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由一頁一頁的故事寫成,厚厚一本。今天,終于要翻到上海這一頁了……”一個名為“PAGE SHANGHAI”的原創藝術插畫項目,正以數字藝術的靈動幻變與手繪筆觸的質樸溫情,勾畫上海中西交融、新舊共生的精彩一頁。
“PAGE”既指“頁”,也喻“面”與“篇章”,原本是一個印刷術語。在此,P.A.G.E.被賦予更深層的含義:Present(當下)、Aesthetic(美學)、Global(國際)、Elegant(優雅)。正如項目所愿:“上海最美好的一頁,此刻正在您手上”。
![]()
王臻
“PAGE SHANGHAI”聯合發起人
海上磚創始人
談及項目的緣起,“PAGE SHANGHAI”聯合發起人、海上磚創始人王臻有著清晰的脈絡:“自我們投身海上磚事業以來,始終致力于講述地道的上海故事。然而,我們并不滿足于僅依靠‘磚’這一單一載體。早在多年前,我們就開始代理‘SHANGHAIREN’品牌的插畫——通過繪畫來講述故事,我認為這種方式極具魅力,可惜我并非插畫師,無法親自操刀。機緣巧合之下,我在店內偶遇了單彥文老師。作為‘SHANGHAIREN’的簽約插畫師,他當時正好來我們店里參觀畫作。通過他,我逐漸結識了更多插畫師,并逐漸明確: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征集式、多元風格的創作平臺。能遇到這樣一位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實屬難得,這也是項目得以順利推進的關鍵所在。”
![]()
單彥文
“PAGE SHANGHAI”聯合發起人
策展人
而作為項目合作伙伴,單彥文的加入,同樣源于對上海文化精神的深刻認同:“上海是中國最早邁入現代化的城市,也是中國現代美術的發源地。這座城市的人們非常敢于對文化藝術進行創新——敢為天下先,已成為許多上海打拼者的座右銘。從學習到成長到突破,項目的發起與落地都離不開這樣的精神。”對于未來,單彥文有著清晰的期待:“我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注重創新力的平臺和我們合作,如書店、劇院、公共空間等文化場所,將更多關于上海的優秀內容送至這里。同時,PAGE SHANGHAI也會不斷產生新的故事、新的畫面,嘗試更多表現方式,從平面到立體,從紙質到數字,我們不會被局限在任何框架內。”
“PAGE SHANGHAI”是由鉦藝廊與海上插畫事務所聯合發起的項目,常年面向全球范圍內的插畫師征集作品,共同講述關于“上海建筑、上海街區風貌、上海人日常生活”的動人故事。插畫師們掙脫物理現實的框架,通過獨特的視覺語言和創意構思,將客觀的建筑形態與街區風貌,重新解讀、演繹、轉化為一個個充滿情感溫度與想象張力的主觀世界,讓每一處熟悉的城市空間都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敘事魅力。
可以“品嘗”的建筑:
想象建筑的味道
建筑大師貝聿銘曾贊嘆:“鄔達克的建筑過去是、現在是、并將永遠是上海城市輪廓的一抹亮色。”那么,如何讓這些百年建筑以現代而又年輕的姿態呈現在人們眼前?PAGE SHANGHAI的合作插畫師們帶來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答。
插畫師卞婧怡在分享創作靈感時說道:“我很喜歡American Kitsch(美國媚俗藝術)的設計風格,這種風格充滿了夸張、幽默和日常化的視覺元素,它打破了嚴肅與正統,讓設計更輕松、更有親和力。”她進一步解釋道,“我觀察到在建筑文創的常見處理方式中,大多還是強調歷史信息,或者在藝術化處理的同時保留建筑的基本形態。但我希望能找到一種更具突破性的方式,讓建筑的文化內涵和視覺呈現更有趣、更吸引人。于是我嘗試跳出‘建筑就是建筑’的框架,去尋找更有趣的表現方式。”
通過細致觀察與大膽聯想,她發現鄔達克建筑中的造型特征與某些食物形態之間竟存在奇妙的共通之處。于是,她以此為契機,展開了一系列充滿趣味與想象力的視覺轉化。
在插畫師卞婧怡的《Hudec's Bakery》系列中,堅挺的國際飯店(Park Hotel)變成了入口即化的巧克力雪糕;經典的武康大樓被巧妙地重塑為一塊層次分明的奶油蛋糕;而大光明大戲院則幻化成香甜酥脆的華夫餅……
![]()
![]()
![]()
![]()
![]()
![]()
插畫師卞婧怡《Hudec's Bakery》系列作品(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這種“通感”式的創作,將堅固的物理空間轉化為可感、可親、甚至可以“品嘗”的藝術體驗。它消弭了歷史建筑與普通人之間的距離感,用一種年輕、幽默且極具創意的方式,讓人們重新認識了這些矗立在城市中的文化遺產。
一頁一故事:
多元視角下的上海風情
PAGE SHANGHAI的魅力在于其多元的藝術視角。每一位插畫師都像一位城市漫游者,從不同的角落捕捉靈感,將上海的絕代風華與新生潮流鋪陳開來,每一頁都隱隱透出上海的城市底色。
插畫師SHANE的作品充滿了光影的變幻與感性的色彩。其中一幅致敬莫奈《日出印象》的作品,將外灘的晨曦籠罩在朦朧而浪漫的紫色調中,充滿光影和生機;在另一幅作品中選取南京東路與和平飯店的一個視角,靜靜訴說著城市的故事。光影在畫面悄然流轉,通過細膩灰度的變化,塑造出空間的深邃與真實。此外,SHANE的創作也融入了個人記憶,在一幅描繪花園的作品中,憑印象畫下老家門前那座無人打理的花園,并用畫筆讓它重歸四季常綠的理想模樣,“所有喜歡的植物都在里面,還有我的寵物蘇格”。
![]()
![]()
![]()
![]()
![]()
![]()
![]()
![]()
插畫師SHANE的系列作品(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插畫師Eve-3L則將視線投向了武康路210號的紅磚墻。春日陽光穿過梧桐的新葉,灑下斑駁光影,騎車的老人與散步的年輕人擦肩而過,時間仿佛被拉長。“羅密歐陽臺”上的女子,仿佛正在等待著她的那份浪漫。整個畫面以明快的嫩綠與芽黃為基調,用輕快的筆觸講述著一段只屬于這座城市的、充滿生機與浪漫的春日故事。
![]()
插畫師Eve-3L的作品
插畫師LULU則擅長捕捉人物在城市空間中的情緒與氛圍。在LULU的作品中月光灑滿整個空間,街燈與繁華相伴,女子憑欄遠眺,與自己對話,畫面充滿了電影般的敘事感;窗邊的女子與一束菊花構成了寧靜的黃昏,“沉默,也在訴說”,如同記憶里的片段交織,引人遐想。
![]()
![]()
插畫師LULU的系列作品
從黑白線條勾勒的和平飯店街景,到武康路“羅密歐陽臺”的春日絮語,PAGE SHANGHAI的作品折射出上海的萬千風貌,既有宏大的建筑敘事,也有細膩的人文關懷和溫情的個人記憶。
![]()
作品名:《武康之色》
作者:楊紫淇
簡介:這幅國畫工筆作品《武康之色》聚焦上海武康大樓。以細膩工筆技法,精準勾勒出武康大樓的建筑線條與立面細節,磚紅與暖黃的色調搭配,還原出大樓的復古質感。畫面延伸至周邊街道,車水馬龍、行人穿梭,生動再現了武康大樓所處街區的熱鬧與活力,盡顯上海這座城市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獨特韻味,將武康大樓作為城市地標與城市生活場景的交融之美,細膩且鮮活地呈現在觀者眼前。在作品中,現實與過往交織,作者將不同年代的人物融合在一起,我們可以看到鄔達克坐在樓上看著他的設計圖,宋慶齡在馬路邊回望自己的住所,外賣小哥在路上奔忙……
![]()
作品名:《海上風華圖》
作者:王舒一
年齡:9周歲(上海市徐匯區愛菊小學三年級學生)
簡介:這幅《海上風華圖》的畫作,靈感源自《清明上河圖》。在畫作中,描繪了眾多形態各異的小人物,他們忙碌于各種活動中。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呈現出一幅熱鬧非凡的景象。其中,有一位小朋友手握遙控器,在環球金融中心上操控著攀爬東方明珠塔的機器人,正在制造一架特殊的飛行器,展現了青少年對創新的熱情與追求。
結語
PAGE SHANGHAI以插畫為媒介,為“建筑可閱讀”開辟了全新的藝術入口,也為海派城市風貌提供了更感性且充滿想象力的解讀視角。未來,PAGE SHANGHAI計劃與城市文旅伙伴攜手,為更多年輕插畫師提供作品孵化與落地的機會。
插畫師卞婧怡的感言或許正是最佳印證:“與PAGE SHANGHAI的合作是一段珍貴而豐富的經歷。我不僅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插畫師,更透過大家多元的視角,重新理解了上海這座城市。這一平臺為我的作品搭建起與公眾對話的橋梁,讓創作被更多人看見和認可,也讓我更加堅信——設計能夠傳遞情緒與想法,為日常生活注入童趣。這段經歷讓我獲得了顯著的成長,也堅定了持續創作的想法。”
以“PAGE”為名,本就寓意深遠——這個項目仿佛一本正在續寫的城市之書,每一幅插畫都是其中獨特的一頁,細膩記錄著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上海故事。而我們相信,這段由視覺與想象共同編織的敘事,必將隨著時間推移,越發豐厚、越發精彩。
文 | 丁佳雯 趙明達
排版 | XG 審核 | 林瑩
更多精彩專題
創刊44周年
www.ad-cn.net
![]()
視頻號模板,只能用同步方式上傳到公眾號后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