化的美食社區產品 “ 鴨覓 ” App 悄然上線,打出了 “ 一起發現好餐廳 ” 這個 Solgan,試圖通過社交的方式來建立新的 “ 美食入口 ”,在大眾點評之后做一個 “ 小眾點評 ”。只不過還沒等鴨覓成為 “ 爆款 ”,高德就先發制人,所以,在 9 月 10 日當天,美團宣布大眾點評正式 “ 重啟 ” 品質外賣服務,將通過 B 端自研大模型,結合海量真實評價數據分析用戶需求,進一步剔除非真實點評數據,以 “ AI+真實高分 ” 為用戶提供可靠決策。并且,美團也表示:“ C 端 AI 智能體服務將于一周內發布,目前正在 ‘ 封樓測試 ’ 階段。”
硝煙已經四起,只不過目前來看高德推出榜單這件事對市場格局的影響還不算太大。
在高德發展的初期幾年里,阿里對高德自身并沒有明確的盈利要求,但是地圖這樣的 “ 人地關系 ” 基礎設施,確實彈性很大,能夠在不同方面配合阿里的金融、支付、物流等其他業務。
關于高德未來的走向,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對知危表示:“ 本地生活競爭由流量向信用體系演變是市場成熟表現,有助提升用戶決策效率,促優質商家發展,減少惡性競爭,符合谷歌地圖長期構建真實評價生態的趨勢。雖承諾永不商業化,高德未來可能通過信用生態促進線下商家流量及阿里本地服務聯動,開展支付、外賣等增值服務,探索信用金融和供應鏈等增值業務,實現多元化盈利。總體來看,高德結合百度和谷歌經驗,創新打造真實信用本地生活生態,雖面臨挑戰,但展現戰略野心和潛力。”
總而言之,高德用 “ 掃街榜 ” 宣布了正式加入 “ 到店 ” 爭奪戰,但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依舊不少。
比如在評價體系公布后,同樣也有網友對此產生質疑,比如導航到餐館附近停車場的數據怎么算?我不用看導航步行就能經常去吃的蒼蠅小館怎么算?而既然承諾了不進行商業化,未來到底會走怎樣的變現路徑?
畢竟,上一個承諾永遠不加貼片廣告的 B 站,用了 10 年才真正實現盈利。
但無論如何,單一的評價體系稱霸了好多年,現在新的評價維度正式加入,怎么都算好事一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