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洞見 Allergy
來源:洞見(ID:DJ00123987)
我剛參加工作那會兒,部門組織過一次聚餐。
為了省錢,我跟幾個同事擠著公交,輾轉半個多小時才到聚餐地點附近。
結果剛下公交,就看到同事阿楊正從一輛嶄新的黑色轎車里走出來。
一問,自己買的。
一時間,阿楊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當時我們都算新人,每個月工資也就幾千,都對他有這么氣派的車贊嘆不已。
吃飯時,也忍不住問他有關車的事。
他笑著擺擺手,眼里卻是藏不住的得意。
然而吃到一半,他突然一臉慌張地站起身來。
原來,他把車停在馬路對面,收到交警部門的短信,再不挪車就要吃罰單了。
看著阿楊沖出包廂的背影,我跟其他人面面相覷。
買得起車,卻不肯花10塊錢把車停進飯店的車庫?
后來我們才知道,這車是他爸媽出的首付。
而他每個月除去車貸和房租,剩下的每一分錢都得精打細算。
01
為什么突然想講這件事?
因為剛好前兩天,我在知乎上刷到一個很引人深思的問題:為什么“能拿出30萬的人”很少,但30萬的車卻滿大街都是?
提問的網友@森林里的魚,有天路過公司附近的地下車庫。
車庫所在的公司,平均工資也不過7000。
然而停在車庫里的大部分都是名牌車,按市場價來算都得30萬朝上。
評論區的答案,可謂五花八門。
有人是專門買二手老款的豪車,本身花不了多少錢,只是為了在不懂的人面前擺闊;
有人則是及時享樂型,剛存到30萬就全拿來買車,存款也就所剩無幾;
還有人是貸款買車,每月到手工資的八成都要拿來還月供。
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太多沒錢的人,都在努力扮演有錢的樣子。
他們覺得只要開上30多萬的車,就能成為別人眼里有身份的人。
但就是為了這種身份認同,到頭來讓自己過得如履薄冰。
B站上有位UP主,走訪過幾個4S店。
他發現現在幾乎每家4S店,都在鼓勵貸款買車。
如果買家選擇分期付款,就可以享受兩年無利率的優惠。
等到第三年再一次性還清余款,那么折合下來的花費,甚至比一開始付全款還便宜。
你可能會疑惑,為何4S店要把事情搞得這么復雜,最后還讓自己賺的錢變少了。
其實不論是4S店還是銀行,都在賭你兩年后一次性還不上余款。
因為這種人,才是如今的大多數。
如此,他們就能繼續賺你分期付款的利息和服務費。
自媒體人@富shushu曾說:30萬的車,刷張卡就能開回家;30萬的現金,卻是許多人一輩子都攢不下的數字。
透支存款買一輛車,本質上就是一種過度消費。
坐在車上,你覺得自己一往無前。
然而失去任何抗風險能力的你,早已在人生的路上寸步難移。
![]()
02
仔細想想,過度消費的又何止是車子。
你會發現,很少有人能一口氣拿出30萬的現金。
然而走進很多人的生活,一兩百萬的房子,幾千上萬的包包,還有各國旅游,似乎誰也不差錢。
貸款、打折、分期……層出不窮的消費手段,總讓我們覺得只需很少的錢,就能過上體面的日子。
拉了賬單才發現,不是我們擁有了想要的生活,而是負債擁有了我們。
一遇到突發情況,平日的光鮮人生,立刻就會千瘡百孔。
前段時間,有位朋友突然問我借錢,讓我驚訝了半天。
之所以驚訝,是他一直以來給我的印象,就不是個差錢的人。
朋友圈里三天兩頭曬著機票、船票和演唱會的門票。
出去住的酒店,動不動就是一晚好幾千。
打卡的餐廳,也常是人均四位數的檔次。
聊過才知道,這些年他基本沒有存款,很多高額消費也都是分期。
偏偏家里人出了事故,躺在急診室里,每天都得花不少錢。
以前30多萬買的車,如今放二手市場只能賣15萬,連還剩余的車貸都不夠。
柜子里的限量款球鞋,更是只能打對折轉手,可對醫藥費而言還是杯水車薪。
每天看著手機里的催款短信,朋友只能失眠干著急。
感慨之余,我也想起《原則》里的一句話:
“很多人最大的錯誤,就是把富有的表現當作富有本身。”
錢,是用來打底的,不是用來裝點的。
超出自身水平的消費,只能換來一時的風光。
把錢折騰沒了,往后的日子就等著被生活折騰吧。
![]()
03
經常看我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其實是不提倡一味省錢的。
只是正常消費和揮霍浪費之間,永遠隔著一條分界線。
那就是你花出去的錢,是否讓你擁有了更好的生活。
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如果你不懂得金錢的價值,那么你將一直處于缺乏狀態。
花錢擺闊,打腫臉充胖子的人,注定只能是個精致的窮人。
而要讓錢真正為自己服務,就得對未來有長遠的規劃。
像我還在單位上班時,一直有自己創業的打算。
那會兒除了部門聚餐,我很少跟別人出去吃飯。
遇到想買的東西,我都先標記一下,如果一周后仍覺得有必要,我才會掏錢下單。
而且每次領到工資后,我都會嚴格遵循一個“3-1-6”法則:
收入的30%可以自由花銷,10%用來理財投資,而剩下60%則全部存起來。
前面提到過,我剛畢業時每個月到手工資也就幾千。
但通過這些方法,幾年下來我也有了一筆接近30萬的存款。
辭職創業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有任何收入。
多虧這筆存款,讓我熬到了自媒體的風口期,并且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理財師蘇西·歐曼說過:“財務上的平靜是一種內在的和諧,遠勝過外在的喧囂。”
開著豪車出門確實拉風,可當有很好的投資項目擺在你面前時,你只能無奈來一句“下次吧”;
戴著幾萬塊的首飾很有面子,可當意外來臨,你卻只能靠著醫院的走廊,一邊看著存款,一邊撓著頭發。
生活的底氣,不是面子掙來的,而是存款撐起來的。
能賺錢的時候,量入為出,多多積蓄力量。
這樣你才能在合適的時機,抓住命運的饋贈,進階更高的人生層次。
04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段我很喜歡的話:
“如果你被街上的豪車晃了眼,別羨慕得太早。
因為那些閃閃發亮的車標背后,也許藏著一家人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辛酸;
也可能藏著一個人為了面子,咬牙負債的無奈。”
30萬的車子,不能為你遮風擋雨;30萬的存款,卻是你跟生活掰手腕的底氣。
努力工作,好好存錢。
淌過人生的浮沉,你會發現這才是最大的體面。
作者:洞見·姜榆木,來源:洞見(ID: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2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